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浅析

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浅析

B-52轰炸机(摄影:EYin)

在说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之前,我们先简要分析一下二战以后,美国的战略轰炸能力。

二战以后,美国先后发展了B52,B1B,B2,以及现在正在发展的B21四型战略轰炸机,期间,还有一款个人非常喜欢的XB70轰炸机。这四款轰炸机,都体现了各个时期的鲜明特点,包括对整体形势的认识,突防能力的考虑,战场分析的深入。

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浅析

B-1B轰炸机(摄影:langang )

B52作为战后第一代战略轰炸机,采用常规布局,主要特点是航程远,载弹量大。之后,为了追求高空高速,研发XB70轰炸机,最大飞行高度30000米,最大飞行速度3倍音速,是当时的天空霸主。但是因为战略导弹的热潮,以及在试验中原型机坠毁,苏联针对高空高速的防空导弹不断发展,XB70非常遗憾的没有进入现役。B1A依然继承了XB70的发展思路,但是同样没有投入使用,反而是在降低速度以后,采用低空突防的变后掠翼B1B,成为了美国第二代轰炸机。以B2为代表的隐身轰炸机是第三代。目前发展的B21则可以看做是智能隐身轰炸机,是第四代。

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浅析

TU-95轰炸机(摄影:ChenJiayi)

反观,俄罗斯从图95开始,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始终在追随美国的脚步。图95被戏称为B52斯基,采用常规布局,和图95一样的大航程大载弹量的思路。至今仍在服役,但是个人感觉,除了拿去对日本绕岛,其他没什么用处。之后俄罗斯发展了图16中型喷气式轰炸机,并且从图16发展到图22,图22M3战略战术轰炸机,图22M3采用变后掠翼机型,至今依然是俄罗斯的主力轰炸机。最后,发展了图160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图160虽然在外形上和B1B比较相似,但其实更多的是延续了XB70的高空高速的思路。在此之后,从苏联到俄罗斯时代,也规划了先进的隐身轰炸机项目,PAK-DA项目。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立衰弱,这一项目至今,虽然没有取消,还时常被俄罗斯拿出来心心念念一番,但实际已经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了。

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浅析

B-21轰炸机设想图

现在,随着全球形势的巨大变化,美国又开始加强在战略层面的能力,B21项目逐步推进,甚至包括中国在更新了H6K之后,也在加强我们的战略轰炸能力。对于作为当年能和美国争霸,现在依然是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并且在面临巨大美国军事压力,安全形势极不乐观的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联邦来说,依然采取对等报复策略,甚至不惜摆出一副共同毁灭的架势,在战略轰炸能力上,当然也不会放弃,甚至还要不断加强。

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浅析

图-160和图-22M3轰炸机编队(摄影:ChenXiangyu)

具体的做法为,一方面升级老旧的图160和图22M3轰炸机,并尽可能恢复生产。特别是在航电和信息化程度上,进行加强。另一方面,又一次提起PAK-DA项目,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但是,图160和图22M3轰炸机,即使在升级以后成为图160M和图22M3M,依然不具备隐身能力,在现在日益先进的防空网面前,难以具备突防能力。而PAK-DA项目,则基本属于画饼充饥,没有实现的可能。无论是从资金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俄罗斯现在的国力都无法支撑。特别是在对隐身技术的认识上,从俄罗斯T50/SU57,也就是当年和PAK-DA齐名的PAK-FA项目,以及最近高调亮相的隐身无人机的图片来看,俄罗斯的水平还很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无论是战斗机,轰炸机,还是无人机,都不会有真正的隐身型号。

最后,战略轰炸机的威慑力,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性能,另一方面取决于机载武器的发展。特别是具有先进突防能力的隐身巡航导弹。这一块,俄罗斯也是劣势。由此,俄罗斯别出心裁的开发空射弹道导弹,虽然目前只有反舰型号,但是不排除在未来发展为对地型号。但是如果对地的话,采用常规弹头,威力不大,采用核弹头的话,则又需要在核弹(氢弹)小型化上继续发展。

俄罗斯战略轰炸能力浅析

图-22M3轰炸机(摄影:ChenXiangyu)

可以说,战略轰炸机之所以被称之为战略,航程远载弹多突防能力强,只是基本的功力,真正要配得上战略两个字,就是要能有效投掷核武器。要空射核武器的话,受限于平台体量,只能是核弹头小型化的核武器。与之相对的,排水量动辄上万乃至数万吨级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弹体和弹头尺寸和重量上的尺度和选择余度,就可以大的多。俄罗斯在一方面升级发展常规武器(如T14坦克T15重步战车SU57战机等)和战略武器(如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RS28萨尔玛特洲际导弹),以及高超音速武器之余,还有多少余力可以更新和发展自己的核弹头,则要深深的打个问号了。

综上,虽然普京一直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俄罗斯军事力量也在不断高调宣布各种重大进展,但实际上,相对于美国现在越来越大的军事优势和压力,俄罗斯更多的体现的是仓促应对以及捉襟见肘,在先进武器的研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比如隐身性,智能化等),考虑到俄罗斯现在的现实基础,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电子产品的落后,以后只会差距越来越大。但得益于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庞大核武库,美国也不敢过分逼迫。由此,也为俄罗斯的窘迫形势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和遮掩。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俄罗斯的战略轰炸能力,最多只会是极其有限的提升,不会再有质的发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