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二胎父親22個月沒休息……2018,猝死筆記!

來源 | 金融家(ID:ijrjia)

作者 | 小金

距離春節放假還有一週的時間,你還在加班嗎?

近日,國內某知名企業工程師齊智勇,連續工作22個月,最後猝死的消息著實讓人心痛。

他才36歲,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3歲。如今這一走,妻兒無人照料,還有個年邁的老母親,這個春節怕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

那些年,我們有的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背上行囊,離開了父母;有的為了賺更多的錢財,背井離鄉,離開了父母;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分開生活,離開了父母。

我們在大城市裡,為著那份堅持努力奮鬥著,知道那款APP的外賣促銷力度最大,精通半夜一兩點的打車技巧,看過太陽剛剛探出地平線的黎明,卻唯獨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36歲,二胎父親22個月沒休息……2018,猝死筆記!


“我想好好休息”


非洲肯尼亞的自然風光讓人嚮往,是個天然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身臨其中感覺就如伊甸園般。它的首都內羅畢,有一段色彩繽紛的歷史,多種民族與文化交匯融合成漫長傳奇的故事,被譽為“非洲小巴黎”。

36歲的齊智勇在內羅畢待了快八年了,因為工作太忙都沒有時間好好欣賞這人間天堂。自從2017年1月8日從國內休假回肯尼亞,這已經是他第二十二個月沒有回過國了。

好在這些年妻子、孩子都在內羅畢這邊陪他,就算本地的節假日他都為了保障業務而全天留在客戶處值守,沒有時間陪在兩個孩子身邊陪著他們成長,但是能在同一個城市也是溫暖的。

每天早上他都要親了妻子才出門去上班,打電話裡總是不厭其煩的和妻子說“想你”,隔著電話聽著孩子們的打鬧聲,他都能笑得咧開嘴。每次半夜加班回家,他都會迫不及待的走到房間擁抱妻子,全然顧不上滿身的灰塵和汗味。

在同事眼中,他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網絡割接項目工程師,最近他還領到了海外十年的獎牌。這兩天,他和團隊正在通宵割接。

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下,齊智勇也曾提出過請假,但都被拒絕了。他想著過三個月就是春節了,自己還剩下整整33天的年假沒休,到時候可以一起帶著妻兒回國去看老母親,在堅持一下就好了。

這天齊智勇一改“想你”的口吻,給妻子說“我想好好休息”一下,然後就和客戶繼續開會了。會議結束後,他自己正開著車,突然覺得腦袋很疼,於是他把車停下來,之後整個人便失去了意識,並開始嘔吐,當時是2018年10月18日19時40分左右。

他車上的兩個同事馬上把他送到了阿卡汗醫院,妻子問詢而來,急救病房裡,他像睡過去了一般,任憑醫生和護士搶救,沒有任何反應。

CT結果是腦出血,由於出血點位置兇險,靠近腦幹,且出血影響到了腦部,造成劇烈的嘔吐,嘔吐物嚴重感染了肺部,還伴隨著全身高燒。醫生建議,需要脫離危險期才能手術。

當晚轉到了ICU病房,等待著次日再做一次CT。2018年10月19日7時30分,齊智勇身邊圍了一圈的醫生護士,給他按壓心臟、電擊、注射強心劑,但都無濟於事。

齊智勇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了,只是那牽掛著他的年邁母親,那想著他陪伴、保護的八歲和三歲半的可愛孩子,那個想和他白頭偕老的愛人,他永遠見不到了……

36歲,二胎父親22個月沒休息……2018,猝死筆記!


你永遠不會知道,死亡和明天哪個會先到。總想著,再努力一點點,再撐一下下,生活就會更好。最後,身子累垮了,生命結束在了崗位上,所有的一切化為烏有……


“我真的盡力了”


在中國,每4個人中就有1人肥胖,慢性病死亡佔總死亡人口的86.8%,腸胃病患者有1.2億,每天約有萬人確診癌症。 如果真的要說最忙的崗位,那醫生絕對是榜上有名。

大型醫院裡每天如春運候車室般擁擠,有人曾這樣描述在三甲醫院中和醫生偶遇的情景,“只見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間飄過,還沒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開外的後腦勺了。”

他們不僅承受著來自患者和家屬的精神壓力,還被“黑+白+黑”的輪班制度折磨著身體。不休息,已經成了很多醫生的職業習慣。

2018年1月23日11時40分,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診外科大夫郭慶源值完夜班後突然出現胸悶、心慌、氣憋等症狀,後做了心電圖初步排除心梗,大夫建議住院。

就在同事在幫助辦理住院手續時,郭大夫突然出現抽搐症狀後呼吸暫停,經四個小時搶救無效死亡。

據瞭解,郭大夫當晚共接診38人,原本8時30分下班,因交班等工作一直未能按時下班。事發前一小時,同事還接到他的電話,讓幫忙關注一名病人複查注意事項。

郭大夫是2009年從武警醫院轉業到地方醫院的,猝死時年僅43歲,其妻子為同行,兩個孩子中最小的僅五個月大。

都說生離死別裡,最痛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不知他的父母該多麼悲慟,不敢去猜測他的愛人將如何獨自面對往後的生活,更不敢去想象兩個年幼的孩子沒有了父愛是多麼可憐。

36歲,二胎父親22個月沒休息……2018,猝死筆記!


2018年猝死的醫生有很多:安徽蚌埠市某衛生院的呂前進醫生,突發心肌梗塞猝死,年僅38歲;河南禹州褚河鎮村醫王勝偉在搶救村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後猝死,永遠地離開了他用生命守護的鄉親們,享年51歲;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萬正美,在胃鏡室為病人做腸鏡檢查時,倒在了崗位上,彼時他剛剛過完46歲的生日才僅僅十天……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縱然拯救過無數的患者,醫務人員也沒有豁免權。如今他們給家人留下的最後一句,也只有那句他們說了無數次的“我真的盡力了”……


36歲,二胎父親22個月沒休息……2018,猝死筆記!


曾有個女醫生統計過那些得知死亡日期的人,一生中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說,“我還沒有功成名就”,而是懷著對親人、朋友的不捨和愧疚,“沒有好好陪伴”、“來不及請求原諒”。

李開復是在56歲得知自己是腫瘤晚期的,在他罹患癌症17個月的時候,在紀錄片《築夢者之李開復向死而生》現場,他分享了患病以來的反思和感悟:“健康、親情、愛,才是永恆。犧牲健康去換取所謂的成功和夢想,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如果,生命真的到此為止,你是不是沒有任何遺憾?


一定要心存敬畏


其實,關於“猝死”、“癌症”的報道我們也不是沒看過,可“不努力,生活都過不下去。”道理我們都懂,只是不趁自己年輕的時候拼一把,何時才能拼?

但你知道嗎?

月薪過萬,去趟醫院就沒了,一生的積蓄,也抵不過一場大病,而一個器官齊全、沒病沒災的人,已經是一個億萬富翁了!

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個工作,是缺了你不行的。今天你猝死了,離職了,甩手不幹了,公司的一切如日出日落般照舊進行著,對於公司來說,你隨時可以拋棄,但對於家庭來說,你卻是無可代替。

有研究對全國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很多職場人每週鍛鍊時間甚至少到不足一小時,每天睡眠時間不足五小時。

殊不知缺乏鍛鍊和睡眠不足,會導致體質下降,長期以往過度勞累、精神過度緊張會引起血壓升高,血管損傷,加重心臟的負擔。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過半早有警告。不要總以為自己年輕氣盛,疾病、癌症、猝死離我們很遠。

每一份送到口邊的外賣,每一句凌晨兩點的晚安,每一次抓耳撓腮的加班,每一局喝到吐的應酬,都將成為危險因素。當它們與不良習慣悄悄形成疊加效應,更加讓人“猝不及防”。

36歲,二胎父親22個月沒休息……2018,猝死筆記!


“大多數猝死在將發生前是有跡可循的,只不過這些症狀大多隱匿且看似與心臟無關。” 醫學教授曾提醒,如果感覺自己身體和心理負荷過重,通常會表現為胸悶、胸疼;一次性意識喪失、暈厥;情緒莫名的焦慮,還伴隨著失眠,就應積極進行醫療干預。

很多心臟病發病的症狀是一種“窒息感”,甚至是“瀕死感”,這種症狀一般持續時間不長,短的只有幾分鐘,極易被忽視。不要以為“只是一時不舒服”,若一旦發病搶救不及時或者不得當,生命稍縱即逝。


結語


萬事萬物皆有定律。不要為了尋求“刺激”或者是完成“目標”,而不斷加重身體、心理的負擔。很多時候,也許你還沒到彼岸,就已經失去了自己。

對於生命,我們一定要心存敬畏,正是因為有了“恐懼”,才會產生了勇氣。

離開了父母,來到大城市的我們,是為了夢想,也是為了“生活”。請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忘了,還有人一直在等著你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