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文 |青橙读书 图| 来源网络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01

若干年前,当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面世时,轰动了全球。记得书里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在荒野中看见一堵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它是什么?答案是死亡。

死亡是什么,死亡意味着永远告别世界,再也不可能心存希望。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当去年11月中旬开始,浙江境内40多天不见太阳,周围仿佛进入了永无天日的世界末日时,我曾经写下一条朋友圈,感慨“人类将来会改住到地下吗?”

然而我乐观地估计了人类活在地下的感受。因为当今天看电影《流浪地球》描绘的场景,人类生活在地下生活的那种无助感、窒息感,就像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们应当感谢每天能够见到太阳出来,这就是希望,就最大的幸福。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02

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就在我们这代人生活的数十年后,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先是成了一片汪洋,所有城市成为废墟,接着又被数百米深的冰雪覆盖。

为此,人类在地下掘出数万个地下城堡,像蚂蚁一样,艰难地生存着。

仅存的人们竭尽所能,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无数个巨大推进器,计划将地球推离到远离太阳N光年的新轨道上,重新寻找适宜的新家园。

然而,就在地球在飞越木星时,遇到了重大危机。原本吸附在地球表面的大气,被吸引力巨大的木星捕获,人类将会窒息而死,地球也会与木星发生撞击。

关键时刻,作为宇航员之子兼机修工的刘启,和一支中国救援队一道扮演了拯救地球的角色。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计划利用推进器的巨大尾焰,点爆木星表面的氧氢混合物,帮助地球逃离木星。

就在即将功亏一匮时,远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父亲刘培强牲自我,引爆了自己的飞行器,帮助刘启和队员实现了点火计划,地球得以返回预定轨道。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03

作为一部科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可谓想像力爆棚,人类竟然可以地球装上人工发动机,带着地球去流浪。

整个电影两个多小时,特效占了80%以上。影片里恢弘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等等,无一不体现制作团队的匠心之作。

以致于我走出电影院点烟时,打火机冒出的火焰,仍然错以为是电影里的巨大推进器的蓝色尾焰。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如果不是主要演员清一色的黑头发、黄皮肤,还真以为这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工业水准的科幻巨制。

如果说用《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然而,电影没有使用虚构的地名,而是反复出现耳熟能详的地名,比如北京、上海、杭州、嘉兴、济宁等等,而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电视塔等建筑封冻于万年冰雪之中的场景,更是始终在提醒我们,灾难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直以来是忌讳提到死亡和灾难的。

而《流浪地球》将国内城市与放在一起,也算是开了国内电影制作先河。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04

著名作家周国平所说:“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在气势恢弘的特效制作背后,平凡的亲人情、战友情、家国情始终贯穿其中。

电影中没有高大全的人物,没有完美的英雄,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兄长、是妹妹,是战友,就像你我身边的平凡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如果说用电影《流浪地球》来唤醒国产片的科幻元年,真的不辱使命

面对地球的生存危机,中国救援队不屈不挠,宇航员刘培强舍身取义,多国救援队重返现场,无处不闪烁着高贵灵魂的人性光辉。

因此,初二女学生韩朵朵呼吁全球救援时,痛哭流涕地说:“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只有心存希望,一切都才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