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及其旅游安全特性研究

休闲农业及其旅游安全特性研究

——兼谈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摘要: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休闲农业的升温,其旅游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文章结合海南的实际,研究了休闲农业旅游安全方面显现的特点和问题,对旅游安全的类型、特征及其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力图从休闲农业的特征出发,研究其旅游安全体系的构建及其控制对策,提出了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一些思考和举措。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Study on Leisure Agricultural and Tourism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ecurity System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in Hainan

Chen Shuixiong1 Chen Xuan2,3,4 Fan Wubo2,3,4

(1Haikou College Economics, Haikou Hainan 571127;2 Zhanji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13;3Tropical Dry Farming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13;4 Leis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Tourism security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ourism, the problem of tourism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Based on practical in Hainan, the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ourism security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analyzed its types、characteristics and rule, and studied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ecurity system and control measur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proposed the conside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to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ecurity system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in Hainan.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security; security system

休闲农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兴起, 而后成为推动广大乡村的主要产业, 在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提升地方整体形象、促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中国唯一热带岛屿省,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以及多样的民俗风情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的休闲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 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许多不足之处导致旅游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如得不到及时解决, 将严重地影响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加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研究与管理对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休闲农业的定义及特征

1.1 休闲农业的定义

了解休闲农业的定义和特征,有助于我们对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内涵和特征的了解。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始于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后来扩展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方国家。中国台湾是休闲农业发展较早和较好的地区。依据台湾省《农业发展条例》规定,休闲农业(Agro-tourism)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1]。我国大陆学者认为,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

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2]。而从广义上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3]。由于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休闲食品;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活动的场所和服务;可以使游客亲身感受农业景观、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和提供人类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高质量生态景观等,因此,休闲农业不仅具有游憩和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环保、疗养等功能[4]

1.2 休闲农业的特征

有学者认为,休闲农业的特征是观赏性、休闲性、参与性、文化性[5]。笔者认为,这些应是观光休闲旅游的一般特征。除此之外,休闲农业的特征还可以作如下概括:

1.2.1生态性与自然性。休闲农业主要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并以农业生产经营的方式,提供绿色和特色农产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生态性和自然性

[6]

1.2.2生产性与体验性。休闲农业主要发生在有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除了乡村外,也包括位于城市的现代农业,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可以提供绿色和特色农产品,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要,因此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休闲农业的吸引物大多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色、农副产品、农耕文化、乡土美食等为主,体现了旅游者的主动参与特点,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和参与性。

1.2.3季节性与地域性。由于农业生产易受光、温、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休闲农业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形成的乡土习俗和文化景观会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地域性而具有明显差异,因此休闲农业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7]

1.2.4多功能性与综合效益性。休闲农业除了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外,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保健养生、度假、农事体验、农业文化教育、展示等服务,充分发挥了农业多功能性的特点。同时,休闲农业除了提供农产品外,还可增进城乡交流,强化农业多功能开发,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城市居民对农村的了解,产生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

[8]

1.2.5多样性与难控性。由于农村地区的自然、经济、历史环境和区位条件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决定了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多样性。而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高度多样性,又导致了休闲农业旅游经营者与从业者的行为超出了旅游管理和控制的范围,给旅游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2 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特征及类型

2.1 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特征

旅游安全指旅游活动涉及旅游者安全、旅游资源安全的一切事物的总称。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特征主要有:

2.1.1 突发性 在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 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如,食物中毒、住宿场所发生火灾、旅行过程中的交通事故、游览过程中的自然灾害等。

2.1.2 广泛性 休闲农业集观赏、娱乐、休闲、度假、学习、参与等活动于一体,涉及面广, 内容复杂,几乎所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旅游者类型复杂,他们对游览环境、人和事物均较陌生,从而潜伏着各种安全隐患。此外,旅游安全也与旅游地居民、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部门等息息相关

[9]。因此,旅游安全广泛存在休闲农业旅游中。

2.1.3 复杂性 休闲农业旅游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农村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还取决于游客的安全意识、身体状况和旅游行为。因此,休闲农业旅游的安全管理工作表现出极大的复杂性,除了防火、防食物中毒外,还要防疾病、传染病、环境污染、盗窃、诈骗、游客的不良行为、各种自然以及人为灾害等。

2.2 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类型

2.2.1 旅游环境引发的安全问题

休闲农业的旅游环境主要包括农村自然环境、景区环境和旅游地环境等,这些环境均存在引发旅游安全问题的隐患。如地震、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环境引发的旅游安全问题。有毒植物和昆虫以及长期盛行于农村地区的疟疾、肝炎、乙脑等传染病也会危害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由于农村卫生环境差而引发疾病问题,治安力量薄弱而引发犯罪问题,村民不友好而引发主客冲突问题等

[7]。此外,景区环境引发的旅游安全问题,如景区道路崎岖、狭窄而引发交通事故,景区防护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残旧、设施设备滞后以及游览环境复杂而引发事故等。

2.2.2 游客行为引发的安全问题

游客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随机性,也是诱发休闲农业旅游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游客因对旅游环境的不熟悉以及对活动项目和自身安全认知的不足,使安全事故频发。如,失踪迷路,乱扔烟头、野炊等引发火灾,误入泥潭沼泽地等复杂环境而意外丧生,为了追求刺激、擅自活动而导致的人身安全问题等[7]

2.2.3 农业生产活动引发的安全问题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和体验项目,也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农业生产环境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使农产品污染,从而引发安全问题。如游客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食用了被污染的农产品或不慎吸入有害气体等而引发疾病,威胁游客的安全

[7]

2.2.4 管理缺失引发的安全问题

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完善,造成安全问题。如对旅游环境的大规模和不安全开发,使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引发自然灾害。交通服务、导游服务、食宿服务、购物服务、安保服务等旅游经营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如,司机技术不到位、疲劳驾驶、酒后驾车或车辆故障、天气、路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导游欺骗游客,相关的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服务程序不规范,小农思想严重,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不良经营,乱捕滥杀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饮食卫生问题引发的疾病,住宿环境条件差引发的盗窃、骚扰、人身侵害、漏电走火等安全问题[10]

3 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态

3.1 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的主要特征

海南的休闲农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乡村旅游为起点。近年来,休闲农业整体档次得到初步提升,在满足游客吃住的基础上,开始注重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自然休闲、农家生活与农事体验等休闲旅游产品,其中兴隆热带植物园、澄迈万嘉果园等已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海南休闲农业产品逐渐形成这么几种类型:一是观光采摘型,经营者开放成熟的果园、蔬菜园,供市民采摘、购买,如海口市附近的多家草莓园。二观赏购物型,园区以提供各种农作物观赏和农副产品出售为主,如兴隆热带植物园。三是民俗旅游型,利用当地民俗风情和土特产品提供服务,如保亭槟榔园。四是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如海口火山口附近的开心农场。五是农业主题公园类,如海口市演丰热带乡村主题公园。

海南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表现形态除了具有前述休闲农业旅游安全特征外,还具有热带岛屿的特性。如,岛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旅游过程中抵抗突发事故或突发干扰能力不强;岛屿旅游的的安全性与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关联性强;岛屿地理环境空间和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岛屿交通相对不便,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施救相对困难。

3.2 海南岛休闲农业旅游安全表现形态

3.2.1 交通事故

主要有:(1)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如,船只相撞、翻沉等水难事故以及游客落水、溺水等事故。(2)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岛屿上公路交通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如缆车、私人经营机动车及岛屿公路及休闲农业道路设施条件不良发生的事故。

3.2.2 饮食安全、疾病或人身伤害

游客因水土不服或食用不卫生、不新鲜的海鲜食品而引起肠胃炎,因游泳导致的手脚抽筋,参加体验性、激烈性活动项目而发生心脏病等突发性疾病是岛屿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中常见的病态。海南休闲农业旅游中常遇到的人身伤害主要有:(1)割伤或刺伤。如,在休闲渔业旅游中,游客会被海滩上的贝壳、礁岩以及沙滩中的碎玻璃、易拉罐拉环等固体垃圾物割伤或刺伤;(2)溺水。如乘坐快艇、海上垂钓等活动容易引发游客不慎落水的溺水事故;(3)自然灾害。如台风、气旋和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地质及地貌灾害;海潮、极端气温、晕船等;(4)野生动植物、昆虫等的接触而产生的危险。如鲨鱼咬伤、水草裹绊等;(5)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如如疟疾、登革热等热带地区疾病。(6)治安犯罪。包括暴力型犯罪、欺诈、盗窃等。

4 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体系的构建

4.1 加快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法规体系建设

国内外经验表明,立法定规是解决好旅游安全及市场监管问题的治本之策。因此,建议通过立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综合保险制度。全国立法部门在旅游法立法中,要专门设立“旅游安全”章节,对政府、相关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旅游安全保障义务予以明确;并尽快出台《旅游者安全保护办法》部门规章。此外,要建立、健全由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旅游景区和小区组织等组成的旅游安全管理专门机构,指导和负责海南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在监管方面,除了法律、行政的监督外,还要发挥行业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建立休闲农业旅游企业主体责任制和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制;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事故报告机制,确保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信息管道畅通。

4.2建立健全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预警防范体系

一是建立旅游安全风险提示制度。旅游部门要利用短信、网络等手段,发布旅游风险提示或转发国家旅游局的风险提示。二是强化旅游安全的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各地旅游部门不断加强对旅行社的安全监管和对休闲农业饭店、景区等的旅游安全指导。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及黄金周、寒暑假等高峰时段,加强联合安全检查,排查隐患,督促整改。三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加人们对旅游活动过程中潜在危险的了解,提高社会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另外,在休闲农业旅游区游客集散地、码头、沿岸主要信道、危险地带等区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志符号设置安全标志系统,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海南休闲农业旅游景区在建立健全安全标志系统时,须注意标志的国际化、规范化、图形化。

4.3建立健全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急救体系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应急投入和手段创新。如设立救援指挥中心,对整个旅游安全急救工作的进行开展、协调、整体统筹。设立安全救援机构,如医院、消防部门以及其他与救援工作有关的部门。设立安全救援的直接外围机构,包括可能发生旅游安全问题的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和小区。设立安全救援的间接外围机构,包括旅游地、保险机构、新闻媒体和通讯部门,以利于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整合资源,完善救援体系。整合相关行业和社会紧急救援力量,形成旅游专业化和社会化、商业化应急较远力量相结合的旅游紧急救援体系。三是探索规范旅游紧急救援工作。拟通过制定《休闲农业旅游紧急救援服务规范》 标准,规范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救援机构的旅游救援服务、人员和设施配置。四是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好协调处置、信息沟通及新闻发布的工作。

4.4 尽快建立健全海南休闲农业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2010年起,国家旅游局推动实施了“旅行社责任保险全国统保示范项目”。该项目建立的有责赔付、无责垫付、“巨灾”超赔和调解处理等机制,使重特大旅游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旅行社、旅游者及保险公司的纠纷逐步减少,旅行社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旅行社行业安全风险得到有效地转移和化解。建议该项工作因覆盖至休闲农业旅游安全,并急需通过立法来推动和落实。目前旅游保险产品及经营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当前旅游发展形势的需要,海南可以通过立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综合保险制度。下一步,还要在启动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行业协会推动建立包括休闲农业景区、饭店、车船等旅游各环节的责任保险体系,并推动完善旅游者个人保险产品,解决旅游者在出现突发意外和疾病、行程延误、取消后的经济补偿,从而推动完善覆盖休闲农业旅游全过程、各环节的旅游保险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段兆林.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实践 [A].陈水雄.2010年两岸休闲农业(海南)论坛论文选 [C].台海出版社,2010.152.

2 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39-42.

3 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华北农学报,2010,25(专辑):1-5.

4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44-148.

5 郭焕成,任国柱,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A], 陈水雄.第九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讨会论文集[C].南海出版公司,2012.15.

6 李世鹏.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发[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0.

7 宋 博,郑向敏.乡村旅游:安全与控制[J].农村经济,2007,(10):54-57.

8 赵 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2.

9 范玉娟.论旅游安全问题及对策[J].旅游经济,2013,(2):104-105.

10 孟志伟.合肥市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5-8.


本文由陈水雄、陈炫、范武波(通讯作者)撰写,曾发表于《生态经济》(2013,12:158-1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