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TS60全站儀在橋樑BIM施工中的應用

現代橋樑正向著大跨度、多功能、異構化的方向發展,對施工工藝、施工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無疑都對橋樑施工測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僅依靠傳統的二維圖紙很難提前檢測或發現設計中存在的衝突問題,這些問題通常在施工階段才能發現,從而影響了施工進度和成本,隨著BIM技術與建築行業的不斷融合,橋樑BIM營運而生,將BIM技術應用於橋樑工程可以實現降低橋樑工程的深化設計費用、縮短工期、準確預算工程量等方面的效果,而且在提高對項目的管控能力、安裝現場環境、減少項目信息的流失和錯誤方面有巨大的潛在效益。徠卡全站儀因其精度高、速度快、與BIM流程無縫連接的特點,在橋樑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橋樑BIM放樣、轉體跟蹤監測等。

橋樑BIM放樣應用


徠卡TS60全站儀在橋樑BIM施工中的應用


放樣流程:

1、 將設計BIM模型數據轉換為DXF格式,方便後續導入到配套的CS20手簿中作為BIM放樣中的三維工作底圖;

2、使用Leica Building Link插件,在Revit等BIM軟件中批量創建承臺或墩身的放樣點位作為實地的放樣點;

3、將放樣點數據和DXF模型導入到CS20手簿中,在合適位置架設TS60,採用後方交會的方式設站、定向後通過CS20手簿,操控TS60進行圖形化放樣作業。操作人員僅需要拿著裝有360°稜鏡與CS20手簿的稜鏡杆即可快速完成放樣作業。

徠卡TS60全站儀在橋樑BIM施工中的應用


徠卡TS60全站儀在橋樑BIM施工中的應用


橋樑轉體跟蹤監測

橋樑轉體工藝以其不佔用軌道交通、河道等重要部位的上部空間進行現澆或者懸澆施工的獨特優勢,越來越多地在橋樑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澆築完成後通過承臺處或墩頂處設置的轉體系統進行旋轉就位,能夠大幅度減少對鐵路公路的運營的影響,確保安全。相比傳統橋樑轉體監測效率偏低且人為因素影響大、施工信息溝通協調不足的問題,運用BIM技術能夠彌補傳統施工的不足,助力橋樑轉體施工更加準確、直觀、高效,併為後期的運營提供技術依據。


徠卡TS60全站儀在橋樑BIM施工中的應用


徠卡TS60全站儀在橋樑BIM施工中的應用


為了精密跟蹤整個梁體在轉動過程中的“姿態”,保證梁體的上下顛簸不超過限差要求,徠卡全站儀憑藉其超高的測角、測距精度和穩定的自動照準精度,廣泛地應用在大型橋樑的轉體工藝中。

在橋樑轉體的過程中使用徠卡高精度全站儀進行實時監測,多臺全站儀架設在橋樑四周並同時跟蹤360°稜鏡,可以確保控制中心得到絕對精確的數據,並反饋給現場施工人員,快速、精準地完成施工,從而保證轉體的精度誤差控制在設計規定範圍以內。測量後的數據也可與BIM設計模型對比,深化設計模型,彌補施工中BIM應用的薄弱環節。

結 論

伴隨BIM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土木行業正經歷向智慧產業發展的信息革命。測量系統助力橋樑建造向更智能、更安全、更經濟、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OpenBridge Modeler三維橋樑建模軟件

在整體交通運輸項目環境中開發智能三維橋樑模型。使用 OpenBridge Modeler三維橋樑建模軟件可快速完成迭代計算設計。直接利用 Bentley 的土木工程設計應用程序即可根據地形、道路、入口坡道以及相關基礎設施來校準設計。逼真的渲染效果使設計變得更加鮮活,同時也增強了可視化。


徠卡TS60全站儀在橋樑BIM施工中的應用

路橋BIM軟件試用申請搜索艾三維


交通和施工模擬有利於最大限度地避免代價高昂的施工延遲。使用碰撞檢測工具能夠在施工開始前便減少干擾問題,以便控制成本。

在整個項目生命週期中,利用橋樑組件和參考 DGN 模型之間的內置用戶定義關係,輕鬆管理設計變更。生成完整的橋樑幾何線形報告,包括土木工程元素和橋樑元素報告、橋面和梁座標高、數量以及成本估算。為剖面圖、立面圖和框架平面圖創建三維和二維工程圖。

通過 OpenBridge Modeler 與 ProjectWise 進行集成,可實現最高水準的實時團隊協作。OpenBridge Modeler 能夠與 Bentley 的橋樑分析應用程序進行完全互操作。向適當的人員傳達正確信息,使項目利益相關方攜手並肩,共同按預算如期交付優質橋樑項目。


今日粉絲福利:

免費領取BIM學習資料 加入BIM學習交流群 :657652939

把握這次機會↓↓↓獲取bentley路橋軟件試用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