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元代定都北京,称大都。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采用了对今后影响深远的行省制度,即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称『都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书省下辖的大都路驻在大都城,河北等地称为『腹里』,今河北省的其它区域分属上都、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广平、大名等路所辖,从行政上把京津冀地区联系在了一起。

多穆壶是元代烧制的新器形,此前未见,其多穆一词源于藏语,意为盛酥油的桶。北京市崇文区斡脱赤墓出土这件元代青白釉多穆壶,为景德镇窑烧制,是藏传佛教文化、蒙藏民族生活风俗在内地传播、多民族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实物见证。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河北保定窖藏出土的这件元青花八棱执壶,造型秀美典雅,纹饰繁而不乱。它的盖为圆尖钮,鼓顶八棱形,饰覆式莲瓣纹。颈中部饰回纹,其上饰蕉叶纹,其下覆莲纹内绘火焰宝珠纹。腹的上部在两周卷云纹之间饰六组折枝花卉,下部为仰式莲瓣一周。圈足饰卷草纹。流细长,流颈间有S形花饰相连接,流身两侧饰卷云纹。柄宽而扁,安于腹颈之间,柄顶堆贴一卷云纹。元代保定路是京畿重地,有多为在元大都任职的『廷臣』曾出任保定路主要官职。有学者推测保定窖藏的主人为元末重臣月鲁不花。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元代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也是河北省保定窖藏出土,只见瓶身绘九层青花纹,颈部绘蕉叶纹、回纹和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双狮戏球图,空白处间以杂宝。下腹、胫、足部绘钱文、莲瓣、回纹及卷草纹。造型优美,纹饰生动清晰,青花色泽浓艳。保定窖藏的元代瓷器模仿金银器制作工艺,首创模印悬空浮雕技法,并以最能体现皇家身份标志的白龙、麒麟、凤纹、金彩等装饰,故这批瓷器应为宫廷御赐之物。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北京市海淀区耶律铸墓出土的元代王白款高足杯,瓷质细腻,器型规整,通体施青白釉,莹润亮泽。一般元代景德镇定烧的瓷器上,常见有『枢府』、『太喜』、『福禄』等款,而『王白』款极为少见。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这件青白釉牡丹纹双耳扁壶出土北京市东城区元大都遗址,它的造型很有特色,首先是有一个椭圆形的盘式口,再一个足部比较高。器身两侧贴塑龙首曲柱式双耳,通体纹饰采用雕、刻、划等多种技法装饰而成。胎体厚重,釉色纯净,造型典雅,是元瓷中不多见的品种。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为了储运漕粮,公元1279年,元政府在天津设立广通仓,它是天津历史上的第一座国家粮库;又在北运河畔的武清河西务建立十四个粮仓,使其成为大都外围最大的仓储基地。这件元代白釉褐彩四系瓷罐就是出土于天津河西务十四个粮仓遗址,胎质厚重,图案简洁,风格粗放。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元代瓷狮子出土于同一遗址,整器呈蹲坐状,头部左转,张口露齿,下有束腰状台座。胎质细腻,釉色晶莹,造型独特优美。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既然是粮仓,那么,少不得要称重,这些铁权、铜权就是十四仓遗址出土的元代遗物。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元代白玉雕龙洗是玉制文房用具,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洗呈扁圆形,器身外部浮雕云龙纹,造型新颖,构图饱满,玉质莹润。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元代统治者崇信藏传佛教,在藏密中度母是由观世音菩萨化现而来。这件元代鎏金铜度母,呈三折枝式站立,头戴三叶花冠,顶上发髻高耸,发髻前有化佛。面容饱满,神情端庄,肩宽腰细,两臂粗壮,左手曲臂于胸前执莲茎,右手下垂施与愿印,身饰璎珞,立于莲座之上,体态优美,生动自然。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明成祖迁都后,北京成为全国的中枢,京津冀地域都划归京师,大部属于北直隶省,加强了与周边地区数百年间军事、行政关系上的『一体化』,驻在京城的顺天府所辖地域与元代大都路相仿,北京因此亦称『京师顺天府』。明代直隶的设立,从制度上保证了京津冀的协和一体。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焚香熏香的习俗和传统,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质熏炉,西周时期朝廷设有专门掌管熏香的官职。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铜熏炉。西汉随着疆域的扩大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外来树脂类香料的输入,熏炉呈现多样化发展,形成了第一个高潮,并为后世熏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明代随着朝贡贸易、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下至市民阶层、上至王公贵族普遍追求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的环境下,焚香文化发展为一种社会时尚,相应地熏炉也成为流行的器物,如这件兽形铜熏炉。熏炉的形制除了大量仿古样式的产品之外,还有很多写实风格的器物,形成了雅俗共赏、多元异彩的格局。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徐世章先生生前是天津著名文物鉴赏家,他的亲属在1954年向天津博物馆捐献了明代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石砚。该砚呈鼓状,色苍黑,石质细腻柔润,通体摹刻石鼓文,共434字。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石鼓文为战国秦刻石,共十石,发现于唐代,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上镌刻籀文,记述秦王狩猎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石刻文字。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此砚做工精细,工艺高超,保存文字多,摹刻清晰,是研究我国文字演变的重要资料。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是徐世章先生亲属捐赠的另一件文物,众所周知,在澄泥砚中,朱砂澄泥堪称砚材里的稀世之珍,而此方砚台更是朱砂澄泥砚中的精品。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砚呈鱼形,雕刻有荷花、莲叶等,色彩艳丽华美;雕刻精细流畅,技法高超,巧夺天工,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说实话,看到的时候就被震到了!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明代宝石红釉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口沿一圈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明代永乐甜白釉暗花缠枝莲纹盖罐出土北京市海淀区五塔寺塔基,是一件供佛之器。罐盖呈二级台阶式,正中为火焰形球状盖钮,罐上腹微鼓,下腹内收,平底。通体施甜白釉,釉下以暗花缠枝莲纹为饰,色泽柔润,纹饰刻画细腻,造型稳重大方。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明代永乐青花竹桃纹带盖梅瓶,通体青花装饰,以流畅的线条绘樱桃、勾云、碧桃、灵芝和竹子,构图疏密得当,纹饰层次分明,青花发色艳丽,为明代景德镇官窑精品。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北京市丰台区万贵墓出土的明代嵌宝石刻龙纹金执壶,为金质盛酒器,华丽异常,它的壶盖、壶颈及近底部錾刻蕉叶纹、卷草纹、如意云头纹、莲瓣纹,极为繁复;腹部两侧火焰形开光内刻四爪翼龙两条;更在盖顶、流、柄上镶嵌红蓝宝石共27颗,充满了富贵奢华气息。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万贵在《明史》里有传,生于洪武壬申年(公元1392年),初为椽吏入军籍,后官居骠骑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使,卒于成化乙未年(公元1475年)。他的长女万贞儿为明宪宗专宠一生的皇贵妃,荣冠后宫,做了二十多年有实无名的『皇后』。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同墓所出明代金錾花人物八角杯,以范铸、焊接、錾花等手法制作。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器呈八方形,杯心为圆雕太白醉酒,外壁錾刻八仙人物,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吕洞宾、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同出的还有杯托,为一套器具。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明代金錾楼阁人物八角盘也是出土于万贵墓,器呈八方形,先以范铸成型,而后錾刻花纹图案。盘心主题纹饰为一组人物故事图,描绘了人物、楼阁、树木、水波、桥梁、马匹、山石等,整体画面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是中国传统绘画以錾刻手法在金器中的再现。

元、明的瓷器虽好,我却钟爱那些闪光的金器!你呢,喜欢哪个?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