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刻不容缓,百善孝为先,放下脚步,不要只知道工作

在当前社会,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重视对父母在物质上的供养,但是忽视了从心灵层面去爱父母。父母既需要物质上的供养,其实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怀。


“孝敬”父母刻不容缓,百善孝为先,放下脚步,不要只知道工作


母亲无微不至的疼爱孩子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心中隐隐作痛。对比自己这些年,从小到大。在对待父母这件事上,做的远远不够,感觉对父母亏钱太多。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具有传统农民勤劳简朴的特点,春种秋收,一年到头,也只能收入几千块钱。

父母含辛茹苦的将我养大,大学毕业之后,考上了本市另外一个县的公务员,一干就是十几年。总以为还有很漫长的时间,总以为父母还年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变老了,我已是人到中年。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一直是生龙活虎的样子,仿佛突然之间,他们就变老了。今年以来,每当看到父母那满脸的皱纹,那苍老的样子,那更加瘦弱的身体,我的心就很不是滋味,眼泪都要流出来。自己还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做什么呢,他们就老了,他们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就老了。作为一名小公务员,也经历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我做着一份极端平凡的工作,既是卑微的,也充满了太多的无奈。我守着这样一份卑微的薪水,来过日子,日子过得很紧张,没有什么能力去从物质上供养自己的父母。心中常常的在想“我的力量太小了,有心想去为父母分担一些,可就是能力不够”。真的,我很自责,尤其是现在,感觉更加强烈一些。对父母我做的远远不够,在物质上没有帮助些什么,在精神层面也是做得不好,回家的次数都不多。父母对我恩重如山,而我对父母的报答却是轻如鸿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的父母,包括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都是如山一般的撑起整个家庭,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万能的,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能够承担,只要是为了孩子,父母什么都愿意去做。因为在父母看来,孩子是需要他们一辈子去保护的。


“孝敬”父母刻不容缓,百善孝为先,放下脚步,不要只知道工作


年轻人在忙碌着工作

我现在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对父母的爱是是不能等的。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千万不要等到这个时候只会后悔。我们不抓紧时间去做事,去做我们想要去做的事情,就来不及了,就没有机会去做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父母在我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过去这些年,自己忙这忙那,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却忽视了太多自己该做的事情。文化学者于丹说过:“人们往往觉得事业是重的,朋友的快乐是重的,在这种时候,父母往往是被忽视的。”人生中有很多事情使我们把握不住的,人生之中,总有许许多多的无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把握好自己,多做好眼前的事情,多给父母打个电话,多给父母一些温暖,多陪他们说说话,多回去看看他们。这样他们就很知足了,就很开心了,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懂父母的心思,却还自以为很了解。父母却知道我们的所思所想,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孩子一直装在父母的心中。我国一直有孝敬这个说法,但是从来没有深刻体会到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仔细分析这个词的含义,孝是行为,是做法,而敬是用自己的真心用爱,心中有长辈、父母。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古人孝敬父母 的故事很多很多, 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虽然时代不同,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诗人孟郊写下的诗句。为我们道出了真谛。


“孝敬”父母刻不容缓,百善孝为先,放下脚步,不要只知道工作


老年人在幸福的生活

今天的我们,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并不是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要心中装着父母,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从今以后,在我们的心中要给自己的父母留下一个位置,经常地想想他们此刻有什么需要,是不是该在忙碌中回去看看他们了。我们要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用我们自己去温暖别人,尤其是让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而感到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