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三河坝战役与朱德建军之路

梅州大埔三河坝战役与朱德建军之路

提要 三河坝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及创建革命根据地初期一场重要战役,朱德与陈毅把起义军保存下来的力量带上了井冈山,为创建工农红军和中央苏区奠定基础。

八一起义后起义军挥师南下 谋建粤东革命大本营

100多年前,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社会发展打开了一扇门,但中国社会仍如一盘散沙,进步势力举步维艰。随着孙中山的逝世、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国民党新势力采取了限共、分共、消灭工农组织等组织和军事手段,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组织逼入险境。国民党反动势力及反动军阀制造白色恐怖,使包括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在内的数十万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惨遭大清洗。据1927年11月的统计,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会员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280余万人减至几万人……拥有近1000万会员的各地农民协会大多被解散……!

在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下,1927年8月1日凌晨发动了南昌起义,经数小时鏖战,拿下南昌城。周士第所部二十五师于1日下午在九江马回岭起义,赶赴南昌会合。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通过建军立政的思想逐渐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途和命运。南昌起义后,下一个目标是进入广东建立潮汕、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第三个目标,是通过一年左右的休整与补充,占领广州,实现城市独立,通过大城市的革命影响,在全国发展暴动,革命军再次北伐,实现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让国民党政权迅速瓦解。利用潮汕地区出海口,争取党中央、共产国际从海上支持。潮汕地区国民党驻军不多,政权基础不牢靠,工农革命力量较强。

在起义军进入广东之前,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汕头、大埔党组织派出了赖释然、李明光、罗伯良等到福建上杭汇报工作。9月16日,起义军第二十军先头部队到达青溪,大埔县部委派出江弼群及农军第1连当向导。同日,大埔农军第一团在永定农军的支持下在茶阳举行暴动,夺取大埔县城。18日,起义军进入茶阳县城,起义军前敌委员会任命大埔县部委书记饶龙光为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颁布《土地革命纲领》,张贴《告革命同志书》。

战火在粤东激燃 三河坝血战保留革命火种

9月19日,贺龙率先头部队进驻三河。20日,周恩来、贺龙等率起义军从三河坝前往潮州、汕头。奉命留守的朱德、周士第于22日进驻三河坝。朱德在汇城南门作群众演讲,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发放枪支,发动军民联合阻击国民党反动军队。当地的人民群众对起义军有较好的印象,据第九军军官教育团书记长赵镕回忆,由于我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不抓夫,不抽饷,不住民房,关着的店门打开了,停业的商店开业了。

一个星期后,起义军探知在梅江上游松口地区有强敌集结,在韩江以西的汇城无险可守,且背水而战,地形不利,所以在汇城山上布置少量的侦察兵,观察从松口方向以及从大麻方向来敌,部队全部撤至韩江东岸笔枝尾山、汇东东文部。10月1日,敌军从松口方向顺流而下进行试探性进攻,这一部分敌人在渡河过程中,遭到起义军痛击。敌军决定乘夜色进攻。上半夜,敌军集结,乘20多艘船强行渡江,集中火力,对起义军进行攻击,起义军沉着应战,采取半渡而击的战术,狠狠地消灭了这批敌人。大埔农军和群众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山上用铁桶燃放鞭炮,“乒乒乓乓”,制造假象,迷惑来敌。2日下午,战事稍息,起义军主要领导人朱德、周士第、游步瀛、李硕勋、陈毅等在三河坝前沿阵地竹林中召开军事会议,进行军事部署。晚上,敌军试图利用一部分兵力渡过汀江,占据侧翼汇东,但起义军有所防备,敌军计划没有得逞。3日上午,江上浓雾弥漫,敌军除加强韩江口的正面进攻外,在东文部位置,敌军渡过汀江,起义军74团顽强阻击。而在大麻方向,敌军从莲塘渡江,向我方的阵地梅子岽、石子岽进攻。战斗整整打了一天,形势越来越不利,起义军牺牲越来越多。晚上,朱德与周士第研讨后,作出战略调整,考虑到阻击钱大钧部队,掩护主力部队的目的已经基本完成,为保存有生力量,次第撤退,决定往潮州方向突围与主力会合,取道湖寮、百侯、枫朗、双溪,进入饶平县境。75团第三营营长蔡晴川率领全营官兵在掩护过程中,自营长以下至士兵,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第二十五师参谋长游步瀛在梅潭河撤退的过程中,身负重伤,终因伤重不治。

10月5日,粟裕、周邦采等人带来主力在潮汕地区失利的消息。危急关头,朱德、陈毅等力排众议坚定地将这支身经百战的革命队伍保留下来,在饶平茂芝召开军事骨干会议后,作出“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重大决策,随后率军转战千里,于次年4月实现井冈山会师。

三河坝战役是八一起义军在广东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德作为最高军事指挥领导人,既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又有丰富的作战军事指挥才能,三河坝战役与其日后成为“红军之父”“八路军之父”“解放军之父”人民军队的领导人有重要的联系。朱德、陈毅等及时作出了千里行军往敌人薄弱地区去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策。朱德在赣南整编这支队伍时曾发表了著名的讲话,他说哪怕是只剩下十几个人、十几条枪,他都要继续干革命。1905年俄国革命留下了的“渣渣”,日后成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元勋。这种必胜的信念极大凝聚了军心,困难时刻给这支军队注入了崇高的理想,丰富了军魂内涵。(甘海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