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炮再發聲!談萬科活下去 大灣區以及降準

任志強:最近看到很多書友談論萬科喊出“活下去”的口號。萬科在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有企業與企業之間不同的戰略。有的企業的戰略是我現金流很足,我需要快速發展。那有些企業是我的現金流,沒有完成我的預定目標,比如說萬科就沒有達到他預定目標,他原來預計呢要收回現金是6300億,最後它到了2018年8月份只完成了不到50% ,所以它有一定的風險。

所以第一首先和企業戰略是相關的。第二個呢是對中國經濟整體的判斷形式是不同的。因為你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不同,所以每個企業判斷是不一定都一樣。它可能是在主要發達地區和已經在經濟上出現了一些問題的地區,他就會認為問題很大。

任大炮再發聲!談萬科活下去 大灣區以及降準

但有些企業我就在一個城市,我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還很好,還在上升階段。因為中國太大了,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企業考慮的戰略不一樣。

因此萬科提出的是從他的角度出發,他要堅持活下去。他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這個口號了。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很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企業發展特點去認識。你如何面對市場和如何採取自我防禦的措施。這個現金流回收屬於他的債務問題,決定了他要有一個自我防禦措施。這個活下去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這個外部環境也讓自己活不下去了,一種認為我自己內部出現剝月題,我活不下去了。

所以在社會的評論中都認為它的集中點是集中在外部。而我吞它是兼顧兩種,一個是我自己內部,因為它的現金流回收問題是是自己內部而不是外部。但是它反映出因為外部的原因而造成了我的現金流回收,沒有按照預定的目標實現。

所以我提出要內外控制,兩種方向,不能全部講都是外部原因而造成的一個結果。那麼對中國目前經濟下仔的簡題戶是社會有共識的。不僅僅萬科有這種節樸去乎從中央發出的指令看,也有這種.念否則就不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了。從目前的情況看,確實仍然很多人對下一步的經濟發展趨勢表示擔優,所以萬科也提出來自己要想生存下去,要想活下去,先要調整好自己內部的現金流的。

對於央行將準護背後動初潮是怕中國經濟不租,他們已經認識到去槓桿的過度壓力並沒有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在去槓桿過程重點解決的是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的問題,但實際上在解決這個金融危機的問題時候,要同時考慮經濟增長的問題,這兩個之間要有一個平衡。這就像我們在討論這個國家制度的問題時候,他一定會有優越性的一面,也會有劣勢的一面。

比如說計劃生育在中國時候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形成了一些反面作用。我們在去槓桿的時候也同樣有它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它的消極作用。那麼現在已經看到經濟下行的這個壓力,所以中國政府每次在經濟出現下行壓力的時候,都會用適度的這個釋放一部分貨幣來支持實體經濟。

這次降低準備金率就是這樣一個動作。在國家的言論中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就過去是叫做這個平穩增長,現在已經要穩中有變。這個文件中已經說得很穩中有變的就是有可能需要出現下行因此要用金融支持。來保證穩定性。

我個人覺得中國現在大港灣區現在還需要一個過程。問題在於它不是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很難解決不同法律情況下的合併問題。

世界上有幾個特殊的灣區,比如說美國的兩大灣區,一個是以以紐約為主的,一個是以舊金山為主的。日本的也以東京為主。他們都容易在貿易結合上這個形成彎曲效果。那中國的毛病在哪呢?中國的毛病在於各自的管理體系和財政支付體系,不是在一個完全市場化的條件下進行融合的。雖然東京、紐約他們都有地方自治,但是地方自治對市場干預的能力是很弱的。

中國是一個由強政府主導的市場,因此在強政府主導市場情況下,在分制管理的時候,很難形成統一。尤其是大灣區是澳門、香港和大陸這三個地方實行不同的法律,這個不同的法律結果,就是你很難把它用一個強政府或者是用一個統一的辦法去把它融合了。

完全用市場化的辦法也存在問題,因為中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全市場化。香港沒有關稅,澳門也很多都沒有,但是大陸有很多。所以你要想幫他形成一個灣區的這個合作效果,還有一定的難度。

從制度上解決這些問題時候,才能真正形成灣區的合力。而中國的行政制度,比如說縣一級至市一級,地市關係擺的不平衡。實際上在深圳和廣州之間有些所謂的縣已經超過了地級市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他還是一個縣的編制。有些市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