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这是大满贯东京马拉松赛前一周、在日本普通的一场马拉松。

相比名扬天下的东马,我更喜欢在静冈这种碌碌无名的马拉松赛上,感受一番日本马拉松周到、细致的服务,以及日本人办马拉松的一些理念。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这次静冈马于我,是一次安静之旅,没有同伴,也极少看到比赛中的中国跑者。我更愿意将之与一周前的港马相比,静冈马显得更有秩序感,更高效,诸多细节更贴心,体验感更完美。

孤独的志愿者

静冈马拥有12000名全马参赛者(除此外,还有11.6K的趣味跑和1.6K的小学生跑),赛前领取参赛物品只安排了周六(23日)一天的10个小时,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

我是在2月23日中午前从东京乘坐新干线到静冈的,一出站,便能看到志愿者举着牌子,告诉你前往领取参赛物品的路线。在地下通道,每逢路口,就站有一名志愿者,用路牌告诉你是直走还是拐弯。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先到静冈政府大楼1楼,领取装有号码布的大信封。里面装有两张大号码布(胸前和后背都要有),一张可粘在寄存袋上的即时贴小号码布,还有赛后须归还的芯片,有两条黄色外包装的细铁丝,是绑芯片用的。

我们国内的马拉松,现在已很少用这种绑在鞋子上的芯片了,偶尔有的,也不用归还了。看到这两根铁丝,我觉得多此一举,用鞋带穿过去不就可以了嘛。

静冈马没有参赛T恤,仅发一双五指袜,然后再给你一张抽奖券。出了政府大楼的博览会上,你转动一个装满不同颜色玻璃球的装置,滚出的玻璃球颜色,代表着你的奖品,头等奖两名,是五万日元(约合3000元人民币)的购物券。每人都有奖,给了我一瓶除菌液,还有一些盐。

赛事的纪念品很齐全,衣服、包包、钥匙扣都有,甚至还有马拉松造型的饼干。博览会在露天的步行街道的中间,有卖各种相关产品的,有服务体验产品的。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印象最深的两点,一个是让小朋友玩的游戏,一个是专门的食品区,都是些静冈的美食,让外地的跑者领完东西后,能够坐下来品尝一番。

由于就住在附近,晚上我出来转悠时,已经是八点了,那些志愿者们,还站在路上,手扶指引牌。他们都是一个人一个岗位,就那么孤独地站着。没有看手机,旁边也没人聊天,就专注地扶着指引牌。

八点过后,我回去时,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看来是要加班的了。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小便池没有门

起点会场在骏府城公园,一进公园门,有饮水点,有很大的一张场内导示图,有个志愿者在旁边专门各种答疑。

不同区的存包点都不相同,看上去有点散乱,但大家各找各的区,分流了人群。

场内移动厕所很多,他们不是每个厕所前排一队,而是一排厕所前一队,比如十来个厕所,哪个空了,排队的人就随机去哪个。这种方式,显得更显合理、高效一些。

还有一些专供男士小便的厕所,没有门!你在外面,能看到小便者的后背。当然没啥难为情的,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上厕所的效率。

从公园出来要进入集结区时,还有个饮水点。

赛道不算宽,战线拉得很长。我是F区,集结区域离起跑拱门有一公里了,起跑后10分钟才到拱门。路两旁有志愿者拿着大垃圾袋,让参赛者将起跑前的垃圾扔进去。集结区和路旁,不见丝毫乱扔的垃圾。

赛道上,每一个移动厕所前,志愿者都会举着牌子,告诉你下一个厕所会在多远处。排队最多的,我看到八个厕所前,有四五十人。一路上,眼力所及,没有人随处小便。

热情的观众们

赛道并不是都在闹市区,但是一路上除了高架桥外,其余赛道旁,都有观众的热情加油。有组织的管乐队、敲鼓唱歌的,更多是自发的。

不管是市区,还是乡间小道旁,还是漫长的海岸线旁,有加油的,有私补的,马拉松不只属于参赛者们的,似乎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有关。

有很多儿童,扯着嗓子在喊。有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糖块贡献了出来,殷切地希望你能接过他(她)递过来的糖。还有很多老人,有坐在椅子上的,或许多年前,他们也是奋战在马拉松赛道上的勇士。

我们常说马拉松文化,体现在所有的地方,而非参赛者和组织者的身上。对于一场马拉松,市民们是发自内心地支持,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些什么,还是抱怨,对于一场马拉松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拉松远远不是一座城市、一个人的全部,但当一年一度的马拉松赛到来之时,多一份尊重,多一点支持,马拉松会更好,城市会更美。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特色的补给点

马拉松赛道补给,品种丰富是一方面,若能结合城市特长,做出些特色来,就能给参赛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静冈马的补给,前面全是水,到了大约14K时,才进到运动饮料。第一个食品补给点出现在17K左右,主要是豆馅的小面包,一切两半。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25K后,路旁有个专门的关东煮补给点。按照指引,你得从赛道上拐进来,然后领取关东煮,在一旁吃完,把垃圾分类扔了,之后还有饮用水。完事后,再返回赛道,继续向前。

静冈的草莓很出名,再海边很长的一段赛道上,你就能看到旁边的草莓园。大约28K和33K两个补给点有草莓供应,前一个补给点量很足,吃了不少。到了第二个,草莓已供应完了。

完赛后,每个人会发一个静冈特产——桔子。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赛后高效服务

过了终点后,没有像我们国内那种拍照热潮,大家都是往前走。志愿者挂奖牌,发完赛毛巾。会发一瓶水,是装在一个小塑料袋内,便于携带。

接下来是归还芯片,此时我才明白赛前发的那两根铁丝有何作用了。日本选手都是用两根铁丝,将芯片绑在鞋带上。此时,他们将脚踩在志愿者面前的横杆上,志愿者用钳子一剪,芯片就掉下来了。

有的选手坐在路旁休息,志愿者甚至会走过来,直接剪走。这样的服务不但细致,也极具人性化。刚跑完,有些人连弯腰的力气也没有,组织者能想到的,就是让你抬下脚,其他的都交给他们了,真是周到。

这之后进入打印完赛证书的环节。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以前国内有些赛事有这样的服务,后来因为排长龙,有时数据还有问题,如今已被摒弃,改为电子版证书了。

深圳的大鹏新年马拉松因规模小,现场打印完赛证书之前坚持了几届,后来也放弃了。有一届就是缺少一个数据,而且你跑完过去后,工作人员会告诉你,数据还没过来,等会再来。

静冈马的规模几倍于鹏马,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呢?我看了一下,大约十个窗口,每个窗口俩个志愿者,一个在电脑上通过号码查你的成绩,另一个在打印机前放纸,打完后拿个塑料夹页夹好,交给你。

根本谈不上排队,到了就打,打完就走。这种高效的背后,需要技术的支持,以及志愿者的娴熟。拿到纸质完赛证书,那种感觉远远好过那些冷冰冰的电子证书。

可能有跑友会说,这是人少,你人多试试。在此,我要说的是:2016年我参加柏林马拉松时,他们也提供现场打印完赛证书服务的,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力。

开心吃喝玩乐

完赛广场就在JR清水站旁,里面有一处设置了完赛背景的拍照点,大家都愿意“站”在富士山旁,留个纪念。

广场上有一些功能服务区,其实就是将博览会上的搬过来了。食品区占据了较多地方,还有啤酒供应,完赛者可以花点钱,简单吃些东西。

还有个临时搭建的舞台,在11点后的颁奖仪式后,便不断安排了表演,一直延续到下午3点广场关闭。由于抬头就能看到清水站进站排着长龙,我饶有兴趣地在舞台前看了会表演。

富士山下、樱桃小丸子的故乡,这场马拉松很传统

静冈大学的学生们表演了两个节目,载歌载舞,应是日本的传统风格。表演到最后,他们全部跑下台来,与观众一起,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极为友好、浓烈。

这也是展示静冈和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不需要刻意为之,让完赛者在放松之余,能够看上几眼,或许,某一刻的心动,就会爱上这场马拉松,这座城市。

我还注意到,有工作人员在不断走访完赛者,问他们对比赛的一些印象,然后在表格上不断地打勾。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场马拉松,能带给你一份接近完美的体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