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覺醒,塑造英雄與愛國主義精神,治療戰爭的創傷

1953年9月,赫魯曉夫出任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上臺後,他便著手改革。二十大後,他在文學藝術領域,他提倡現實主義。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蘇聯的理論界和文藝界,使藝術的發展空間大大拓展。同樣,“蘇聯電影”也出現了從世界觀到技藝、思想到藝術、內容到表現形式的全面革新運動。大家普遍認為,電影創作的思想基礎和美學原則應該是人道主義。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電影創作家們不斷突破禁區,探索創新,揭開了俄羅斯學派的又一光輝的史冊。正如美國電影史學家L.梅納什所講,蘇聯電影真正的“黃金年代”到了。這期間,較為引人注目的是戰爭題材影片的勃興。

“蘇聯電影”覺醒,塑造英雄與愛國主義精神,治療戰爭的創傷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人民傷亡慘重,同時鎮,建築,工廠,農場都被摧毀洗劫一空。這場巨大的災難給戰後蘇聯人民的生活帶來了難以癒合的精神創傷。電影工作者作為社會的“覺醒者”,他們通過自身對戰爭的參與以及戰後在現實生活中的體驗,深刻地意識到“孤兒和寡母的眼淚沒有幹”,他們認為呼籲和平、譴責戰爭應該是自己自覺的責任。

“蘇聯電影”覺醒,塑造英雄與愛國主義精神,治療戰爭的創傷

“蘇聯電影”創作者開始打破桎梏,從新的角度切入戰爭。斯大林時期,戰爭題材影片頌揚的是統攬大局、英明決策的領導者,成就的是不畏生死、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每一部戰爭片都像一曲國破家亡中重生的讚歌。比如《青年近衛軍》。赫魯曉夫時期,影片則和揭露“戰爭的真實”結合起來,戰爭恢復了瘟神的原貌,創作者試圖全面、真實地揭露戰爭給普通個體帶來的身體和心靈的創傷,英雄主義讓位於遭受戰爭摧殘的實實在在的人。

“蘇聯電影”覺醒,塑造英雄與愛國主義精神,治療戰爭的創傷

《雁南飛》《士兵之歌》《伊萬的童年》等,都是充滿浪漫氣息、以和平為切入點、以生還者的視角描寫過去、回憶過去的經典作品。

“蘇聯電影”覺醒,塑造英雄與愛國主義精神,治療戰爭的創傷

勃列日涅夫時期,建設“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主旋律,戰爭題材影片既塑造英雄、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也細膩地呈現戰場上種種非人道的行為。

“蘇聯電影”覺醒,塑造英雄與愛國主義精神,治療戰爭的創傷

從斯大林時期的“粉飾現實”和“個人崇拜”到“解凍”時期表現真實的歷史和現實,“蘇聯電影”通過對戰爭題材的突破,從頌揚戰爭到反思戰爭,恢復了創作的活力和靈感,許多影片將鏡頭伸到了人物的靈魂深處,試圖在宏大的歷史語境中來審視個體的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