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199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維也納引來了繼卡拉揚、阿巴多、克萊伯之後第四位年度指揮——來自印度的

祖賓·梅塔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梅塔充分展示了他的指揮魅力,其豪爽的藝術舉止、充滿力度的指揮動作顯得儀態萬千,引人入勝,被譽為“最細緻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詮釋者”。這也是亞洲指揮家第一次登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台。

這個劃時代的音樂會,某程度上也預示著音樂界的新世代的到來。


獨立音樂湧現,著作權法掀創作潮

1990年,內地已經逐步形成了民歌、搖滾樂、早期原創流行三足鼎立的形式。

當年,第11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辦的最大級別的體育賽事,舉國歡騰,備受矚目。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亞運歌曲創作成為流行音樂界重要活動。經多次徵集,《亞洲雄風》、《黑頭髮,飄起來》、《光榮與夢想》成功突圍而出。

搖滾氛圍在內地迅猛滋長則是另一引人注目的事件。

廣州、北京、上海三箭齊發,三地的獨立樂隊和搖滾音樂人的數量在這年迅速增長,且開始了跨地域的演出和交流。

廣州“新空氣”樂隊在上海舉行“太陽神新空氣上海演唱會”。“ADO”、“狀態”、“呼吸”、“女子”、“唐朝”、“1989”六支樂隊在北京首體舉辦“1990現代音樂演唱會”。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同年,上海搖滾樂也異軍突起,“電熨斗”樂隊、“重點工程”樂隊、“太極光”樂隊、“學士”樂隊、“特混”樂隊等相繼發光,並在上海黃浦體育館舉辦“新開發90上海現代演唱組首展”。

流行樂壇發展至1990年,隨著各地音樂交流開始頻繁,音樂的版權保護被提上日程。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在1990年頒佈,次年生效,但在正式生效以前,大連音像公司、大連電視臺已於10月21日就電視連續劇《轆軲·女人和井》的插曲專有使用權簽訂轉讓合同,詞曲作者共獲得7萬元的轉讓費。

此舉受到了國家版權局、新聞出版署、廣播電影電視部等部門及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和支持。著作權法的頒佈和實施,不僅使內地的音樂得到法規保護,音樂人的價值得到體現和肯定,港臺原版音像製品也通過合法渠道的大量引進內地。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法規的完善和機制的轉變帶來了市場的變化,內地音像公司開始重視創作,培養歌手和製作人,推出的新偶像,如廣州的楊鈺瑩、毛寧,北京的陳紅、陳琳,上海的王焱等。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毛阿敏、李玲玉、那英、田震、屠洪綱等一批在80年代非常活躍的歌星經過海內外音像公司的重新包裝後,又以新的面貌重登歌壇。


交流頻密,流行音樂打破地域隔膜

此間,內地流行樂作品也開始流向港臺與東南亞各地。《一無所有》和《血染的風采》在香港成績喜人,傳唱度不低,港臺唱片公司、詞曲作者紛紛尋求與內地歌手及作者合作。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崔健《一無所有》香港版黑膠唱片

同時,港臺兩地的歌手開始相互“登陸”,開創了兩地音樂交流的高峰,其中,有幾首國語歌在香港的成績尤為突出,更是在香港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勁歌金曲周榜上均取得了驕人成績——

年初,張洪量的一首《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紅透香港,當時卡拉OK剛剛興起,《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成為當年K廳裡點唱最多的國語歌曲;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幾個月後,憑藉《愛要怎麼說》步入樂壇的臺灣創作歌手伍思凱推出了個人第四張專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長久以來,伍思凱在作品中始終延續著情愛為主的題材。但在這張作品中,同樣的主題在音樂處理上較之以往更為細緻入微,因此,這張專輯同樣在香港颳起了一陣流行旋風;

同年,童安格《耶利亞女郎》也在香港登上了勁歌金曲的周冠軍。

新人上位,四大天王各有千秋


1990年,低靡的香港樂壇,真正如日中天的歌手和傳唱度高的粵語歌實在太少,早年稱霸樂壇的天王天后也已經相繼淡出。

在巨星的空檔期,新晉歌手蟄伏已久,正在蓄勢待發。他們包括許志安、蘇永康、李國祥、曾航生、梁漢文、蔣志光、溫兆倫......

許志安在1986年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獲得亞軍出道,並在1988年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還獲得了“最有前途男新人”銀獎,成績不俗,但此後幾年卻表現平平。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他的好友蘇永康與他經歷相似,以第四屆新秀歌唱大賽亞軍身份出道後,於1989年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

蘇永康和許志安的嗓音是完全不同的,一個醇厚深情,一個純粹清新,都有著各自的記憶點。


但蘇永康在1990年的頒獎禮上斬獲了香港電臺男新人銅獎、叱吒生力軍歌手銀獎後,乘勝追擊,並在其後轉籤新公司、拍攝劇集積累人氣,在出道後幾年的發展勢頭比許志安順暢少許。

許志安日後的妻子鄭秀文,此時才剛滿18歲。

在這年她推出了首張粵語專輯《鄭秀文》,又名《Sammi /思念》,整張唱片以翻唱和改編歌曲為主,作為新人,專輯銷量竟達到金唱片數字2萬5千張,可謂來勢洶洶。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主打歌中,《思念》翻唱於當年紅翻天的陳淑樺國語作品《夢醒時分》。如此優異的成績,使得她在當年的頒獎典禮上獲得了香港電臺頒發的“年度最佳新人優異獎”。


此時,已出道幾年的張學友,經過了出道爆紅、負面消息不斷、重新振作幾階段後,歌唱和演藝事業已有一定基礎並開始走向穩定,就待機會繼續登頂。

這一年裡,真正突圍的是他們幾位:

劉德華以帥氣的外形和影迷的力捧搶佔到非常有力的位置,第一次入圍“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時就斬獲了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其實劉德華1985年就進入歌壇,卻一直沒有大的水花,直到簽約寶藝星,90年推出《可不可以》和《再會了》這兩張專輯,華仔這才開始在樂壇上發光發熱。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黎明發行第一張專輯《相逢在雨中》,獲得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最受歡迎新人獎金獎,這張專輯讓黎明囊獲了幾乎90年香港樂壇的所有新人獎。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這張專輯除了高流傳度的同名主打歌《相逢在雨中》,還有另一首林夕作詞的次主打歌《無名份的浪漫》,這首歌竟然放在了整張專輯的最後,可見音樂製作人底氣之足。


郭富城的爆紅可謂是時代的偶然,去臺灣拍攝了一個機車廣告,竟然被邀請加入臺灣公司,1990年發行了第一張國語專輯《對你愛不完》,徹底展現出快歌勁舞的歌路。

1990年臺灣光陽機車廣告

專輯在亞洲銷量突破100萬張,郭富城也憑藉優質的外形條件,被包裝成“偶像派”男星,在真空期下可謂異軍突起。

不過在此期間,因為唱功不夠、國語也講不好,他的歌唱道路一直不被人看好,幸好他憑藉個人努力迅速成長,1991年返港,從此走上“天王”的道路。


開闢國語市場,三地音樂交流達巔峰

此前說過,80年代香港影視劇主題曲幾乎稱霸樂壇,後來卻慢慢走下坡。但時間來到1990年,一首電影主題曲卻唱得街知巷聞。

沒錯,正是《滄海一聲笑》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這首歌由黃霑作詞作曲,發行於1990年5月1日,是影片《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的主題曲。

說起這首歌,背後有一段小故事。

徐克當年找黃霑作詞曲,連作七稿,徐克仍不滿意,黃霑靈感頓失,翻古書《樂經》,看到一句話“大樂必易”,遂想到最易不過五音宮商角徵羽(就是音階12356),突發奇想倒著一彈,頓覺雄渾壯闊,古風豪情如潮湧一般滔滔不絕,大氣磅礴,如此成就了這首無比經典的《滄海一聲笑》!


《滄海一聲笑》由許冠傑演唱的粵語版傳唱度最高,而其實羅大佑、黃霑、徐克三人合唱的國語版《滄海一聲笑》也有一番風味,加上當時香港的唱片市場開始向國語傾斜,國語版的製作也毫不馬虎。


沾;徐克

從1990年起,幾乎所有的香港本土歌手都到臺灣發行了國語唱片,衝擊著當時臺灣的音樂格局。

繼89年寶麗金唱片公司在臺灣設立分支機構後,EMI百代唱片公司也開始“登陸”臺灣,這些早已在香港設有分公司的國際化唱片機構,無疑引發了香港歌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拓展國語市場行動。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梅豔芳、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等香港歌手既已開始涉足國語市場。

《曼珠莎華》、《烈焰紅唇》、《半夢半醒之間》、《英雄本色》等專輯雖然引起部分臺灣歌迷的關注,但始終未使這種發展具有規模。

直至寶麗金推出的合輯《永遠的朋友》,才真正打開了香港歌手向臺灣市場進軍之門。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當時在香港如日中天的BEYOND也將以往成名的作品重新填詞,推出了首張國語專輯《大地》。作品《只有你知道我的迷惘》、《大地》等作品迅速在臺灣走紅。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BEYOND彌補了國語樂壇缺乏樂隊的缺憾,而主唱黃家駒極富激情的嗓音,更是受到樂壇一致好評。

80年代中後期已在香港走紅的林憶蓮,在1990年在臺灣發行了個人首張國語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林憶蓮將香港的表演形式成功地轉移來臺,她對舞蹈、及舞曲樂風的掌握,對臺灣聽眾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而其備受矚目的"都市觸覺"系列龐大工程也終於做到了完結篇。 "都市觸覺三部曲"是林憶蓮和她的音樂團隊一次史無前例的創舉,這個系列的作品包含三張主大碟+三張混音Remix EP,可謂只此一家,至今香港乃至整個華語歌壇都沒有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出現。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88年推出首張專輯後開始走紅的草蜢,此時也乘勢赴臺推出國語專輯《限時專送》,迅速在臺灣掀起了一次熱潮,年尾的《失戀陣線同盟》,再次引爆臺灣唱片市場,並蟬聯多周"龍虎榜"冠軍寶座,兩張唱片的合計銷售量應該在當年排第一。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與青澀稚嫩的組合小虎隊相比,三個成年男子舞跳得更加火辣和勁爆,舞曲風格更接近國際化,從唱片銷售量和排行榜的成績上看,草蜢在當年明顯擊敗了小虎隊。


90年樂壇上另一位頗受好評的新人當屬黃大煒。他是張學良的外甥,出生於香港,在臺灣發展,但由於在夏威夷長大,他的音樂更多地受到歐美流行音樂影響。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首張專輯《讓每個人都心碎》中,一人包辦了專輯中全部作曲、編曲工作。作品充分運用了歐美SOUL、ROCK的曲風處理,完全展現出一派“西化”的曲風走向。而黃大煒在演唱上也流露出明顯的歐美音樂印記。

當然也有臺灣歌手到香港獲得不菲成績。

庾澄慶推出了新曲加精選的專輯,一經推出即創下了驚人銷量,甚至在香港也打進了排行榜的前列,並在叱吒樂壇頒獎禮榮獲“過江龍獎”,成為繼羅大佑、齊秦、蘇芮、王傑之後另一位打入香港樂壇的臺灣國語歌手。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另外,臺灣與內地的交流在1990年前後也發生了許多變化。

首先,臺灣首次引進了大陸的《黃河大合唱》和崔健的《一無所有》。其次,臺灣一線歌手文章亮相內地春節聯歡晚會並演唱了“自己的天空”。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說到文章和春節晚會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由文章在臺灣首唱的《故鄉的雲》和《三百六十五里路》,先後被費翔、包娜娜在春節晚會上唱紅,而大部分內地人卻還不認識這個原唱者。

雖然文章在春晚上為自己正了名,但回到臺灣後因為“無視法令”參加內地春晚而被臺灣當局全面封殺。

可以說,文章勇敢地出席大陸春晚及他回臺灣後的遭遇獲得了大部分臺灣人的同情,輿論的導向也促成了臺灣當局之後放開大陸演藝市場,文章可以說是臺灣歌壇在大陸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幕後轉戰幕前,臺灣樂壇臥虎藏龍

1990年,臺灣的幕後創作者也開始踏足樂壇。

第一次見到周治平的形象,是在1989年末寶麗金唱片公司推出的賀歲歌曲“永遠的朋友”的MV中。

其實,庾澄慶《傷心歌手》、齊秦《讓我孤獨的時候還能夠想著你》、周華健《寂寞的眼》、黃鶯鶯《夢不到你》等歌曲也是周治平的作品。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在小試身手後,寶麗金髮行了周治平的首張專輯《青梅竹馬》,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唱片銷量年度總排行榜第四位,也是秋季榜的冠軍,可見周治平在當年成為了臺灣流行歌壇的男主角。但那年周治平和他的《青梅竹馬》在內地卻並未引起大家的注意。

現在依然為大家熟悉的

趙傳,當年組建個人音樂工作室,但工作室成立不久,因被盜而損失慘重,趙傳一度陷入極度困惑之中。

最終,他在李宗盛鼎力支持下,有感而發,推出《我是一隻小小鳥》專輯。專輯中,李宗盛特為趙傳創作了《我是一隻小小鳥》《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兩首主打品,讓他站上巔峰。


而有著“女趙傳”之稱的黃小琥,在1990年推出首張專輯《不只是朋友》。她那種發自心底吶喊和沉穩渾厚的歌喉,迅速為她贏得了“靈魂歌手”的讚譽。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但黃小琥的實力並未被華語太多數所知。因為工作的關係,筆者曾在2002年與臺灣可登唱片的高層交流中,方才得知這位臺灣“金嗓”。

一直到了2010年,一首《沒那麼簡單》才讓黃小琥紅遍整個華語樂壇。的確、好歌手,需要天份、需要實力,需要運氣、更需要對音樂的不懈堅持!

新派唱法,賦予臺語歌新靈魂

流行歌曲的交流和發展仍在繼續,臺語歌也並未止步。

“黑名單工作室”將臺語文化發展提到另一個高度,引發了九十年代臺灣樂壇新臺語文化運動。臺語歌手陳明章成為當時焦點。

早在民歌時期,陳明章參加了民謠組合“木吉它合唱團”。他推出首張錄音室專輯《下午的一齣戲》,在作品中以五聲音階來表現現代韻昧的臺灣歌謠,大量使用了蕭、笛、琵琶、南胡等傳統樂器,對現在的部分民謠音樂影響深遠。


林強的《向前走》一改臺語歌曲保持幾十年的通俗唱法,首次把搖滾、前衛融進了臺語歌曲。


誰打破了樂壇的巔峰時代?|流行音樂四十年顧(6)

這張由陳昇、李宗盛、周世暉共同製作的唱片名列1975-1993臺灣百佳唱片第六,並位居所有臺語唱片之首

,堪稱臺語版的《之乎者也》和《鹿港小鎮》。

90年代的開始,三地樂壇的交流迎來了一個小高峰,粵港臺的音樂人開始在對方的領域內作嘗試和探索,為三地的樂迷帶來了新的音樂流派、新的表現形式、新的聲音。

1990年,華語流行樂壇似乎為90年代流行音樂的輝煌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