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霸主中,关羽认可刘备与曹操的才能,为何却鄙视孙权?

王世融


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关羽眼里孙权是个后生晚辈。

先来看下几位的生卒年,关羽(161-220),曹操(155-220),刘备(161-223),孙权(182-252)。刘备入川是在211年,之后关羽开始独自镇守荆州,当时关羽年龄50岁,孙权29岁,关羽一向心高气傲,加上自己纵横天下,戎马半生,对于小辈的孙权自然是不放在眼里。

客观的讲,孙权的综合才能确实不如刘备、曹操。

刘备做为关羽的主公,汉皇后裔,仁义之名著于四海,和关羽表面为君臣,实则待之如手足,关羽以忠义为立身之本,自然是在认可刘备才能的基础上才死心塌地的跟随。

曹操曾经待关羽如国士,斩颜良之后表奏天子封他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官爵在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上,而东吴名将周瑜在赤壁之战后才被封为偏将军,并且曹操剿灭北方群雄,屡次打败自己的主公刘备,关羽都是看在眼里,自然打心里佩服。

孙权,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坐领江东靠的是父兄打下的基业,属于官二代,赤壁之战靠的是周瑜,并且孙权亲自带兵基本没打过胜仗,如此,关羽自然是不放在眼里。

关羽鄙夷孙权是个见风使舵、首鼠两端的人。

从孙权的行事风格上来说,孙权是个没有原则的人,做为政治家这当然没错,但做为个人,毛病可就大了。做为一向以忠义为本的武圣人,自然瞧不上孙权这样朝秦暮楚、唯利是图的行事风格。加上镇守荆州期间,孙权的手下为了麻痹关羽,没少吹捧神话关羽,这更让关羽觉得周瑜、鲁肃去世后,江东无人啊。


靖远0204


武圣关羽,他在三国中的形象就是一个实干家。



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关羽从一个步弓手干起,一步一步走向拜官封侯,他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扎扎实实的,是建立在他自己个人努力上的,杀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三英战吕布,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是一个人头又一个人头剁下来,堆成了自己成长的阶梯,没有一点半点虚头巴脑的东西。

他跟着刘备,看着刘备打了一仗又一仗,从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开始,坚韧不拔,虚怀若谷,仁义天下,不断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社会经验、作战经验以及治国理政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都是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的走出来的,可以说是从白手起家开始,东躲西藏,颠沛流离,一步一步的奠定了自己政权的基础,慢慢走向权力的中心,建立自己的政权,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得来。关羽从内心上是臣服的。



关羽和曹操共过事,曹操的许多事情也是让他很是佩服,比如曹操前期还是校尉的时候,就敢拿着七星刀去杀董卓,虽然没有刺杀成功,但是这个胆量是让人佩服的。关羽一辈子就佩服有胆量的人,后来,关羽和刘备被曹操想,当时关羽作为一个俘虏,给曹操给曹操提出来了那三点要求,没想到曹操答应了。这个让他很震惊,这样的气量只有他的大哥刘备有,曹操没想到也有,这让他很震撼,从内心上说是臣服的,加上后来又送给他赤兔马,曹操是一个有仁有义的人,加上他千里走单骑那么多人都不服,那么多人的阻拦,但是曹操至始至终没有派兵追击,他很感激曹操,后来在很多的事件当中和曹操交过手,打过架,曹操的人品能力和道德水准也让关羽很是佩服。



但是对于孙权这黄毛小儿,关羽本身就看不上眼,一开始他本身对这种宦官子弟看不上眼,传承父辈荫封当官做老爷没有什么能力,关羽都是蔑视的,第1次18路诸侯结盟讨伐董卓,让关羽看见了这些官宦子弟的能力,除了吹牛,一无是处,尤其是华雄来战,连斩三名大将之后,这些草包诸侯一片慌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出城应战,更是让关羽蔑视,加上后来的四世三公的袁绍,还有袁绍的弟弟袁术,背信弃义,阴奉阳违,言而无信,做人猥琐,没有什么能力等等一系列的行径,让关羽在内心上给他们打上了无能的标签,连鄙视他们都觉得耻辱。孙权呢,继承父亲和大哥传承下来的基业,在东吴当王,关羽更是看不上,因为从骨子里看不起你的人,所以才会出现了东吴的孙权想通过捷径的方式与关羽形成儿女亲家,被关羽严词拒绝,虎女岂能嫁犬子,把孙权的脸打得叭叭响。

总结一下,关于志中对这种没有能力的人,都是一种鄙视和蔑视,他只对有能力的人尊重。


房眼世界


关羽认可刘备的原因,不必说了吧,刘关张是异姓兄弟,而且刘备是“堂堂帝胄”,在忠义双全的关羽眼中,忠于“皇帝按谱赐爵”的刘皇叔,就是忠于汉室。

对于曹操,关羽生前最后一次见他,应该是在华容道,当时的曹操,是以当朝丞相的身份攻打东吴,“丞相”这个官职,是汉宪帝亲口加封的,而且对关羽还有“许多恩义”,这使得关羽对曹操不得不敬。

对于孙权,关羽是极为瞧不起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瞧不起,在关羽看来,孙权坐镇江东,是靠他爹孙坚和他哥哥孙策打下来的,孙权命好,捡了个现成的,其次,关系到东吴生死存亡的赤壁之战,作为一家之主的孙权竟然没上前线,这让身经百战的关羽嗤之以鼻。孙权好不容易打了一次合肥之战,十万大军,被张辽的八百人撵得到处跑,让关羽笑话的是,孙权在这次战斗中,发明了一个相棋的招术;跳马。要知道,带兵打败孙权的,是曹操的大将张辽。在白马坡,张辽打不过的颜良,被关羽手起刀落,斩于马下,在延津,张辽、许晃两个人联手打不过的文丑,被关羽“战不三合,……斩下马来”。就这么一个在关羽看来屡战屡败的将军,竟然把孙权打败了,这个战绩,实在是让关羽瞧不起孙权了。

所以,在孙权派人到关羽那里提亲时,得到的回答是:虎女焉能嫁犬子也。

所以,在关羽被绑到孙权的面前时,关羽对孙权的称呼是:紫髯鼠辈,碧眼小儿。

所以,在建安二十四(公元219)年冬十月,关羽被孙权杀害,亡年五十八岁。


杏林帅哥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关羽,从历史上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

为什么关羽认可刘备,很简单,关羽是跟刘备一起混的,刘备是大哥,看不起刘备等于打自己的脸,所以关羽必须看得起刘备。

为什么关羽看的起曹操,首先,曹操东征徐州,把刘备打怕了,曹操官渡大战,把刘备关羽吓傻了。其次,关羽曾经有过一段曾经在曹操帐下效命的事实,虽然后来关羽发达了,但是改变不了过去的事实,所以关羽必须看的起曹操。

关羽为什么看不起孙权,首先,从年龄上来说,曹操,刘备,关羽是一代人,而孙权比他们矮一辈。其次,曹操刘备是创业者,孙权是守业者。再次,东吴的政权名义上在孙权手上,但是实际上孙权很受各种大都督的制约。最后,关羽发达之后,主要利益冲突方是来自孙权,自然要首先贬低。






川东陈员外


我觉得这个要从几点出发来分析。

首先是出身,关羽是跟着刘备从最底层的士兵一步步打上来的,他见识了太多的无能官二代,因此他对于没有寸尺之功就身居高位的人是看不起的,曹操虽然是官宦之家出身,但是曹操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曹操收服过一段时间关羽,对于曹操的胸怀与能力关羽内心也是佩服的。因此刘备和曹操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创业者而孙权是富二代,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的人知道成事不易创业艰辛,因此相对而言更认同有相同社会经历并且有所成就的人,同时关羽又是极度自负的人,就更加看不起孙权这富二代了。

第二点我觉得是能力。孙刘联盟是关羽第一次对孙权有所了解,而那时候孙吴的大权是掌握在周瑜手上的,人对于其他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显然关羽对孙权这第一印象并不好。并且关羽是带兵之人,对于他人能力的很大一个考核点就是带兵打仗能力,刘备和曹操都是实打实的数十年军旅生涯,恰恰不巧的是孙权这个技能还没学,又拉低了关老师的评分。直到关羽兵败被杀之前,孙权也没什么让人刮目相看的表现(军事上)。

第三点我觉得是为人吧。关羽重情重义,富贵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改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认定刘备就是一辈子追随,如此重情重义的大丈夫对于他人的为人自然也是十分看重的。孙权这人是个政治家,做事情的准则就是利弊的权衡,因此他把孙尚香嫁给刘备,并且想把刘备软禁在东吴,对于关羽来说,这种牺牲自己亲人来换取政治联盟的手段是令人不齿的,因此有后面的虎女焉能嫁犬子乎的话。

总结的话,无论是出身,能力,为人,关羽是方方面面看不起孙权的,更何况孙权还比关羽小一辈,当真是黄口小儿,肯定是看不起的。


铭记读书精华


很多人都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纵观三国,其敬重之人屈指可数!除了大哥刘备,以及对其十分爱戴的曹操之外也就只剩单刀赴会时的鲁肃鲁子敬了!

让我们回到问题上来!为何关羽对孙权如此小觑呢?

首先就是年龄问题!关羽比刘备曹操稍小,但也属同辈!但孙权的辈分较关羽小了一辈多!在关羽眼里孙权其实就是个黄毛小孩!

其次,关羽此人因其忠肝义胆可知,这类型的人最痛恨的就是不忠不义之人!孙权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权谋家,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无孔不入。在关羽眼里这等做法堪比小人之心。于是越发小觑孙权。

最后一点也便是关羽本人孤傲的性格!与彝陵大败前的刘备如出一辙。后来其更是水淹七军大败于禁庞德,就现在的说法而言当时其本人非常膨胀!怎会将东吴放在眼里。



你我都是历史


关羽之所以看不起东吴及孙权,原因众多。

一、性格如此。关羽看不起的人很多,例如诸葛亮、黄忠等。看不起东吴的人自然属正常情况。

二、没有交情。关羽戎马一生,见人无数,与东吴没什么交情。曹操与刘备给的待遇,足以满足他的高傲之心。

三、拳头不硬。认为东吴不厉害。虽说周瑜赢了赤壁之战,不就是三万多兵马,你有三万, 我还出了一万呢!(刘琦的一万人。也就自己人少,看中这一万人,鲁肃才极力联刘抗曹)。没有我关羽,你能赢?

四、政治需要。口口声声骂“吴狗”,摆足气势、划清底线,就是说,你东吴别白日做梦,打消要荆州的念头吧。

世事无常!关羽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恰恰败在自己最瞧不起的东吴人的手里,而且几乎集所有失败将军惨剧于一身:失败、全军覆没、一路戏弄被俘、被杀、身首异处!


碧水青山0


三国霸主中关羽最看中的是刘备,否则,关羽也不会和刘备桃园结义。关羽是个正直无私的人,充满正义和忠义,是正义的化身!因此,便有了关老爷,封金掛印,过五关斩六将!

其实,曹操的优点是很多的,封建王朝的封建思想作怪,因此,曹操只好白脸。:但是,曹操身边战将如云,关羽,斩良,诛文忍,温酒斩华雄!关羽如果不是挑园三结义,我敢断言,关羽喜欢跟曹操打天下。

生子当如孙仲谋!尽管孙权很有才华,但是,他不刚直,与关羽性格不合,关羽始终不看好孙权的主要原因。


福乐缘475


这个问题提得好,关公鄙视吴主孙权,包括待马超,待黄忠都有言语不敬之语,这一些都是曹操调教导致的结果,架子太大,当年贩青枣与织草鞋的刘备,卖猪肉的张飞结义兄弟情景大不相同,人是变的,从平民侠士心态到为高官为帅心态,自然有诸多原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同文同种终不能团结一心取得向外发展,错在武力大一统思想作怪,导致历朝历代汉族内部自相残杀,政治体制抹杀了人性,抹杀了人的尊严,抹杀了民族向心力。


liusen1179211091


关羽是一个极为自负和自傲的人,这一点从他与张飞,马超和黄忠同时封前后左右四大将,他大骂黄忠是老兵就可以看出,后来是诸葛亮写信夸了他,才结束。对于,刘备,是关羽大哥。关羽当然认可他,而对于曹操,关羽对于他前期为东汉王朝的贡献,他也是认可的。孙权,他在接管江东时,他的父亲和大哥已经为东吴打下了基础和地盘已经拓展的差不多,在关羽看来东吴与蜀汉并立,孙权并没有多少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