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雍正王朝》中的十三爷胤祥在雍正的“夺嫡之夜”领兵勤王,堪称确保雍正登基的最大功臣,但是历史的十三爷在雍正夺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远不及电视剧中那样。

不管是电视剧中,还是正史中,十三爷胤祥始终是雍正的“盟友”,一直是站在雍正这一边。特别是康熙去世当晚,面对八爷党一众的咄咄逼人,正是刚刚被从宗人府里放出来的十三爷胤祥,夺下了丰台大营的兵权,进而带兵勤王护驾,这才平息了局面,让雍正得以安心继位,甚至可以说,雍正登基全仰仗着十三爷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吗,堪称确保雍正顺利登基的最大功臣。

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可是正史中的十三爷所发挥的作用远不及电视剧中的那样。

十三爷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去世后,年幼的十三爷是被寄养在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那里的,因而十三爷与雍正皇帝的友谊是从小就建立起来的,特别是两人都有从小别寄养在别家的经历,使得两人的关系更为紧密,远超其他皇子之间的关系。这也使得十三爷自始至终的支持他的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

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之前,十三爷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儿子,只要离京外出必会将十三爷带在身边。但是在“一废皇太子”的事件中,十三爷表现过于突出而被康熙察觉,而在康熙看来,十三爷背后一定有人指使,但是十三爷面对康熙的盘问,始终没有说出他与雍正的关系,进而被康熙圈禁了近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这一年的时间,成为了十三爷胤祥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自此开始,十三爷不再被康熙宠爱,还受到了康熙的冷落,同时,十三爷在一场大病之后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所以,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去世,这十多年里,十三爷胤祥可以说是消失在了大清朝廷的政治舞台之上的,因而也没有在“九子夺嫡”中有比较亮眼的表现。

而十三爷对于雍正登基的主要作用在于,他率先承认雍正的皇帝地位,以此起到了支持作用。

历史上,十三爷最为重要的功绩都是在雍正登基之后做出来的,他辅佐雍正治理国家、推行新政、维护政局稳定,在这个时期十三爷绝对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远远胜过电视剧中的描述。

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对于雍正登基起到奠定乾坤作用的人,实际上是隆科多。

雍正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除了十三爷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同时也是隐藏的极深的盟友,他就是隆科多。

实际上,隆科多与康熙的所有儿子中,关系最为紧密的就是雍正。

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的亲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两个姐姐也都嫁给了康熙,一个姐姐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外一个姐姐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无独有偶的是,隆科多的这两位姐姐都与雍正皇帝有着直接的联系: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雍正皇帝的养母,早年雍正皇帝的生母乌雅氏没有被册封,品阶和级别太低,所以雍正是被寄养在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那里;

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后来又被康熙安排抚养雍正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所以从亲属关系上和利益牵绊上来说,与隆科多关联最为紧密便是雍正。

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而隆科多对于雍正皇帝的继位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人。

由于隆科多深受康熙的器重,当时担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兼任九门提督,整个北京城以及整个皇宫的卫戍全部都由隆科多负责,并且康熙去世的时候,在康熙身边的人除了康熙的皇子,剩下的那个唯一不是康熙皇子的这个人就是隆科多。

而康熙在畅春园去世后,隆科多随即关闭九门,全北京戒严长达六天之久,在此期间,唯一能在皇宫与畅春园之间自由出入的也就只有隆科多了,并且从康熙去世到雍正从天坛回到畅春园期间,平白消失了十个小时,这也给历史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因而,影响雍正继位的最关键因素其实并不是康熙的传位遗诏或者传位的遗言,而是隆科多,康熙的最终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有隆科多才是真正的知情人,同时隆科多更是雍正整个继位过程的见证人。

康熙死后,隆科多是宣读的遗诏还是宣读的遗命,雍正与隆科多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情,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谜团。

所以对于雍正而言,能最终取得“九子夺嫡”最终胜利的盟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这位舅舅隆科多。而隆科多到底是何时与雍正进行结盟,以怎样的方式结盟,也就变得不得而知了,而这也成为了历史留下的谜团。

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年羹尧家族就是雍正府上包衣,支持雍正是理所当然,两人身份有别,因而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外部“盟友”,但是年羹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年羹尧家族本就是雍正府上的世代包衣,自己妹妹还嫁给了雍正,做了王府的侧福晋,也就是后来的敦肃皇贵妃年氏,可以说年羹尧与雍正既有主仆之谊,又有亲戚之情,是雍正绝对的亲信。

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负责当时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所统领大军的军需调配。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登基,年羹尧通过手中掌握的大军粮草物资的调配权力,迅速控制了西北的局势,使得坐拥十多万大军的十四阿哥是坐困愁城,即便真的对于雍正皇帝有万般不满和想要起兵夺位之意,也因为缺乏军需变得无计可施。

更为关键的是,年羹尧在接替十四阿哥出任抚远大将军后,迅速的平定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稳定了朝局,同时极大的提升了雍正皇帝的威信,因而年羹尧对于雍正皇帝的继位以及雍正初年政局的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综上所述,雍正能够继承皇位,顺利登基,除了十三爷这个皇子盟友外,真正对于雍正的登基加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两个人,一个是隆科多,另外一个就是年羹尧了。至于其他的未参加“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除了能力不济的,剩下的诸如五阿哥、十二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等,都保持了中立,尽管在雍正登基后与雍正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也获得了较好的结局,但是都不能算作是“九子夺嫡”时的雍正盟友。

历史上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十三爷胤祥一位盟友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