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代歷史人物你很討厭,深入瞭解以後就更討厭了呢?

史話拾說


有人說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秦檜固然可恨,但尤其可恨的就是宋高宗趙構,秦檜不過是溜鬚拍馬,體會到了趙構的心思而已。如果說秦檜是殺害岳飛的劊子手的話,宋高宗趙構就是幕後的主謀,徹頭徹尾的投降派。

岳飛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形勢一片大好,連戰連勝,韓世忠等愛國將領也在從旁策應。江北的民眾,更是群起響應,起義此起彼伏,金國是焦頭爛額。如果岳飛能夠收復汴梁,進而收復兩宋都夢寐以求的燕雲十六州,那麼從此以後,大宋就有險可守,再也不用擔心北方遊牧民族的危險。說不定以後元朝也不會入主中原,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宋高宗趙構。


觀史以明智


馬超

初識馬超是源自於《三國演義》,少年時讀三國,演義中的馬超白馬銀槍,勇猛無敵,戰許褚,鬥張飛,是《三國演義》中排名前幾的猛將。民間素有“金呂銀馬”“一部《三國》,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的說法,但馬超勇則勇矣,卻是典型的有用無謀,大意失曹操,中反間而無能為,讓人扼腕嘆息。

少年時不通世情,不正三觀,所以對馬超的失敗很惋惜,連帶著對馬超有一絲絲的討厭。

但總體來說,對馬超興兵報父仇還很是同情的。

入大學後讀史,開始遍覽《三國志》,裴注等,對馬超越發瞭解之下,簡直顛覆了我之前對他的認知。

從最初的“一絲討厭”變為“不恥其人”。

史書上的馬超真是稱得上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不忠”:

馬超的政治目標與軍事目標從不明確,只是為了單純的叛亂,殺涼州刺史韋康,後依附張魯,但憑“魯不足以計事”又叛魯歸劉。

“不孝”:

《三國演義》中馬騰參與“衣帶詔”而被曹操所殺,馬超起兵是為報父仇,而歷史上真實的情況是:馬騰與韓遂不和,於是投降曹操,曹操封馬騰為衛尉,九卿之一,位高顯重。馬超不顧馬騰在朝為官,以及全家兩百餘口性命,毅然聯合韓遂起兵,曹操出兵擊敗馬超後,回到鄴城才“夷滅馬騰三族”。

史書記載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簡直人神共憤!

馬超為說服韓遂與之一起造反,對韓遂說:“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說白了,就是“我馬超不要父親,以後你就是我爹,你也別要在鄴城為人質的兒子了,把我當兒子吧!”

韓遂是誰?馬騰與韓遂交惡,緣由就在韓遂殺死馬騰的“妻與子”,從倫理上說,韓遂應該是馬超的殺母仇人,但對於冷血的馬超來說,“孝”的概念恐怕是沒有的!

“不仁”:

馬超人品之差,簡直讓人不恥。

早先叛亂,屠城歷城,殺百姓從不手軟,殺姜敘老母,“怒而殺之”。並殺尹奉、趙昂全家老幼。

依附張魯後,張魯“欲妻之以女”,張魯打算把女兒嫁給馬超,就有人勸張魯“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後馬超背叛張魯,連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馬秋都不要了,導致妻子被曹操賜給了閻圃,兒子被張魯親手斬殺。

“不義”:

馬超歸降劉備之後,與彭恙為朋友,彭恙有造反之念,並把這個念頭告訴了馬超,馬超身為朋友,不但不勸朋友懸崖勒馬,反而暗地裡告發彭恙,導致彭恙被殺。交上馬超這樣的朋友,也是倒了血黴了。

史書中大量記載表明了馬超的人品之低劣,可惜這些事情並未被羅貫中寫入《三國演義》,也許羅貫中的思維觀念中,站在曹操對立面的人,都是“好人”吧!


九尾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是慈禧老佛爺。

這個女人心腸狠毒,毫不考慮國家民族。只要自己爽,全國老百姓甚至自己親戚進火葬場都可以。

光緒是被慈禧用砒霜毒死的:歷史上的今天滿清老佛爺暴斃

打開APP,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薩沙講史堂第七百四十二期】(歷史系列第304講)

歷史上的今天,1908年11月15日,至高無上的皇太后慈禧死了,死時七十四歲。有意思的是,光緒皇帝也死了,僅僅比慈禧早1天。這兩人的死究竟是怎麼回事?聽薩沙說一說。

首先我們看看慈禧的死。

一般認為,慈禧死於慢性菌痢。這是一種細菌性疾病,在沒有抗生素的古代是無法治療的。

得了細菌性痢疾以後,多要靠人體的免疫力自愈。

如果是老人或者兒童,因體質虛弱無法自愈,最終就有可能導致死亡。古人死於痢疾並不稀奇,甚至美國南北戰爭中就有2.5萬軍人死於痢疾。

慈禧患有痢疾時已經70多歲,身體衰弱。因反覆腹瀉導致身體逐步衰竭,最終於死前幾天急性發作,導致慈禧休克昏迷。

醒來以後,慈禧知道時日無多,開始安排後事。

11月15日,慈禧就一命嗚呼了。

自然,現在醫學也有其他看法,比如認為慈禧是死於糖尿病併發症。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

慈禧從40歲開始,就有著多飲、多食、消瘦、長期腹瀉、煩躁等症狀。

在50多歲時,慈禧曾經一次重病了大半年,這可能是第一次爆發糖尿病併發症。

太后太上皇患上糖尿病,也不稀奇。在皇宮中飲食都是高脂高熱,可以一天多餐,又幾乎不運動,不得糖尿病都難。

慈禧死於疾病是肯定的了,她活到76歲也算夠本了。

關鍵在於,37歲的光緒也死了,卻僅僅比慈禧早死1天。

在電影《末代皇帝》中,慈禧帶著陰暗的笑容對兒童溥儀說:昨天,皇上龍馭賓天了!他死了!

誠然,光緒有很多慢性病,比如肺病、腎虧之類,但均不致命。

有意思的是,早在10月溥儀就被帶進皇宮,目的就是準備繼位。

說明,慈禧已經預測到光緒會死。

作為慈禧,她當然希望光緒死在她的前面!

原因很簡單,他們兩人是政敵。

慈禧很清楚,自己死了以後全國就是光緒最大。要廢除皇帝光緒,列強們怕是不答應。當年就是為了廢除光緒,曾經搞出八國聯軍侵華這種大事,現在的慈禧更是不敢了。

那麼,慈禧一死,光緒至少就是名義上中國皇帝,任何人都必須聽他的。

當然,如果慈禧死後滿清皇族還有很強悍的權臣,可以仿效慈禧一樣將光緒架空。

可惜,滿清皇族哪裡還有什麼人才?能文的鬼子六早死了,能武的僧格林沁也被殺了幾十年。剩下的滿清權貴都是一群酒囊飯袋,沒有一個有用的。

這票人怕是能力還不如光緒,說不定三下五除二就被光緒搞定了。

而光緒執政以後,一定會對付已經死的慈禧,就像當年順治對付多爾袞一樣,甚至會毀墓鞭屍。

顯然,光緒一定要死在慈禧前面。

只要他死了,慈禧死後也能睡得安穩。

搞笑的是,光緒卻真的死了,僅僅比慈禧早1天。

有這麼湊巧的事情嗎?

當然不是了。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中,明確說光緒是害死的:我還聽見一個叫李長安的老太監說起光緒之死的疑案。照他說,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是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藥就壞了。

看來,溥儀判斷力還是不錯的。

本世紀初,國家歷史考古專家,花費5年時間對光緒死因進行研究。他們對光緒的頭髮和衣物進行法醫學檢測,發現光緒生前服了大量的砒霜,遠遠超過致死量。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會中毒身亡。而僅在光緒帝部分衣物和頭髮上檢出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201毫克。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教授等13位專家聯合撰寫的《清載湉死因研究工作報告》,認為光緒顯然是被毒死的,絕非自然死亡。

這也符合光緒生前的慘狀。

名醫屈桂庭他的回憶錄中說:“光緒在臨死前3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滾,並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臉色發暗,舌頭又黃又黑,明顯是中毒症狀。”

那麼,光緒是被毒死的,下手的人是誰?

袁世凱?當然不可能,他不過是個軍機大臣,慈禧剛死就被髮配回家,完全沒有這種能力。

李蓮英?區區1個太監,絕對沒有膽量冒著誅九族的危險謀害皇帝。

況且,李蓮英和光緒的關係其實不錯。

有這個意圖又有這個能力殺害光緒的,只有慈禧一人。

慈禧在死前下毒手殺死了光緒,這才出現兩人死亡時間僅僅差1天的怪事。其實,慈禧還是光緒的親姨媽呢!

慈禧用盡心思,試圖死後能夠在地下安睡。

搞笑的是,最終她的墓還是被孫殿英毀了。

如果慈禧能學學明治天皇主動改革,又怎麼會落到這種下場!


薩沙


古往今來總有些趨利附識、兩面三刀的蒼蠅在身邊嗡嗡叫,被叮上了還要面臨著被感染丟去性命的危險,而且這種人還讓人防不勝防。


歷史上也從來缺這樣討厭的人物,愛歷史的二師兄也是看見這樣的人就躲著走。我們一起去看看歷史上讓大家都討厭的“小丑”吧。


兩面三刀,人前見笑人後見血——秦檜


秦檜原是一位私塾的教書匠也是個文化人,但是秦檜教書文化人卻有一顆不安分的心,秦檜不想墨守成規的做一輩子的私塾老師。

公元前1115年不甘平庸的秦檜參加了科舉考試而且一舉中榜首,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秦檜在仕途的道路上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尚書一職。



當時的秦檜在徽宗面前的紅人,正因為是朝廷的寵臣所以在金兵抓住徽宗的時候,連帶著秦檜也被捉去做了俘虜。秦檜在經過官場經過太多的爾虞我詐,所以在看到金人的勢力後很快成了牆頭草,倒戈向了金人一邊並做了官。


金人看透了秦檜的為人,在後來金人撻攋率領部隊南下侵略的時候把秦檜給放了讓他做金人的內應。當時高宗的朝中大員都非常懷疑,奈何秦檜在朝廷中經營多年有一定的根基,秦檜很快就得到了高宗的信任。


正因為當時宋高宗對秦檜的信任,秦檜在朝廷中更是一手遮天,把我們的民族戰鬥英雄岳飛給害死了。就因為岳飛太厲害使的金人被打的無處可藏,就找到了親金派秦檜幫忙除掉岳飛。正是秦檜的這種行為使的他遺臭萬年。


歷史的遺臭萬年表上有太多讓後人鄙視的人物,但是秦檜尤其讓人討厭。



小八戒愚論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特喜歡劉備,劉備就是書裡的主人公,特別罵曹操,連在舞臺上看京劇看《劉皇叔》出臺是多麼的威風,光彩,曹操《奸雄,奸賊》出臺臉上塗白一看讓人心裡發毛,通過史記,三國志才瞭解,曹操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從屯田安民這一塊安撫老百姓,曹操是受歡迎的。而劉備打著《皇叔》的招牌,頂著匡護漢室的口號,前半生東奔西藏,抱頭亂竄,到處投靠,哪顧得上老百姓的死活,佔了益州後把一個千里沃土的芙蓉國弄得人丁稀少,窮困潦倒,自己還做起皇帝來,連漢獻帝聽了都苦笑不止,最讓人討厭看不起的是,打了敗仗後,連老婆孩子都不要,老婆被俘也不問,趙雲救回阿斗還假裝摔死孩子,這種偽君子,地地道道的假善人,投靠誰,誰倒黴,十足的小人,越看越討厭,一個連自己最親的人生命都不顧,流點淚水裝腔作勢,能是什麼好東西,所以最討厭這種偽君子!



9紫氣東來


最近看了一部三維立體的動漫《不良人》,我對其中一個人物不是太喜歡。他就是滅亡唐朝的後梁皇帝朱溫,最近詳細瞭解了一下有關他的歷史記載,不光是討厭的事情了,覺得這個朱溫徹底的暴露了人性的醜惡。(不良人黑白無常劇照)

跟隨黃巢,降唐滅黃

朱溫是現在安徽碭山人,父親和祖父都是有點文化的人,算是鄉村教師和學者類型的。875年黃巢起義,877年,朱溫參加了黃巢的起義軍,朱溫有點學問,腦子好使,陰險狡詐,逐漸在起義軍中做大。881年,朱溫被任命為東南面行營都虞候,開始獨擋一面了。882年,朱溫被任命為同州(陝西渭南)防禦使,唐軍派重兵圍攻,朱溫十次請求援助,黃巢部將隱瞞援助的消息,朱溫就打算投降唐朝了。(朱溫劇照)

投降唐朝後,朱溫同李克用等共同圍攻黃巢,最後黃巢戰死。朱溫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就是朱全忠了,不過這個名字對唐朝的皇帝來說是絕對的諷刺。

降唐滅唐,建立大梁

共滅黃巢後,朱溫率領軍隊東征西討,逐步掌握了唐王朝軍隊,唐昭宗時期,他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了。907年,朱溫接受唐哀宗的禪讓,成為皇帝,改名為朱晃,國號大梁。《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根據朱溫的大梁拍攝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荒淫無度,兒媳上床

朱溫的妻子張惠在世時,朱溫還能控制,對髮妻還是比較尊重的。髮妻死後,開始縱情聲色。912年,朱溫兵敗,在洛陽留守張全義家居住,竟然將張全義的妻子女兒姦淫。此外朱溫作為大梁皇帝,他的兒子們征戰把守四方,朱溫經常召見自己的兒媳入宮,與她們淫亂,他的兒子們知道了後,都不以為意,反而靠自己的妻子爭奪皇帝繼承權。這一家子真夠行的了。(劇照)

傳位養子,親子殺朱

養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長相美麗,身段又好,深得朱溫的喜愛。朱溫也迷戀王氏,竟然打算將帝位傳給朱友文,並且秘密將玉璽給了王氏,秘密召見朱友文進京控制。這時負責京城守衛的親兒子朱友珪妻子張氏也在皇宮侍寢,得知了這一消息後,準備殺死朱溫自立為帝。(朱溫像)

朱友珪聯合皇宮警衛部隊中自己的部將韓勍,912年6月22日,率領警衛500人突襲朱溫寢宮,將朱溫殺死,並就地掩埋在宮殿下。6月26日,朱友珪造“偽詔”殺死朱友文,然後自稱太子監國,後自立為帝。

朱友珪的帝位一點也不保險,大臣們都知道弒父奪權,不願意輔佐他。朱溫的另一個兒子朱友貞起兵,並很快消滅了朱友珪,913年朱友貞登基為帝。

你們覺得朱溫討厭不?


穿越再現彼岸


最後代表性的,當然是秦檜了。本來以為他就是陷害岳飛,通敵賣國。當深入詳細瞭解後,才發現,他真的是個徹徹底底的奸臣。

1.任人唯親,打壓異己,翻臉不認人

秦檜甚的高宗寵信,雖然期間一度罷相,遭遇冷落。但是被重新啟用,恩寵更甚於從前。

可以說在南宋朝廷,秦檜是隻手遮天。各地的官員,武將爭相依附。若是有反對的,一律貶官。而且秦檜做的比較絕,得罪他比較嚴重的人,後面還要加一句永不錄用。

如果他只對自己的政敵下手,那也沒什麼,關鍵是,他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容齋隨筆》裡,有一篇講述秦檜不能容人到什麼地步:

官員只要對秦檜有所幫助,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躍級上升,甚至連他的額外的要求都能同意。但是一旦用完了,就會馬上打壓,貶官,外放。他提拔起來的黨羽,就沒有幾個能做的長的,基本都是半年一到,捲鋪蓋回家。

秦檜甚至還做的很囂張,在打壓之前還要通報當事人一聲。甚至在他秦檜重病前一天,還準備收拾一個黨羽(這位仁兄和高宗彙報工作的時候,和秦檜所說有所不同,秦檜懷恨在心)。

所以,秦檜的名聲非常差。無論是自己人,還是政敵,全讓他收拾了個遍。用我們江北話來說,他就是個獨角獸。不能容人,居然到了如此地步。

2.科舉舞弊,篡改國史

東華街唱名,才是好男兒。但是秦檜做的就比較過分了,居然公然科舉舞弊。秦檜的養子秦熺,和孫子秦壎在秦檜的幫助下,一個成為了進士,一個成為了探花。

秦壎運氣比較背,舞弊碰到了硬點子陸游。算的上是千古留名了。

至於秦熺那就更厲害了,他一度擔任史官。將南宋初年,國史中,對秦檜不利的記載全部改寫,或者燒燬。

3.貪汙受賄

前面第一段提到過天下官員爭相依附於秦檜。依附自然要有投名狀,見面禮之類的東西。秦檜也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富裕程度難以想象。

陸游路過秦壎家的時候,當時秦家已經分家,開始式微衰敗。依然“棟宇宏麗,前臨大池,池外即御書閣,蓋賜第也。”歲入十萬斛米。


陷害忠良,貪汙受賄,任人唯親,不能容人,秦檜符合了戲劇中,一個奸臣所有的形象。越是深入瞭解,就越發覺得他討厭。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歷史上讓人討厭的那些人,都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位高權重的人,我們討厭他們的理由是歷史傳下來的,裡面摻雜了太多的人為因素,有些事情是黑自顛倒說不明,理還亂,那些都是在特定的時期下和特別的環境裡做出來的特別事件,有些事情是張冠李戴,這本書裡寫他是壞人,另一本書又寫他是英雄,讓你捉摸不透。

為人不做官,做官都一般,官做大了自奸,這裡我國曆史上的定律,所以讓人討厭的惡人都是在本朝官職僅次於皇帝的二把手。

寫書的人也是根據自已的利益寫人物,對自己有利的錦上添花,對傷害過自已的人移花接木往頭上扣屎盆子,這樣一來真實的歷史人物很少。

有那些古代歷史人物讓人很討厭,深入瞭解以後更討厭他呢?

汪精衛,在八年抗戰時期,全國上下幾萬萬同胞同仇敵愾不分男女老幼上陣殺敵,汪精衛喪失民族道義,賣國求榮,認賊做父,抱著日本鬼子的大腿殘害抗日英雄,從英雄人物淪為漢奸,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公敵,這樣的人豬狗不如,養條狗還給熟人搖搖尾巴,最後落了個屍骸無存的下場,對汪精衛深入瞭解後更討厭了。


張峰149764346


同感,確實有一些人物越瞭解就越討厭。

我最討厭的是乾隆。乾隆好大喜功,在國力最強盛的時期在位六十年,十多次對外對內興兵征伐,有幾次是毫無意義的,只是為了讓對方承認他天朝上國的地位,沒有得到什麼實際利益,卻耗空了國庫,白白耗費國力。政治上任用放縱和珅等人貪汙腐化,敗壞了政治風氣,號稱康乾盛世,底層百姓生活的貧困程度是歷代都少見的。乾隆個人性格上愛慕虛榮,一生中一共作了四萬兩千六百一十三首詩,卻無一佳作。最可恨的是,他喜歡收藏字畫,名家字畫到他手裡,無不題字蓋章,例如《富春山居圖》,乾隆幾乎在所有空白處都題了字蓋章,這樣的行為和現在很多素質低下的人在旅遊景點可寫“到此一遊”差不多,不知道毀了多少藝術精品。


張三講史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做著自己認為正確,或者對大於錯的事。古人也不例外。

三國時魏蜀吳打的昏天黑地。曹操想一統天下沒錯,劉備想興漢討賊沒錯,孫權想保一方百姓偏安沒錯。所以我從來沒有討厭過哪個古人。反而覺得每個人都是在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人生就象是一場自己的馬拉松,終點是自己定的。無論這中間有多少曲折,只要能最終達到終點,灑多少汗水流多少血都是值得的。

有的人就想放蕩不羈灑脫一生,有的人就想為革命理想奮鬥一生,有的人就想守護家人幸福一生,有的人就想爭名奪利富貴一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認為對的活法,沒有必要討厭他,公平公正的進行討論歷史人物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