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所有的楷书大家中,你认为哪一位的楷书最适合做书法教材?为什么?

书法影响力


历史上所有的楷书大家中,哪一位的楷书最适合做书法教材呢?关于这个问题,那就要看那些楷书大家的楷书特征的优势所在了,毕竟各有各的风格,有些学起来容易,有些学起来难度稍微大些,当然了,后世学习楷书一般都是从欧、颜、柳、赵四家入手,



唐代书法家的楷书,应规入矩,表现法度到了极致,不再有魏晋书家飘逸潇洒的气象了,生于宋末、仕于元初的赵孟頫学习晋唐两代书法而自成一家,所以我认为“历史上所有的楷书大家中,赵孟頫的楷书最适合做书法教材”,因为赵孟頫楷书集“晋唐两代书法精髓”于一身,


又由于现在的人学习书法都有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所以要想用最短的时间写出漂亮可观的字,就要选“欧颜柳赵”四大家中的“赵体”了,写楷书略参行书的笔法是赵体字的主要特点之一。赵体吸取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褚遂良等家流动秀美端丽的特点,又适当参以唐代李邕的逸宕劲挺,并不是柔软无骨的书体,其运笔的笔势在流美中有遒劲。



赵体书法的用笔清晰易懂,赵字呼应点常用牵丝相连,赵字平横用笔流利,赵字顿笔横、顿笔之后即提锋行笔。赵字折挑,用行书笔法,提手挑、斜挑角度变化很大。赵字直竖流畅而笔势很长,赵字平撇抢锋入笔,迅即出锋;赵字直捺婉曲有致,赵字长捺出锋之处较长,赵字横折钩转折之处用圆转之笔,赵字折弧钩用唐代李邕笔法,遒劲有力,赵字戈字钩行笔较快,笔势较直。综上所述,这就是赵孟頫的楷书最适合做教材的原因。


诗夜城主


您好!适合于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大楷书欧颜柳赵,不是指他们的楷书书法水平最好,而是这四个人的书法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他们的书法具有体势完备,用笔精巧,风格特征鮮明,是初学书法的人打牢基础的最好入门学习教材。

大家都知道学习书法的名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认为学习书法就一定要选最好的。但我们却发现,在初学者的教学中,几乎无人传授王羲之书法的。王羲之是书圣,他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审美的标准。也是书法书写规则的标杆。他的笔法,从东晋至明清所有的著名书法家都沿袭继承了他的笔法。为什么却没有人让初学者学习他的书法呢?因为他的书法需要有很深的基础才能学习。



我给大家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自由体操中的腾空四周翻,是自由体操中的高难度动作。做好了就可以稳拿金牌。练习体操的人谁不想得冠军?为什么他们一开始不学习腾空四周的高难度动作?腾不起来嘛!他们只能从三岁儿童都能做的翻筋斗开始一点一点的打基础。


学习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技能,只能从简单易学的东西开始。等基础有人,控笔能力强了,才能学习更精更妙的书法。明白了吗?


子衿书法




中国楷书大家可以说群星璀璨,百花齐放。他们各具特点,各放异彩,在书法领域各领风骚。在这些群星中,尤以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为最,他们的楷书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世称为“楷书四家”。欧阳询的楷书特点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欧体”;颜真卿的楷书书法特点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柳公权的楷书书法特点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赵孟頫楷书书法特点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



人生几何认为做书法教材用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比较合适。“颜体”如同雄伟刚毅的健美先生,而“柳体”如同苗条秀气的美女,书法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



另外,书法爱好者喜欢小楷的话就非赵孟頫小楷作为教材再适合不过了。



以上的观点若对书法爱好有帮助的话,我就欣慰了。


人生几何31674372


最适合当教材的,要有普适性,即字端正,入手容易,规律性强。

建议首选颜真卿的《多宝塔》,高级《颜勤礼碑》,其次为欧阳询的《九成宫碑》、赵孟頫的《胆巴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小楷建议首选钟绍京《灵飞经》,其次选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唐人写经》。钟繇《荐季直表》、虞世南《破邪论》、欧阳询《心经》、赵孟頫《道德经》、文征明《离骚经》、王宠《长乐宫赋》、董其昌《月赋》等。

柳公权的《玄秘塔》,不建议作入门之选。有多宝塔的基础后,可选《玄秘塔》。

建议楷、隶、行同练。这样就不会先入为主,把字写死。


urna风之度0


颜真卿,学习书法首选颜真卿,古人曰,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学习书法一定要学颜体。

其理如下:

第一,鲁公在书法技术上空前绝后,笔法雄壮力透,刚健有势哈。在字形上,可大可小,彰显变化。适合任何一种书法环境,其更了不起的贡献是,其为后世书法建立,独树一帜,贡献最大的就是给宋体造就初型。

其二,颜真卿不但在书法上贡献最大,而在节操上,大义凛然,是书法史各大家无可比拟的,什么欧柳赵皆属勾且文人,不值得我们学习。要学就学习鲁公,那种气势磅礴,不屈的精神。

本人就是一枚算命大家,精于历史,也精于书法,大家有空,请到我那去坐坐哈,也可多加关注,后续内容必然更精采,谢谢各位围观群众哈,谢谢大家


官小妙易学工作室


柳公权的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两碑上字结构合理,易掌握,造型美观,个性不张扬,符合大众对楷书的审美观,线条艳丽,兼具筋骨,适合直接过渡行、草书。


智慧书法



培培1898



雄泰2


虞世南,他的孔子庙堂碑,自然又不失法度。欧体过于严谨,而颜体容易把字写散。





澄悟堂主人


除了赵孟頫,别人的都不太好。本人认为,赵体字极具中庸之美,以他作为一个基础还是可行的。唐楷之中人才辈出但他们都太个性了,欧体,柳体是控笔能力的极则,颜体的庙堂庄严,褚体的空灵隽美,还有智永,虞世南,薛稷等等,魏晋之前因为楷书是探索发展期,再加上没有墨迹传下来就更不是初学者该碰触的,宋以后除了赵孟頫几乎没有什么楷书大家,所以如果是初学作为范本的话都是不太合适的。以赵孟頫作为基础,即可以向帖学发展有可以向碑学探索,他又承接宋的遗韵,还影响了明清的导向,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支持赵体做基础训练的。但也仅仅做基础训练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