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百喻经》(二十)人说王纵暴喻

【白话文】从前有一个人,议论国王的过失和罪恶,他说:“国王非常凶残暴虐,治国无道。”国王听到这些话,十分恼怒,也不细查是谁说的这句话,只听信身边那些诽谤献媚的小人挑唆,就把一位贤能的大臣抓了起来,又下令从他的脊背上割下一百两肉。后来有人证明这个贤臣并没有说过国王的坏话,国王心里很后悔,命令用一千两肉为这位大臣修补脊背。这位大臣在夜里痛得大声喊叫,国王听到他的叫声,就去问他:“你还有什么痛苦呢?我从你背上割了一百两肉,已经还给你十倍的肉,你还不满足吗?为什么还痛苦呢?”旁边的人回答:“大王,如果砍掉一个人的头,即使给他一千个头来作为补偿,也不能使这个人免死;他虽然得到十倍的肉补偿,但他仍然是很痛苦的啊。”

佛教文化——《百喻经》(二十)人说王纵暴喻

那些愚蠢的人也是这样,不考虑将来,只图一时快乐,把痛苦推向大家,盘剥百姓,掠夺财物,还想要消除罪孽,从而得到福报。这就好比国王割下别人脊背上的肉,用别的肉来补救,还希望使人不痛苦一样,这是毫无道理的。

【圆照居士注】这则寓言,对“乐善好施”的企业家们,有提示作用——对员工刻薄或对社会无益,挣了钱去行善求福报,就如同这个国王一样不可理喻。

【文言文】昔有一人,说王过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无理。”王闻是语,即大嗔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信傍佞人,捉一贤臣。仰使剥脊,取百两肉。有人证明此无是语。王心便悔,索千两肉用为补脊。夜中呻唤,甚大苦恼。王闻其声,问言:“何以苦恼?取汝百两,十倍与汝意不足耶?何故苦恼?”傍人答言:“大王如截子头,虽得千头不免子死;虽十倍得肉,不免苦痛。”

愚人亦尔,不畏后世,贪渴现乐,苦切众生,调发百姓,多得财物,望得灭罪,而得福报。譬如彼王,剥人之脊,取人之肉,以余肉补,望使不痛,无有是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