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何诸葛亮就攻不下陈仓?

牟海峰


韩信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到底这一战是韩信指挥还是刘邦指挥,史书一笔带过,存在争议。本文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不影响本文的推进。因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虽然是奇计,其实效果依然有限。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王用韩信计,从故道(陈仓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军败,还走。”又《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

所以,刘邦偷袭陈仓,是被章邯挡住了,要不是赵衍指出一条小道出关,从背后夹击陈仓的章邯,恐怕刘邦要定关中不会那么顺利。当然,并非说韩信失算,毕竟此时是不是统帅还很难说,而且最后还是基于韩信的计谋,取得胜利了。可是,为何诸葛亮走陈仓却失败了?



从汉中出秦岭有四条道,一条是走子午谷,直达长安,却“九曲十八弯”。第二条是走傥骆道出周至,道路难走,河谷纵横,要靠栈道,不利大军行军。第三条是褒斜道出眉县,比骆傥道好点,但是一样要用到栈道。第四条就是从陈仓故道出散关,拿下陈仓区,最适合大军行军,后勤供应。所以,作为“川陕咽喉”的大散关历来就很重要,陈仓作为军事要地,同样重要,章邯能重视,曹魏更加会重视。



所以,早在诸葛亮北伐前,曹操撤出汉中争夺战,就专门留下了蜀汉克星,五子之一的张郃在陈仓驻守,就是怕蜀汉会从此处北伐关中,扩大战果。只是,没有想到关羽从荆州北伐,随后刘备开始走下坡路,就别提北伐的事了。即便如此,张郃作为名将,定会对陈仓的城防进行部署和深化。随后,蜀汉第一次北伐,因为三郡响应,诸葛亮打算顺势隔断关右,所以走更西的路线出街亭。只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走陈仓对蜀汉的意义就更加重大,曹真自然会加强陈仓的防务,于是,曹真让在关西表现优异的郝昭,来镇守陈仓,并修筑内城。



所以,曹真固然有军事才能,却不能以预料到诸葛亮走陈仓道来说明曹真有多厉害,同样,诸葛亮更不是神,攻打陈仓的失败,也是有着很多客观因素的。根据《魏略》记载,诸葛亮本来就知道陈仓城防坚固,后听到是郝昭守城,更是皱起眉头,但是没有办法,总不能就这样撤军吧。因为,蜀汉弱小,诸葛亮总要尝试不同的路线,来展开北伐局面。另外,东吴发动“石亭之战”,陆逊打败了曹休,导致西北军区,包括张郃等部队东下,关中空虚。这大好机会,自然走陈仓道最便利。



然而,陈仓经过张郃,郝昭的修建后,再加上充分的准备,即使郝昭只有一千多人,蜀汉却依然难以攻下。双方还进行了经典的攻防战,郝昭也不亏为防守大师,用火箭射烧云梯,用粗重的石磨砸坏攻城车,蜀汉用井阑车射城,用土填平护城河,郝昭以内城墙拒守等等。二十余天后,诸葛亮只好粮尽退兵,不过却斩了来追击的曹魏将领王双。其实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比第一次北伐形势还恶劣,第一次有战术突然性,又有三郡响应。第二次北伐,三郡已经被平定,曹魏又有防备,并且当年赵衍发现的小道可能因地震断绝。所以,诸葛亮打不下陈仓,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大飞熊骑士


先说村夫二伐的事吧。在此之前村夫给他的哥哥诸葛瑾写了一封信。

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这个出自亮集 可信度很高。走的是绥阳小谷,信里写了“难用行军”。很显然不是带大部队出击的。是带小部队出其不意才走此道。目的就是“不得分兵东行”。就是为了分担东吴的压力。此计可叫围魏救赵?

有人问为和帮东吴分担压力?

那你得问陆逊他在当年九月在石亭对曹休干什么……

要知道占人家便宜,岂能安生?曹睿准备找场子来了,谁知这个南阳村夫突然来了。

《张郃传 》: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

村夫这一来曹魏很紧张!南征基本泡汤了。

这动静搞的很大吧!如果仅仅一个郝昭能挡住蜀军让曹魏无忧,那叫张郃干啥?带着武卫 虎贲的阵势够大了。村夫还在搞一个更大的。

《通典》:太和二年,诸葛亮以数万人攻陈仓,将军郝昭以千人守二十余日,不拔,在今县东三十里故城是。攻郿又不克,在今县东北十五里故郿城是。并今扶风郡县。

怪不得张郃来了,这都到郿县了,曹睿以为村夫玩真格的。不得不叫张郃救援。话说第一次北伐曹真预测到下次蜀军会打陈仓。预测到了还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个人觉得曹真有点失职。

诸葛亮十一月上表二伐,十二月就到陈仓城下打了二十多天撤了,回手掏个王双……

而在次年春天村夫却在武都北部建威堵截郭淮。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三伐。带着陈式出击

诸葛亮传: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后主传: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如果二伐撤退到汉中在补给在去建威都要夏天了!我村夫极有可能没有回汉中。在去武都路上和陈式队伍汇合接受补给然后堵截。

可惜郭淮鼻子灵跑路了。围点打援泡汤了。就这样武都阴平二郡到手。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明为盟友减压围魏救赵,实则声东击西袭取二郡。

这个村夫果然小农意识,无利不起早!一点奉献精神都没有……

南阳村夫:没这两下子,敢和韩信 白起 孙膑 在武庙一起吃冷猪头? 我还是要点脸滴!

说到韩信多多少少被命运关照。在前186年之前今嘉陵江上游与汉江之间的水路是畅通的。

即蜀地与汉中关中陇西是有水路相通的。刘邦走故道北袭关中就利用这条水道。战国时秦楚之战也是因为有这一条水道。如果没有这条水道物资补给是非常困难的。

村夫北伐时嘉陵江上游与汉江已经断绝了。补给困难、兵员不多,自然不易取胜。

为何断绝?因为公元前186年武都大地震了。从此以后出川非常困难……

高后二年,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

《汉书·五行志》: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而所谓定三秦还是刘邦挂帅,韩信虽然拜为大将军,但无兵权,还是个参谋。韩信真正开挂在彭城之战以后。

《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下面:补图一个是韩信北伐一个是村夫北伐。从图看出有何不同就知道原因所在了。韩信北出三秦其实是多路出击,子午、褒斜、陈仓、祁山都有军队在佯动,让章邯找不到主力的军队。

说了这么多,如果认可求个赞再走吧……

此文有什么不对,也请在评论去指教。论史是扬前人之长 避前人之短。 互勉 诸君。






红旗插满世界


因为诸葛亮不是“兵仙”,况且对手的能力不同。

咱们先知道陈仓的位置?陈仓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宝鸡,位于陕西省西部,西与甘肃天水市、清水县相邻。

诸葛亮为了稳操胜券,派大将魏延攻打。但是,魏延一连攻打了好几天,都没打下来,伤亡巨大。魏延没有办法,只好向诸葛亮报告实情,诸葛亮一听,非常生气,差点杀了魏延。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呢?


因为陈仓的位置太重要了。

首先,陈仓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地处秦岭北麓、陇山支脉、黄土高原和渭河地堑交吻区,南、北、西三面环山,如此地形,易守难攻。

其次,陈仓守将郝昭,深通兵法,很会打仗。郝昭身长九尺,猿臂善射,很有谋略。最开始,郝昭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司马懿举荐郝昭镇守陈仓,抵挡蜀军,曹叡于是封郝昭为镇西将军。

诸葛亮命令架起一百多乘云梯攻城,一乘云梯上可以上几十人,周围用木板遮挡,防止敌军射箭。然后,再命令一部分士兵用绳索爬墙上城。而郝昭看到蜀军阵容强大,下令等云梯靠近城墙了,然后向城外射火箭,这样一来,诸葛亮攻城的云梯都着火了,士兵也下不来,烧死了很多,就算有的士兵跳下来,没烧死也摔死了。


诸葛亮见云梯攻城不行,改用冲车攻城,郝昭看见冲车来了,下令士兵把石头凿眼,用绳子穿好飞打,这样,诸葛亮的冲车全被飞石打折了。

诸葛亮见冲车攻城不行,派人运土填城壕,下令晚上挖地道,企图潜入城里,但是,郝昭也有办法,命令士兵在城里横向挖壕沟,截断地道。

就这样,你来我往,一连二十多天,诸葛亮没有成功,拿不下陈仓,无计可施。

后来,诸葛亮因为粮草用尽,无奈退兵,在陈仓道口设伏,斩杀率兵前来追击的魏国大将王双,总算挽回了一点颜面。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前,探知郝昭病重,诸葛亮急忙赶在张郃换防前出兵,郝昭病的呻吟之间,听到蜀军到了城下,急令人上城守把。但因为当时各门都已经起火,城中开始大乱。郝昭听说后大惊而死,陈仓终于被攻破。

诸葛亮也是爱才惜才的,因怜郝昭之死,令其妻小扶灵柩回魏国,以表其忠。


晓乐历史库


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后20多年后。当地发生了一次“武都大地震”

这次地震有多大影响呢?就是韩信在20多年后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跟诸葛一样,是失败的。武都大地震彻底改变了陈仓周围的地形地貌。

详细地形地貌怎么改变我就不说了,地理不是我擅长的。文字说明一两句也说不清楚。仔细看图就行了

这是韩信的用兵图


这是诸葛亮北伐的用兵图

大家发现了没有,同样是从南郑到陈仓,韩信的时期中间多了条河!“暗渡陈仓”的“渡”也说明了韩信攻打陈仓是走了水路的。

而诸葛亮北伐时期,这里是没水路的。

有水路,无论是补给还是运输,都比山路要方便很多。韩信在引开敌军主力后可以快速方便的偷袭陈仓;但诸葛亮做不到,一是补给运输过于困难,二是走山路迁延日久,任何军事计划在长时间实施中都有暴露的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诸葛攻打不下陈仓的原因!!!

<strong>


铯媒体


第一,诸葛亮进攻陈仓,早被曹魏名将曹真料定。提前派郝昭预备坚守。也就是说,你的战略布署,早已被敌将提前料定了,而且准备充足。这仗怎么打?所以说不要光看三国演义说曹真是个草包将军,实际历史上曹真真的不是,而是一位能打仗、料敌于先的将军。曹真与诸葛亮是两位元帅级的战神交战,第一次,曹真派大将张郃,在街亭之战大败诸葛亮派出的马谡,曹真胜;第二次,曹真直接领兵战胜诸葛亮派出的“常胜将军”赵云与邓芝,战斗地点在箕谷;第三次,曹直提前预料诸葛亮再次北伐犯境,必攻陈仓,于是派郝昭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果然诸葛亮派魏延进攻陈仓,魏延攻不下,自己亲自上阵,也没有攻下来。最后粮尽,只好撤兵。诸葛亮十万大兵,却攻不下一千多人坚守的陈仓,这是他一生中最羞辱的一次败仗。

坚守陈仓的人,是原来并不是很出名的一员魏将,名叫郝昭。郝昭深通战法,其谋略并不在诸葛亮之下。从攻城的双方谋略看,显然郝昭更胜诸葛亮一筹。连诸葛亮都不是郝昭的对手,何况魏延呢。诸葛亮的云梯攻城,地道攻城,冲车攻城等谋略皆被郝昭一一破解,最后弄得江郎才尽。最后还是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趁郝昭病重无力反抗时,才攻下陈仓的。



只为你制剧


小编总是拿诸葛亮说事,应该多了解一些真实的历史,通过比较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孔明。千万不要被《三国演义》骗了。

鲁迅先生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近妖而非人,说明小说中的朔造是失败的。但是现实中没有理想中的人物,也就只好自欺欺人在心中美化一个偶像。

个人理解,1孔明是权臣2治国之良相3守成可以,开拓不足4绝非治军之材5没有大的格局6没有自知之明。能够鞠躬尽瘁,忠心为朝廷而非为民。

所以在军事上与韩信相比差的太远。后世文人过分吹棒所以才形成今天之高大全之诸葛亮。


红旗遍世界


历史上基本不会出现两次一模一样的事件,尽管有的人希望发生。守株待兔者抓不到第二只兔子。为什么呢,韩信暗度陈仓的对手是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楚霸王。而诸葛亮遇到深谋远虑的曹操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刘邦在汉中休养生息,而诸葛亮出祁山时,主要兵力已经被“火烧连营”,加上平孟获也消耗不少。再说你研究暗度陈仓,对手肯定也防你暗度陈仓。所以不可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何况马谡失街亭丢了第一阵。


兴海亭


史记中压根没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句话,还定三秦的指挥者是刘邦,刘邦面对的是分裂的三秦,诸葛亮面对的是统一北方的曹氏集团。


az2777


西汉,出兵陈仓胜,刘邦是楚王封关中王,有群众基础,有争夺天下实力;蜀汉,败,实力相差太大,以攻为守的保存国家方法。韩信军事天才,诸葛政治家,二人目的不同。


木林普法


诸葛亮太自信太谨慎不敢冒险不出奇兵,本来用兵之道在于诡也存在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