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幕後統治大清多年,為何不學武則天,自己做皇帝?

中國歷史上,武則天和慈禧這兩個女人,有非常相似的經歷。她們都是皇帝寵愛的妃嬪,又都在陪伴皇帝批閱奏摺期間學習了處置政務的手段。她們都對皇權有很強烈的嚮往,不過最終,她們一個人登基稱帝,號令天下,另一個雖操控了兩代皇帝,掌權40餘年,卻至死也沒有稱帝。她們之間究竟差在哪呢?

慈禧在幕後統治大清多年,為何不學武則天,自己做皇帝?

武則天

慈禧難道不想當皇帝嗎?從她愛權、戀權就能看出,她一定是想坐龍椅的。可是她為什麼甘願垂簾聽政,也不敢堂而皇之的宣佈稱帝呢?多彩認為,這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慈禧個人原因

慈禧做妃嬪時,就表現出了對處理政務的興趣。每次咸豐帝身體不適,都是慈禧代為處理政務,漸漸地她也開始適應了擁有權力的感覺。咸豐去世後,她和慈安一起扶持自己的兒子,當兒子去世後,她又接著扶植新的幼帝。不管誰繼位,慈禧都沒有放鬆掌權的雙手。

慈禧在幕後統治大清多年,為何不學武則天,自己做皇帝?

慈禧

慈禧並不缺乏對權力的嚮往,但是她卻缺少武則天身上那股子魄力和勇氣。

別看李唐有那麼多宗親和大臣反對武則天登基,但是她卻敢重用酷吏,整治那些想推翻自己的人,“正面剛”的強硬態度阻止了可能出現的重重危機。反觀慈禧,她在首次參與皇權爭奪的“辛酉政變”中,是重點利用了奕訢從中周璇,才得以阻止權力流失。慈禧雖然對權力有明確的佔有慾,卻不敢大刀闊斧的打擊反對派,從氣勢上比武則天差了一大截。

慈禧在幕後統治大清多年,為何不學武則天,自己做皇帝?

李治與武則天劇照

此外,武則天登基前有過天后的身份,能與李治並稱為“二聖”,已經觸碰到權力最高點。而慈禧在丈夫去世後,雖然貴為西太后,卻在長達20年的時間中,與正宮太后慈安一同垂簾掌權,並不算專政。在身份上,她也不如武則天那樣“獨一無二”。

第二、社會環境

雖然清是在唐之後的朝代,但是在民風和女性地位上,卻出現了倒退的情況。唐朝時,不論是皇宮女子還是平常百姓,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如果婚姻發生不幸,還可以光明正大的改嫁。就連唐朝公主,也有不少是經歷過二次婚姻的。雖然大臣們一直強調,歷史上沒有女性做皇帝的先例、沒有女性參加祭天的先例,但是在武則天的大力推廣下,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女子可以做官、可以改嫁、可以穿露背露頸的服飾。

慈禧在幕後統治大清多年,為何不學武則天,自己做皇帝?

可清代時,人的思想變得更加謹慎和刻板。對女性要求三從四德,穿衣要從頭到腳捂得嚴嚴實實,更不能容忍女子改嫁。在這樣的背景下,慈禧也不敢打破常規。她不僅沒有去提高女性地位,還大力打擊提倡西學的維新派。不論是慈禧,還是大臣、或是皇親,都不認可女性地位,都認為女性不應該拋頭露面。女人當皇帝?簡直是瘋了!

慈禧在幕後統治大清多年,為何不學武則天,自己做皇帝?

垂簾聽政

慈禧雖然貪權,但內心卻古板守舊,並不認為自己應該像武則天那樣去耀武揚威的做皇帝。不論是從能力、內心還是社會環境來看,慈禧都不具備做皇帝的條件。因此她雖然掌權多年,但是一直以輔佐皇帝的藉口執政,從來不妄想稱帝。

當然了,晚清的中國開始衰敗,受到內憂外患的侵擾,或許也是慈禧不願去爭皇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