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歷史: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

新航路開闢以後,大西洋上的島國英國因為地處美洲和歐洲大陸之間,所以發展得很快,出現了很多資產階級新貴族(靠經營工商業致富的貴族)。但以國王查理一世為代表的封建勢力還想維持落後的封建統治,瘋狂搜刮資產階級的錢財,激起了資產階級的強烈不滿。由資產階級組成的議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計限制國王的權力,但國王對議會根本不屑一顧,議會和國王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

話說歷史: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

1640年10月,議會突然逮捕了國王查理一世的兩個親信斯特拉夫伯爵和羅德大主教,並判處他們死刑。查理一世得知後,大發雷霆。第二天,查理一世帶著衛隊衝進議會,對議會首領說:“我以國王的身份命令你們立即釋放斯特拉夫伯爵和羅德大主教!”“這根本不可能!”議會首領的態度也很強硬,很多議員圍了上來,向國王提出抗議。查理一世見勢不妙,趕緊逃出了議會。

話說歷史: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

1640年11月,為了籌措軍費鎮壓蘇格蘭人的起義,查理一世被迫召開議會,企圖通過新的徵稅法案。議員們不但沒有通過法案,反而趁機提出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力。這一要求得到了廣大工商業者、市民農民的支持。查理一世惱羞成怒,親自率領衛隊闖進議會準備逮捕最激烈的5名議員。但這5名議員早已聽到了風聲,躲了起來,查環y世撲了個空。第二天,查理一世下令全城搜捕,但國王的衛隊遭至人民的阻攔,倫敦周圍農村的農民也紛紛進城,表示擁護議會,連心敦市長也反對逮捕這5名議員,查理一世在倫敦陷入了孤立。

話說歷史: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

幾天以後,查理一世逃出了倫敦,來到了英格蘭北部的約克都,準備糾集忠於自己的軍隊,討伐議會。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率領軍隊在諾丁漢升起了軍旗,正式宣佈討伐議會。

消息傳到倫敦後,議會慌忙組織軍隊抵抗。當時英格蘭北部和西部的封建貴族擁護國王,參加了國王軍。而在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包括倫敦在內的英格蘭東南部,很多資產階級新貴族、市民和農民都表示擁護議會。內戰開始後,由於國王軍訓練有素,臨時拼湊起來的議會軍接連戰敗,國王軍一直打到到離倫敦很近的牛津。倫敦城內的議員們亂成一團,有的主張堅決抵抗,有的主張逃跑,有的主張和國王議和。這時議會軍統帥克倫威爾挺身而出,強烈譴責逃跑和議和的人主張同國王軍決戰,早已沒有主意的議員們只好表示同意。

話說歷史: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

克倫威爾是一個新貴族的兒子。內戰爆發後,他招募了60名農民組成了騎兵,加入了議會軍同國王軍作戰。由於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屢建戰功,人數也不斷增加,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議會軍廣大官兵的擁護,克倫威爾也成了議會軍的統帥。

1644年7月的一個傍晚,在約克城西郊的馬斯頓草原,國王軍和議會軍展開了決戰。國王軍有1.1萬名步兵和7000名騎兵,議會軍有2萬名步兵和7000名騎兵。國王軍的統帥魯波特望著黑壓壓的議會軍,問侍從:“克倫威爾也來了嗎?”侍從說:“是的,他來了。”魯波特聽了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因為他知道克倫威爾能征善戰,再加上議會軍人數比國王軍多,這場仗很難取勝。正當他準備去吃晚飯的時候,議會軍分三路,吶喊著向國王軍發起了衝鋒,這是魯波特始料不及的,他慌忙部署軍隊迎戰。在他的指揮下,國王軍打退了議會軍的左翼。就在這時,克倫威爾率領著精銳騎兵向魯波特殺來。魯波特嚇得掉轉馬頭,狼狽逃走了。國王軍頓時大亂,議會軍趁機發起總攻,國王軍大敗。第二年夏天,議會軍抓住了查理一世。但他很快逃了出來,又發動第二次內戰,結果又被打敗,再次成為俘虜。

話說歷史: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

1649年1月30日,倫敦法庭宣佈查理一世是“暴君、叛徒、殺人犯和人民公敵”,宣佈對他處以死刑。一身黑衣的查理一世早已沒有的昔日趾高氣揚的模樣,他臉色蒼白,目光呆滯,渾身顫抖。劊子手舉起手中鋒利的斧頭向查理一世的脖子用力砍去,查理一世的頭顱滾落到地上,沾滿了泥水,人民發出一陣歡呼。此後,英國成立了共和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