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盛世”等於“番薯盛世”,沒搞錯吧?

這幾年有關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時期的宮廷劇層出不窮,大概和被稱為“康乾盛世”或者“康雍乾盛世”有關,封建王朝尤其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鼎盛,也有人稱為“乾隆盛世”。據考證是乾隆時期的清朝官員遺老稱其為盛世,現代最早使用“康乾盛世”一詞的是鄧拓,在《論紅樓夢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意義》中提及。

“康雍乾盛世”等於“番薯盛世”,沒搞錯吧?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提法,把“康乾盛世”稱為“番薯盛世”,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小編認為這是無限擴大這一農作物的歷史作用。

每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伊始,首先考慮前一個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大明王朝滅亡主要是明末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農民起義的主因就是大批的農民沒有糧食生存,憤而起義,最終在多重因素下明朝滅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批的農民沒飯吃,糧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造成明朝北方和西北地區嚴重的糧食短缺的原因,現代氣象科學家(包括國際和國內)考據認為,明末清初時期長達幾十年的“小冰河時期”,導致中國很多地區乾旱,大規模糧食減產絕產。這個原因在那個時期被稱為“天罰”或者“天不佑明”。

“康雍乾盛世”等於“番薯盛世”,沒搞錯吧?

“康雍乾”時期之所以被稱為“盛世”,大部分認為是:

1.開疆擴土:國土面積從明朝的920萬平方公里擴展到1300萬平方公里;

2.內憂外患盡除,人民安居樂業;

3.人口增加:從清初期1.5億到乾隆末期達到將近3億人口,

4.經濟也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耕地面積也從7.9億畝增加到11-12億畝。

解決人民穩定和人口增加主要取決於糧食的總量,而糧食總量和增量取決於耕地數量農作物的產量以及配套的相應的政府政策。

明末時期我國已經引進了幾十種原產於美洲的農作物,一般考證認為是從美洲傳播到菲律賓,再從菲律賓傳播到中國。

筆者認為在“康雍乾”時期糧食作物起到增量作用的主要有四種,而並非單純的番薯。它們分別是:

番薯、馬鈴薯、南瓜和玉米

“康雍乾盛世”等於“番薯盛世”,沒搞錯吧?

這四個農作物,產量相比於中國原產的大米、小米和小麥有了數倍甚至10倍以上的增長。

(1.南瓜畝產3000斤左右;2.番薯畝產3000-5000斤;3.馬鈴薯畝產2000-3000斤;4.玉米1000-1500斤。受限於當時的育種栽培產量有相當程度的減少。)

玉米可以和小麥、小米等作物進行間作,南瓜、地瓜和馬鈴薯對土地貧瘠度的要求也不高。依靠清政府大力推進,這些農作物從南方引種到北方,從平原推進到山區,種植在房前屋後,快速解決了老百姓的糧食問題。

清乾隆時期還編纂了綜合性農書《授時通考》,以教授引導老百姓耕作。俗語講“民意食為天”,糧安則國泰民安。

“康雍乾盛世”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體現,有多重因素決定,糧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人口也不可能因為單一的一種農作物而稱為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