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照居士注《百喻经》26.人效王眼瞤喻

【白话文】从前有一个人,想得到国王的赏识,便问别人说:“怎样才能得到国王的赏识呢?”有人就告诉他说:“如果想得到国王的赏识,你就必须时时效仿国王的举止。”这个人随即来到国王的住所,恰巧看见国王在眨巴眼睛,他便立即仿效国王不停地眨眼。国王问道:“你是生眼病了还是受风寒了呢?为什么不停地眨眼?”他回答国王说:“我的眼没病,也不曾受风,只是想得到国王您的赏识,刚看到国王您在眨眼睛,所以我故意仿效国王您啊。”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26.人效王眼瞤喻

国王听了这话,怒目圆睁,立即叫人对他施加各种刑罚,并下令把他赶出国门。世上有的人也是这样。他们想要亲近佛陀,以求得到佛的教诲,使自己的道行增长。虽然他们已经亲近了佛陀,却又不能理解佛为了众生,有意提供了各种各样很容易掌握佛法的方便之门,为此难免会有一些不当之处。有的佛徒在聆听如来佛讲解佛教教义时,听见有的说教前后不一致,就对佛陀讥讽诋毁,故意仿效佛教的种种不足之处。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他们在佛学的义理中,不但没有得到利益,反而有可能堕落到三恶道中。这样的人就好像仿效国王眨眼,最终被逐出国门的人一样可笑。

【圆照居士注】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佛在世时,根据不同根基的人讲不同的法,故后世有大乘、小乘之分。我们看到的佛经是经过三次大规模集结,经过不同的流转渠道,不同译师翻译后的结果。又经过许多宗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又有阐释,难免在一些细枝末节有不一致地方。释迦牟尼佛预见到了这些问题,故制订了四依法(或四依四不依),为: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出自【大般涅槃经卷第六】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解释这种现象:上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时,老师会教给我们“减法只能大的数减小的数”,到了初中就教我们“小的数减大的数得负数”了;在初中,老师说“根号内只能是非负数”,到了高中,老师又讲了虚数;中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后来又知道“黎曼几何”并不承认平行线的存在。——老师也是在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力讲不同的法。回过头来,我们也不会去指责当年的数学老师解答问题时为什么不够严谨,因为如果用严谨的语言,大部分学生可能当时都会听不懂。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初中,发现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讲的不一样,就此争论不休,而荒废了学业,只停留在初中阶段,就不会学习到还有“虚数”,那就像这则寓言中的愚人一样了。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26.人效王眼瞤喻

【文言文】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効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瞤,便効王瞤。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著风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风,欲得王意,见王眼瞤,故効王也。”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世人亦尔。于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如来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缺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効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如彼愚人,亦复如是。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26.人效王眼瞤喻

(《百喻经》,是古印度高僧伽斯那编撰而成的一部教诫类经书。据说素材取自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南朝萧齐永明年间,求那毗地把《百喻经》译成文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