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百喻经》(一八)就楼磨刀喻

【白话文】从前有一个人,非常穷苦。他给国王当了多年的差使,弄得身体很瘦弱。国王看到,觉得他很可怜,就赏给他一头死骆驼。

这个穷人得到这匹死骆驼,打算给它剥皮,可是嫌刀子太钝,到处找磨刀石来磨刀。后来在楼上找到,于是磨快了刀子,下楼来剥皮。这样反复上楼下楼往来磨刀,他感到实在太累了,担心这样数次后他一定会爬不动楼梯。于是就把骆驼吊上楼去,就着石头磨刀。一时间,被大家讥笑。

佛教文化——《百喻经》(一八)就楼磨刀喻

这好像那些蠢人,不守清规专做犯戒的事,用各种手段牟取钱财,再用这些钱来做好事,希望可以得到升天的好报。这就像为了磨刀的方便把骆驼吊上楼去,气力花了不少,但得到的方便却不多。

【圆照居士注】

如果把骆驼比作工作中的困难,把磨刀石比作提高工作技能,那么我们一般不应让工作中的困难去适应我们的工作技巧,最好是让我们的技能去适应工作中的困难——显然,把磨刀石搬到骆驼旁边是首选。

犯戒得财求福报,就如同把骆驼搬上楼求方便一样不可取。首选是提高自身的赚钱能力来求福报,就像是在骆驼边放一块磨刀石磨刀一样。

佛教文化——《百喻经》(一八)就楼磨刀喻

【原文】昔有一人,贫穷困苦,为王作事。日月经久,身体赢瘦。王见怜愍,赐一死驼。

贫人得已,即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来下而剥。如是数数往来磨刀,后转劳苦,惮不能数上,悬驼上楼,就石磨刀。深为众人之所嗤笑。

犹如愚人,毁破禁戒,多取钱财,以用修福,望得生天。如悬驼上楼磨刀,用功甚多,所得甚少。

佛教文化——《百喻经》(一八)就楼磨刀喻

(《百喻经》,是古印度高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撷取素材编撰而成的一部教诫类经书。南朝萧齐永明年间,求那毗地把《百喻经》译成文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