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你該學學清朝人如何“瞧不起外國人”

今天,D&G在中國真是徹底“火災了”。

“火災”導火線起於“D&G”在18日發佈一條名為“起筷吃飯”的廣告視頻。該廣告是為其今晚的中國大秀“The Great Show”助熱。然而視頻尷尬的配詞,模特使用筷子吃披薩時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被網友質疑----存在歧視中國傳統文化,刻意醜化中國人物的嫌疑。

D&G,你該學學清朝人如何“瞧不起外國人”

“火災”擴散點則是由於“D&G”設計師對網友關於該廣告的不滿大罵出口,並公然辱華。網友將聊天記錄截圖發佈至微博曝光,引發巨大的輿論風波。

眾多原本要出席今晚“D&G”秀的明星、模特紛紛微博發聲,以熱愛中國之名,拒絕參加大秀活動。共青團中央、新華網、中國日報紛紛發聲:勿自取其辱!

一時間,火勢兇猛,難以控制。

“D&G”官方賬號企圖用“賬號被盜”工具滅火,卻無異於火上澆油,更加激化矛盾,亦被稱為“年度最愚蠢公關”。

火海之下,寸草不生。剛剛,該品牌在官微上宣佈“D&G”上海大秀取消了。其在未來中國市場的災後重建工作,一片迷茫。

有業界人士表示,Dolce & Gabbana應該凸顯的是文化差異而不是文化差距,若真的想要立足國際市場,就要對各國文化具備最起碼的尊重和了解。

通俗來講,就是不要既想賺別人的錢,又看不起TA這個人。

不過,如果“D&G”依舊想保持其傲慢和極端的做法,不如學學當年的清政府如何“瞧不起外國人”。

用規矩壓你:

俄羅斯在當時應該是歐洲國家中最兇猛殘忍的國家了,這從中國人對其稱呼為【羅剎】可見一斑。【羅剎】,佛教中指食人肉的惡鬼。

即便如此,沙皇當時派使團赴北京探訪這個神秘國度的情形時,三度被拒絕陛見。第一次是因為沒帶貢品;第二次是因為拒絕行磕頭禮,禮物被直接退回;第三次還是拒絕按規矩行禮,與禮部僵持二十六天後最終做了讓步,方得康熙設宴招待。

D&G,你該學學清朝人如何“瞧不起外國人”

這裡講人權講平等講外交禮儀了嗎?擺明沒有,就是高姿態看人----左看右看都瞧不起。

以德懷包容你

瞧不起外國人並不是當時清朝皇帝官員的特權,甚至當時平民百姓販夫走卒都是瞧不起那些歐洲人的。他們把這些外國人統稱為“蠻夷”,不講文明,未開化完全。當然這和當時在華外國商人自身的行為舉止關係極大。

當時能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大多是些追逐利益的冒險家和一些沒什麼文化的粗人,他們的表現很不體面,舉止粗魯放肆。因此很是被中國人瞧不起。

中國雖然不歡迎他們,但還是包容下來,主要是想利用他們來體現皇帝“招攜以禮,以德懷遠”,展示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氣度。

賺你們的錢那是不情願

1793英國大使馬戈爾尼訪華請求通商,乾隆皇帝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斷然拒接。自給自足的中國人簡直有傲視一切資本主義的資本。

D&G,你該學學清朝人如何“瞧不起外國人”

這,才是瞧不起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於禮:哪怕我內心瞧不起你,我表面仍高姿態包容款待你。

於錢:我既不想賺你的錢,你又賺不了我的錢。

於場:決不能慫。

而“D&G”則是,連表面上的尊重也不願給,卻還想賺你的錢,但一想到以後很可能賺不到你的錢了,就亂了陣腳,給出了糟糕的公關。怪不得會引發如此大的反對聲討浪潮。

但是,無論是哪種方式的“瞧不起”,最後的結局其實都如同大清帝國,終將被淘汰。

作為已經成立33年的奢侈品牌,三十而立,也該成熟一點,好好思考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