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嚼的饃才香?未必

自己嚼的饃才香?未必

圖片源自網絡

昨天,看到張佳瑋的一篇文章《 》,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聖人說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許多人大概都有類似經驗吧?自己思考了許多許多,自覺心得深邃無比;結果一查一讀,發現自己思考過的,前人已經想過了,而且說得透透的。讀一本書,反覆思索,隱約有些心得;但偶爾看其他名家的筆記評述,發現“哎還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啊”,忽然間豁然開朗了?所以多讀書,比悶頭想,效率更高。於是有閱讀習慣的人,有任何想法時,會更傾向於汲取大量信息,而非直覺或一時的感受,來支持自己的想法。

這段話如果我早些年看到,可能會少走很多彎路。

我,或者說很多人,都對學習這件事情有誤解,認為只有我自己琢磨出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認為只有我自己思考出來的東西才更有意義,否則都是拾人牙慧。

其實不然。

小茗同學剛出生的時候,還比較流行用QQ,朋友們之間經常相互比較誰的Q齡長,誰的級別更高。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替小茗申請了QQ號,說要讓他將來在和小夥伴們比拼Q齡時完勝。

我有個孩子大一點的同學批評我:“自己嚼的饃才香,你都替他申請好了,他將來怎麼學習?我家孩子我啥都讓他自己摸索。”

我當時心裡不服氣她的觀點,但由於那時的我思維簡單語言匱乏,竟找不出話來反駁她。

現在再看,她這種觀點,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全對,要分情況。

如果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探索能力為目的,很多事情確實需要孩子親自動手去嘗試;但生活中很多東西、物品、道理、知識......我們是拿來直接使用的。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本著讓孩子(成年人也是)自己摸索的意願出發,那根本沒法生活了:吃碗米飯,得先找塊地自己播種自己收割自己舂米自己煮熟然後才能吃;用個冰箱,得先學會自己發電,再學會自己製冷,然後自己再造一個冰箱......如此,學生也別去學校了,都待家裡自個兒琢磨新知識吧,老師教授的知識也都是前人總結的。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人類所有的文明,都是歷史貢獻的,我們現在生活中使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的,而且,術業有專攻,分工明細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再回想前幾年發生的那件事情,同學說讓孩子自己摸索,從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上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我當時只是想讓小茗擁有一個Q齡較長的QQ號,只是想讓他享受這個“成果”。以後想鍛鍊他自己申請QQ號這一套程序,很簡單,再讓他摸索一遍就行了。

我和同學完全是不同的目的,就好比,我們可能會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他們瞭解賺錢的套路,鼓勵他們暑假去做一些勤工儉學掙一些零花錢,但大部分人最後還是會將自己大筆的財產留給孩子,讓他直接繼承這個實實在在的東西,是一個道理。他所擁有的、使用的,不一定非要全部是他自己親手掙的。

學知識也是一個道理,遇到事情自己苦苦思索,不如去找一兩本相關的書來看一看,可能就豁然開朗了。

人類文明的進步,有幾個明顯的節點,都與知識傳播速度的加劇密不可分:一個是文字的發明,一個是印刷術的推廣,還有就是現在互聯網的普及。

可見,我們要想進步快,還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抱著“只有自己嚼的饃才香”的理念,可能會喪失很多品嚐其他美食的機會。


自己嚼的饃才香?未必

圖片源自網絡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書中的有些觀點和我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而我自己不知道瞎琢磨了多久才有這點模糊的想法。心想如果早一點接觸到這本書,不知道可以節約多少時間。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感慨。

這本書也有些觀點顛覆了我的常識,但其背後都有紮實的理論根基和大量的實證數據,讓人覺得可信可用。所以在看的過程中我就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了幾次,這兩天準備好好寫一寫自己的閱讀體驗。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中,糾正了我們很多對“學生是怎樣學習”的認知上的誤區,展示了許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寫給老師的書。但我個人覺得,對於我等視終身學習為己任的非教職人員來說,瞭解了學習過程中人會有的心理,對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

這本書我是在郝景芳的《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看到推薦後買的,郝景芳是我很喜歡的作家,她的《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也是一本超級棒的書。經常有朋友不知道看什麼書,我的經驗就是看靠譜的人推薦的。你喜歡的哪個作家、你佩服的哪個人,他推薦的書,一般不會差到哪裡去。

PS:《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二手書在京東已經炒到了一兩百一本,我是在淘寶花十幾塊錢買的,大概率是盜版,但除了紙張有些軟,其他沒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