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嚼的馍才香?未必

自己嚼的馍才香?未必

图片源自网络

昨天,看到张佳玮的一篇文章《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圣人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许多人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吧?自己思考了许多许多,自觉心得深邃无比;结果一查一读,发现自己思考过的,前人已经想过了,而且说得透透的。读一本书,反复思索,隐约有些心得;但偶尔看其他名家的笔记评述,发现“哎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啊”,忽然间豁然开朗了?所以多读书,比闷头想,效率更高。于是有阅读习惯的人,有任何想法时,会更倾向于汲取大量信息,而非直觉或一时的感受,来支持自己的想法。

这段话如果我早些年看到,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或者说很多人,都对学习这件事情有误解,认为只有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认为只有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才更有意义,否则都是拾人牙慧。

其实不然。

小茗同学刚出生的时候,还比较流行用QQ,朋友们之间经常相互比较谁的Q龄长,谁的级别更高。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替小茗申请了QQ号,说要让他将来在和小伙伴们比拼Q龄时完胜。

我有个孩子大一点的同学批评我:“自己嚼的馍才香,你都替他申请好了,他将来怎么学习?我家孩子我啥都让他自己摸索。”

我当时心里不服气她的观点,但由于那时的我思维简单语言匮乏,竟找不出话来反驳她。

现在再看,她这种观点,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要分情况。

如果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为目的,很多事情确实需要孩子亲自动手去尝试;但生活中很多东西、物品、道理、知识......我们是拿来直接使用的。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本着让孩子(成年人也是)自己摸索的意愿出发,那根本没法生活了:吃碗米饭,得先找块地自己播种自己收割自己舂米自己煮熟然后才能吃;用个冰箱,得先学会自己发电,再学会自己制冷,然后自己再造一个冰箱......如此,学生也别去学校了,都待家里自个儿琢磨新知识吧,老师教授的知识也都是前人总结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类所有的文明,都是历史贡献的,我们现在生活中使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而且,术业有专攻,分工明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再回想前几年发生的那件事情,同学说让孩子自己摸索,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上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我当时只是想让小茗拥有一个Q龄较长的QQ号,只是想让他享受这个“成果”。以后想锻炼他自己申请QQ号这一套程序,很简单,再让他摸索一遍就行了。

我和同学完全是不同的目的,就好比,我们可能会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了解赚钱的套路,鼓励他们暑假去做一些勤工俭学挣一些零花钱,但大部分人最后还是会将自己大笔的财产留给孩子,让他直接继承这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一个道理。他所拥有的、使用的,不一定非要全部是他自己亲手挣的。

学知识也是一个道理,遇到事情自己苦苦思索,不如去找一两本相关的书来看一看,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几个明显的节点,都与知识传播速度的加剧密不可分:一个是文字的发明,一个是印刷术的推广,还有就是现在互联网的普及。

可见,我们要想进步快,还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抱着“只有自己嚼的馍才香”的理念,可能会丧失很多品尝其他美食的机会。


自己嚼的馍才香?未必

图片源自网络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书中的有些观点和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而我自己不知道瞎琢磨了多久才有这点模糊的想法。心想如果早一点接触到这本书,不知道可以节约多少时间。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感慨。

这本书也有些观点颠覆了我的常识,但其背后都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大量的实证数据,让人觉得可信可用。所以在看的过程中我就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了几次,这两天准备好好写一写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中,纠正了我们很多对“学生是怎样学习”的认知上的误区,展示了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写给老师的书。但我个人觉得,对于我等视终身学习为己任的非教职人员来说,了解了学习过程中人会有的心理,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本书我是在郝景芳的《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看到推荐后买的,郝景芳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她的《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也是一本超级棒的书。经常有朋友不知道看什么书,我的经验就是看靠谱的人推荐的。你喜欢的哪个作家、你佩服的哪个人,他推荐的书,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PS:《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二手书在京东已经炒到了一两百一本,我是在淘宝花十几块钱买的,大概率是盗版,但除了纸张有些软,其他没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