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導語: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遭遇“寒冬”。持樂觀態度的東風日產,紮實奮鬥、穩健經營,向陽而生、逆勢上揚,持續創造佳績,努力做到“不負時代不負卿”。

“時間再一次證明,東風日產的優秀,一如既往!”

2018年,“寒冬”、“負增長”作為中國汽車市場年度熱詞,屢屢被提及。

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乘用車市場銷量2235.1萬輛,同比下跌5.8%,車市28年來首次負增長落地。

儘管市場寒氣逼人,但是不能否認,2018年依然是精彩紛呈的一年:新四化深入人心、新技術不斷突破、新物種不斷誕生、新消費風起雲湧……

冬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過冬的本事。在中國主流合資車企中,東風日產連續第四年銷量突破百萬輛,終端銷量1166696輛,同比增長3.9%,批發1169042輛,同比增長5.2%,強勢跑贏大盤,再創歷史新高。同時,東風日產成立15年來,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大關,刷新行業達成速度,成為行業新標杆。

幾天前,東風日產發表了2019新年寄語《越過山丘,前路更加遼闊》,傳播甚廣。新年寄語中,東風日產用“時間再一次證明,東風日產的優秀,一如既往!”總結了2018年東風日產的表現。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關於怎樣實現“寒冬中增長”,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昊表示:“過去15年,東風日產在定位、節奏、力度、執行這四個層面有效的把控和嚴格的管理,塑造了強大的體系力。同時,東風日產保持穩健成長,不在於團隊有多聰明,而在於團隊非常勤奮,定下一個目標,傻傻的執行,堅持到最後就比別人稍微快一點。”

“邁小步,不停步”,執著向前,讓東風日產不斷抓住行業發展的“小趨勢”。面向新產品、新技術、新機遇、新挑戰,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埃爾頓·谷碩表示:“勝利從來不會自動向我們走來,我們必須自己走向下一個勝利。”

陳昊副總經理也在新年寄語中表示:“今天我們在時光的洪流中拋下一個錨點,明晰自己的座標和使命。日月星辰,大江大河,將是我們初心不改、執著向前的見證。”

608個字的新年寄語,雖簡短卻有力,將東風日產對“人·車·生活”的熱愛、不負時代的情懷,以及引領未來出行潮流的信念,一一呈現。

其實,如同勳章的背面總是坑坑窪窪,東風日產過去15年快速發展的光鮮業績下,同樣隱藏著許多難以忘懷的故事。

2003年東風日產開局之年,當年投產、當年銷售、當年收益,銷量達到6.5萬輛,可謂一帆風順。可是2004年,市場環境變化,導致中日雙方股東間矛盾顯現,工廠停產修整一個月。2005年,《東風日產行動綱領》出臺,樹立了“一個團隊、一個信念、一種聲音”的行動理念,實現了“從合資、合心到合力”的跨越,東風日產再度起飛。

以《東風日產行動綱領》為指引,核心,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企業“融合文化”,深入人心的“快樂文化”、“做事文化”和“創新文化”,一直在東風日產內部延續,引領東風日產人同心協力謀求發展,對東風日產的持續、穩健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回顧過去15年風雨兼程,東風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趙書良感慨很深:“熟悉東風日產的人都知道,公司成立15年來,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最終都走過來來了。這一切攻堅克難的勇氣,都成為了東風日產骨子裡最寶貴的基因,最終凝聚成強大的體系實力。”也正是在東風日產公司黨委政治擔當、改革擔當、發展擔當、人文擔當、廉潔擔當、共享擔當的“六擔當”黨建格局下,把黨的先進性成功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先進性,開創了合資企業從“合資”到“合心”、從“合心”到“合力”、從“合力”到“合贏”的聚合發展新路,才能打造東風日產高速發展的“合”心競爭力,創造“東風日產速度”。

雙核為基,夯實全價值鏈體系

應對汽車產業變革,東風日產將“文化傳承”和“技術創新”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驅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當日歷翻過2018年12月31日,東風日產再一次創造了企業新紀錄。而且,東風日產的逆市增長,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長,更表現在質量的提升。2018年,承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發佈的“TRIPLE ONE”中期事業計劃,東風日產提出“到2022年,挑戰合資品牌TOP3”的事業計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文化傳承”和“技術創新”雙核驅動下,東風日產在產品佈局、技術創新、整合營銷等方面全力推進,不僅實現高質量增長,而且品牌影響力也顯著提升。

在東風日產看來,“文化”是企業發展的軟實力,“技術”是企業面向市場的硬實力,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文化傳承方面,東風日產秉持“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的企業使命、“經營質量比規模更重要”的經營哲學、“領先半步”的競爭策略、“崇尚挑戰、渴望成功”的做事文化,以及“互相信賴、彼此欣賞”的快樂文化,形成“融合創變”的文化基因。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東風日產還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公平公正的人才培育、評價和成長髮展體系,培養包括經營者、職業管理者、技術專家、技能員在內的核心隊伍,選拔潛力突出的青年人才,建立“基礎人才池”。

“在東風日產,員工就是一顆顆珍珠,用文化的細線串起後,便有了這15年的成就與榮光。”趙書良書記表示。

在塑造先進的企業文化這一軟實力時,東風日產也非常注重技術研發和製造體系的建設。

技術研發領域,東風日產自主研發能力持續增強,已經具備反哺日產全球的能力。東風日產技術中心是日產汽車公司在全球第四個具有同等研發平臺的技術中心,從開始的70多人,發展至今已擁有1300多人的技術團隊,研發能力實現了從國產化階段到共同、自主開發階段再到創新開發階段的提升,實現了以中國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自主開發,引領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技術革新。

在生產製造領域,東風日產力求打造一流製造體系,整車工廠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ABM)工廠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實現8年6冠,發動機工廠則實現了5連冠。2016年投入使用的國內首創的“整建制”先進工程技術中心,肩負起創建新型智能綠色工廠、產品同期開發、研究探索東風日產生產方式等三大職能。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研發和製造實力的提升,讓東風日產變得底氣更足。2018年,東風日產正式導入日產智行戰略,以“日產智行”為核心,推進技術創新,讓車成為人類會思考、會呼吸、會溝通的夥伴,以技術驅動全產業鏈的升級與創新。

“日產智行是賦予汽車生命和智慧的智能中樞,讓汽車成為會思考、會呼吸、會溝通的智行夥伴,未來將以全新的速度、廣度和深度,融入人們的出行生活,Move people to a better world。”埃爾頓·谷碩總經理對日產智行給出了頗為形象的定義。

顯然,歷經15年鍛造的產品、技術、製造、營銷等各個板塊,經受住各種考驗,合力日益突顯,構建起東風日產獨有的全價值鏈體系競爭力,對於日產智行戰略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將助力東風日產由製造型企業向科技服務型企業轉型的步伐。

平衡為道,完善產品佈局

“強基聚力、夯實體系,東風日產在產品、渠道、用戶服務三個層面達成平衡,推動東風日產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從2003年到2015年,東風日產相繼完成了“2的三次方”、“1的三次方”和“新中期”三個事業計劃,行業排名從TOP10提升至TOP7,再到TOP4,躋身乘用車第一集團,期間投放了12款車型,產品佈局日益完善。

作為國內較早引入SUV車型的合資車企,東風日產不僅趕上了中國SUV消費蓬勃發展的小時代,還在中國車市發展的大時代中實現轎車和SUV的均衡發展。2018年,東風日產轎車銷量貢獻約佔6成,SUV約佔4成,產品結構均衡、組合豐富,體系實力明顯。

“除了強大的產品體系力,東風日產完善的產品佈局更難能可貴。目前SUV和轎車發展上相對均衡。未來我們仍將持續豐富產品組合,塑造更強的產品體系實力。”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市場銷售總部總部長辛宇表示。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2018年是東風日產智能化、電動化元年。東風日產發佈了主流合資車企中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行+”車聯繫統發佈,率先搭載於勁客智聯版上;主流合資車企中的首款純電動車“軒逸·純電”,也於2018年9月底上市。

技術方面,NISSAN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ProPILOT智控領航、VC-TURBO智控引擎、Zero Emission等領先技術在各主力車型的部署和搭載,再次引領行業技術潮流。產品方面,東風日產還導入了20萬級專業越野SUV途達、中高級旗艦轎車第七代天籟ALTIMA,展現東風日產的產品硬實力。

東風日產在“此刻,改變一切”為主題的日產智行之夜暨第七代天籟ALTIMA上市發佈會上公佈了“日產智行2022導入計劃”,明確技術導入和產品付現路線圖,按照計劃,至2022年,東風日產將共計投放10款智行車型,進一步夯實未來的產品佈局。

“未來,除了要優化轎車與SUV車型的結構佔比外,還要提升新能源車、網聯車的銷售佔比,東風日產將以日產智行為核心,積極佈局智能動力、智能駕駛、智能互聯,致力於成為智能汽車生活引領者。”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市場銷售總部張繼輝副總部長表示。

體驗為先,深化品牌認知

站在百萬之巔的東風日產,以“智者”的形象發出了“人間煙火處,誰賞天籟長音?”的邀請。

2018年12月18日的日產智行之夜暨第七代天籟ALTIMA上市發佈會正式開始之前,東風日產邀請媒體先行感受了沉浸式、科技感、藝術範完美融合的日產智行互動體驗區——靈·隱 智界,引發了媒體熱議。

“科技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好。怎樣以更生動的方式將這些科技的原理溫暖地呈現給大家,這是一個課題。嘗試用藝術的方式來詮釋日產智行,讓大家更好地體驗,這是我們的初衷。”辛宇總部長表示。

其實,作為體驗營銷的先行者,東風日產一直在嘗試通過先進的科技體驗裝置和虛擬現實技術,以可知、可感、可觸的沉浸式體驗,打造科技化、智能化、互動化的社交場所。

通過打造日產智行體驗營、品牌體驗館、城市展廳三大品牌陣地,以及線上展廳、VR展廳等,東風日產在場景化體驗方面實現創新突破。2018年,東風日產完成了100家日產智行城市展廳的升級改造,並在34家城市專營店建立EV專區,向消費者持續傳遞未來智能化的出行生活。未來,東風日產將加快步伐,以每年3-6家的速度,輻射更多城市;專營店形象煥新升級,科技化體驗設備配置,以及2000多家運營站,將讓更多消費者近距離感受日產智行的魅力。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除了場景式體驗,東風日產在內容營銷方面也在不斷突破,與體育、音樂、文化、綜藝等結緣,開啟多元化跨界營銷。2018年,東風日產除了與NBA、歐冠、成都國際馬拉松等繼續合作外,還發起“未來之星”籃球挑戰賽,攜手《豪門盛宴》、《熱血街舞團》、《丹行道》、《時間的朋友》、《曉說》等熱門綜藝,吸引年輕人關注、體驗和分享。

此外,東風日產還打造了“發現樓蘭發現美”、“尋找未知的自己”、“奇駿勇闖無人區”、“SUV全境挑戰賽”、“藍鳥潮物大賽”等一系列品牌IP,與消費者在不同圈層中展開互動,提升東風日產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共贏為綱,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

“經銷商收益和消費者滿意,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一些經銷商度日艱難。東風日產的經銷商繼續保持2017年的盈利水平,溫暖過冬。

在東風日產看來,廠商與經銷商一起,建設全觸點、全價值的服務鏈,在廠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之間,圍繞汽車產品與服務的全新的商業閉環正在形成。

“我們要構建廠商、經銷商、消費者三者平等、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陳昊副總經理表示。可以說,只有做到經銷商真正有收益、消費者真正滿意,主機廠才能過上好日子。

“車市的寒流如何,加稅還是加息,這些不是我們考慮的。重要的是怎樣錘鍊內功,和經銷商夥伴共同來打造這個基礎。把基礎做牢,然後搶佔更多的份額,這才是目前我們要做的。”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市場銷售總部副總部長張繼輝表示。

在制度方面,東風日產通過經銷商收益管理委員會、經銷商戰略顧問委員會、G3投資人會議、DAB經銷商諮詢委員會等,保持廠商和經銷商之間良性互動。同時,東風日產建立銷售市場顧問委員會、售後顧問委員會等,就商務政策、客戶維繫、滿意度提升等展開順暢交流。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在行動方面,東風日產改革營銷體系,簡化商務政策,把資源充分下放到前線,讓聽得見炮火聲的人直接決策。建立完善的廠商一體化溝通機制,使得東風日產和經銷商夥伴之間真正做到了有事商量著辦,勁往一處使。

良好的營銷生態體系,能夠保障經銷商收益。為此,東風日產建立收益管理委員會,通過15項貫穿經銷商全價值鏈的收益KPI考核,保證經銷商收益達成。同時,在金融支持方面,東風日產還推出收益公積金項目和批發貼息政策,為經銷商的資金穩定、連續、充足提供保障。

在汽車行業的銷售競爭中,每一家專營店、每一位一線人員,都是營銷大局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東風日產從專營店診斷著手,制定經銷商幫扶措施,提升專營店的業務能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讓管理的歸管理,服務的歸服務,經營的歸經營。對比2017年上半年,2018年上半年,有更多跟著東風日產節奏走的經銷商提升了淨利潤,收效明顯。

“沒有強大的經銷商,就沒有強大的東風日產,這是我們關注經銷商網絡建設的原因。”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埃爾頓·谷碩在提及經銷商網絡建設和幫助經銷商成長時表示。

渠道拓展方面,為實現細分市場和客戶群體的廣泛覆蓋,東風日產建立了一套科學完善的建網評估模型,將城市經濟結構和經濟潛力、人口因素等加入預測模型,從而更準確判斷未來的銷售機會並佈局渠道,提升渠道佈局的合理性和質量。同時,通過渠道下沉以實現細分市場和客戶群體更廣泛地覆蓋。目前,東風日產專營店網點數增加至802家,城市覆蓋率達到92%,較2017年增長3%,實現主機廠與經銷商的共贏發展。

贏有道,衡至遠——東風日產於“寒冬”中逆市向上

與實體渠道相呼應,東風日產的水平業務創新也進展迅速。O2O在線試駕、數據資產應用模型、3D配置器、融資租賃回購等行業新型的業務模式及工具的完成開發,及新車品牌戰略全面落地開花,易誠拍交易量快速成長;東風日產自建電商平臺——車巴巴,整體銷售貢獻度達到25%;車秒貸、在線金融等也針對用戶群體實際需求開發了多樣化的在線汽車金融產品。此外,東風日產還在探索分時租賃、共享出行等新商業模式,力求帶給消費者更加多元價值的出行服務選擇,創造多贏局面。

此外,為提升客戶滿意度,東風日產貫徹“客戶年3.0”,聚焦客戶體驗,積極推進數字化工具應用、星級店建設和DCRM客戶互動平臺深度推廣項目,強化專營店5S管理,為客戶提供暖心服務。為整合客戶資產,打通客戶全生涯週期的線上線下管理,東風日產成立客戶發展部,實施精準的客戶營銷、強化保有客戶大數據挖掘、優化客戶O2O體驗,助力品牌、銷售、服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這些措施的成果也反映在了東風日產2018年的答卷裡。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東風日產整體市場佔有率由4.9%提升至5.3%,合資品牌市場佔有率由9.2%提升至9.8%,實現穩步提升。同期,東風日產品牌好感度穩居合資品牌TOP3,客戶滿意度調查排名躍居全行業第6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