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选角成功 打了谁的脸?

刘亦菲选角成功 打了谁的脸?

不久以前,刘亦菲强势刷屏了:

世界动画巨头——迪士尼正式宣布,

真人版《花木兰》的女主角,

将由刘亦菲出演。

刘亦菲选角成功 打了谁的脸?

听到这个消息,

没毛病啊

花木兰就是中国的传统故事,

中国女人不演,谁演合适!

可是,为什么中国的故事确由国外的导演来导呢?

大家可能会觉得,文化无国界,好的东西,别人可以去做

可是,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我们要拱手让给别人?

我们中国是没有导演,还是没有编剧,还是没有舍得砸钱的投资?

仔细想想,

我们有太多好东西,

自己没有珍惜、也没做起来,

被别的国家拿去了,

风靡了全世界。

本来我们应该讲好自己的故事,

却让外国人替我们讲了,

这是我们的耻辱。

外国人把中国元素做得越好,

我们越应该觉得羞愧。

起源于中国、却让外国人做得比我们好的中国元素,

至少还有以下这些:

刘亦菲选角成功 打了谁的脸?

熊猫是中国的,我们的国宝、吉祥物。

我们送过给美国,送过给日本,

送过给法国,送过给英国、德国、墨西哥、西班牙,

因为他们没有,我们有。

我们拿熊猫来交配产后代、

拿熊猫做动物园王牌,

拿熊猫作为中国的象征。

却从来没人把熊猫作为电影主角,

让熊猫发声、表达思想,

给全世界看。

还是好莱坞发现了熊猫的魅力,

做出了《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

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

但"功夫熊猫"就已经不是中国的了。

《功夫熊猫》系列,

全球票房过十亿,

风行全球,

但真的不要以为与中国有很大关系,

我们最多就是提供一只可爱的动物罢了。

最近,观看《寻梦环游记》故事的开篇用的是中国的剪纸叙述,

也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实,早在抗战时期,

中国就制作出了亚洲首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

比日本制作出《白蛇传》还要早17年。

二十年后,我们还能拍出《小蝌蚪找妈妈》:

这是中国特有的水墨动画,

一举拿下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之后的中国动画,真的找不到适合的词来形容。

中国的孩子看的国产动画,

只剩下喜洋洋和灰太狼。

我们有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的文化底蕴高过任何一个国家。

为什么,别人在进步,而我们却倒退了。

一部《花木兰》迪士尼选角,其实也是一次文化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