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這位道德模範卻因為無德而身亡

我們八零後的小夥伴們小時候一定上過這麼一門課---思想品德課。我相信大家一定在這門課上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將這個故事編入教材可能也是我國教育工作者們想讓我們的下一代養成尊老愛幼的好習慣,做任何事情都要換位思考多為別人考慮,不要過於自私。這對於小朋友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是非常好的一個故事。

東漢末年的這位道德模範卻因為無德而身亡

三國志13孔融

不過孔融這個名字從此之後我在課本上就沒有再接觸過直到我看到《三國演義》,有一集孔融被黃巾軍圍困的厲害去喊劉備救命,我忽然眼前一亮,這難不成就是孔融讓梨的那個孔融?他怎麼會出現在《三國演義》裡?於是從小愛問十萬個為什麼的我立刻就去問了我們歷史老師《三國演義》裡的孔融就是孔融讓梨的孔融嗎?當得到肯定答案的我跟演義裡的劉備一樣懵逼,劉備當時的反應是孔北海(當時孔融是北海相)居然知道世界上有劉備這號人物?

東漢末年的這位道德模範卻因為無德而身亡

數字8即為孔融當時為官的北海國

好吧,劉備之所以會震驚是因為當時他默默無聞而孔融確實大名鼎鼎,名聲著於四海,因為孔融讓梨等一系列事件已經讓孔融成為當時的道德模範。這就好比吳亦凡突然跟一個賣菜大媽打招呼,大媽能不激動嗎?

這裡我們就要說一下漢朝對於個人名聲的一些特色了。漢朝人對自己的名聲是很看重的,每個月都會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對當時天下的所有有點聲望的人進行一下點評稱為元旦評。這個元旦評會給當時稍有名聲的人貼上標籤,比如:孝子、楷模、奸雄,萬人敵什麼的。再加上漢朝是以孝治天下,得到孝子的評價那這個人距離舉孝廉出仕為官也就不遠了。即便像曹操這樣的官二代都得想著法子混個亂世之奸雄的評價要不然以後在江湖上不好混啊。可以想象孔融當時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東漢末年的這位道德模範卻因為無德而身亡

三國志3中的孔融

那麼這位讓梨的孔融的結局如何呢?

得益於自己名滿天下,再加上自己又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孫,孔融在進入許都朝廷後一直跟曹操爭鋒相對。曹丕搶甄姬,孔融就嘲諷周公娶妲己。因為軍糧不夠,曹操就建議禁酒,孔融又賣弄自己的學識來譏諷曹操。之後頂撞曹操的事情更是不勝枚舉。無奈孔文舉天下聞名,要誅他不能硬來,得把他的名聲搞臭。終於孔融還是著了曹操的道,禍從口出,說出了著名的父母對於子女是沒有恩德的理論,這個理論具體內容大概就是父母是因為自己的一時私慾才有了子女對於子女來說不是什麼大恩。這對於孝子孔融來說說出這種話簡直如同好男人文章出軌一樣可笑,更搞笑的是當時東漢是以孝治天下的說出這種話來簡直大逆不道啊。最終孝子,讓梨的孔融居然是以不孝順的言論處死的,俗話說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