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導 讀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今年的春節檔著實熱鬧。佳作不斷、口碑炸裂的同時,6天入賬58.4億元,也刷新了票房同期紀錄。不過,對於中國電影產業而言,相比雙豐收,一個更可貴變化在於,今年的春節檔沒有流量明星!

流量為王的時代,小鮮肉就是票房保證,真正打磨內容IP的少之又少,這是諸侯並起,行業野蠻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歷了2018年地震式的行業洗禮,產業涅槃後的行業分水嶺已經到來,並在今年春節檔集中顯現:人們發現,沒有小鮮肉的電影業更加火爆,演技、劇情、特效等硬核實力成了成敗新標準。45歲的吳京、45歲的黃渤,47歲的徐崢以及40歲的沈騰,一干實力大哥的霸屏意味著:市場迴歸理性,產業正在找尋品質初心,企業進入精耕新作的新週期。

產業深層次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週期下,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其他產業,比如身處整頓風口期的保健品業、產業振興期的乳品業、政策調整期的醫藥業、產品調整期的汽車業、去槓桿合規期的金融業等。更明顯的表現,或是在線教育行業。巨大流量及市場需求下,從業機構在過去幾年走上發展快車道, gogokid、vipkid、51talk等新興企業憑藉資本加持崛起,2018年更是不乏巔峰者。不過,繁華之下亂象也在叢生。師資水平參差不齊、退費難、學費貴、消費體驗下降、投資熱度降溫背後,體現的是運營成本高企、業績不盡人意的浮躁與焦慮。一向友好的消費和資本態度也變的微妙起來。行業正在經歷怎樣變局、企業又該如何破局?

從本期起,銠財開始系統關注各個細分行業,從消費端、產業端、資本端、政策端等多維切入,拉開時間、區域的縱深感和競品、產業間的橫向對比度,策劃系列稿件,試圖從具象的一家家代表企業中,抽絲剝繭,感受產業乃至經濟的發展脈搏、趨勢變化。

21世紀最寶貴的,除了人才還有流量。

數字化時代、社交經濟的到來,深刻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模式。流量,成為近幾年各方追逐的核心指標,為此一擲千金的企業數不勝數。

但自去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兩大巨頭開始將戰略目光焦距於產業互聯網,釋放出了強烈信號:流量時代正在終結!

流量瓶頸

顯然,這不是什麼好消息,短期看,獲客難度加大,運營成本或更加高企。長期看,產品甚至發展模式可能都受到影響。

聚焦在線教育行業,形勢可能更嚴重些。

挑戰在於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市場相對分散、產業化程度較高、區域壁壘性強、且兼具社會價值,很難像電商、短視頻那樣迅速崛起。例如新東方集團成立超過25年,但市值卻不及成立三年的拼多多。

因此,流量成了機構崛起的重要動力。一定意義上說,正是互聯網+教育模式的加持,讓企業把本來分散的市場聚合一起,形成龐大增量蛋糕。流量成了打破時空壁壘的利器,將大量優質師資整合、價值最大化,滿足個性化、碎片化教育需求。藉此,在線教育也用極低的時間成本、行業沉澱,快速獲客、完成規模聚集,進而收割行業變革帶來的紅利。

這也是在線教育,引發資本、消費者、政府專家看好的邏輯所在。

以在線教育中的王牌業務——1對1細分領域為例,華平投資的合夥人陳偉豪表示:“線下1對1模式因高成本運營很難形成規模,而互聯網剛好解決了線下模式的弊端。把傳統1對1的束縛打破,比如學習效率的問題、師生匹配的問題。同時,每個單體公司運營的好壞還是得看這個公司的本身,頭部的線上1對1培訓公司,只要達到一定的規模都是可以跑的起來的。”

顯然,流量端的變化,將對企業發展帶來挑戰。

雖然從行業整體規模看,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正以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長;艾媒諮詢發佈的《2018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的用戶規模將達2.96億人。問題是,行業和用戶高增長的背後,是不斷高企的獲客費用。流量瓶頸下,運營費用增加的幅度或將更多。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獲客高企惹的禍

獲客成本達到每名學員上千元甚至更高,成為多數機構陷入持續虧損的主因。

一直以來,先巨量融資、再砸錢流量獲客、之後盈利掙錢,是在線機構的商業邏輯。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的機構陷入了融資、燒錢,再融資、再燒錢的循環圈層中,盈利掙錢卻變得遙遙無期。

即使是一些龍頭企業也是如此。比如在美上市的51Talk,業績持續虧損狀態。其2018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顯示,51Talk第三季度現金收入4.245億元;淨營收3.032億元,即使毛利率達到63.8%。但依然運營虧損0.886億元,淨虧損0.904億元。細分之下,高獲客成本是一個重要考量。

相似的尷尬問題,也出現在滬江網校、新東方在線這樣的準上市企業上。根據滬江教育更新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滬江營收4.36億元,同比增長27.2%,虧損額為8.63億元。而截至2017年末,該公司的虧損淨額為5.37億元。

刺眼數據下,顯示出行業尷尬。

相比線下教育,沒有房租、人員配置較少、政策監管也更寬鬆、甚至還代表些先進業態的在線教育,門檻實際更高,虧損風險也更大,原因是什麼呢?

持續虧損的背後

這似乎觸及到了行業的核心。業內人士指出,獲客高企背後,是在線教育模式的客戶黏性不強,產品服務質量有待提升,導致二次衍生或擴散式消費少。這也是線下教育盈利性普遍好於線上教育的關鍵所在。

可以說,這是整個行業的痛點,繁華的下一站便是危機,事物也總有相互切換的AB面。

這一危機的始作俑者,也是AB 面使然。

所謂成敗蕭何,首先的癥結點,即在於速度。

在多數在線教育機構看來,作為新興企業,燒錢快速做大規模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有收入、有現金流,但持續虧損的短板促使其必須有現金流和客戶活躍量支撐。不然,企業融資就會受到大影響。況且,你不燒錢,其他競品也會燒,沒有體量規模,對於在線機構而言未來只有死亡。

於是,我們看到了機構們一輪輪融資大戰、燒錢大戰。

但教育行業,真的需要如此速度的行進嗎?

資本求快,教育求穩,這句話已是老生常談。任何行業一旦增速過快,都難免陷入野蠻生長的怪圈,就像前幾年電影行業的爛片不斷、洗錢不斷、進而發酵成的集體信用危機,再如電商平臺,淘寶、拼多多此前的假貨風波等。

由此來看,在線教育行業的一些亂象問題也就找到癥結所在。顯然,相比追求速度跑馬圈地,品質內力的打造似乎差了一截。

師資水平參差不齊,退費難、消費體驗下降等問題,讓行業敏感性凸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假貨問題可退換、賠償,教育卻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尤其是家長、學生最關心的師資問題。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教你的老師是誰?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寥寥幾句古語,體現出老師的核心價值。找到一位靠譜的好老師,意義重大。

這也是在線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其能引來家長與學生青睞的最大原因,是打破時空限制,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北上廣深,甚至英美加澳老師的優質授課。因此,即使某些機構名不見經傳,只有有頂尖的師資力量,不少家長也願意對此一擲千金。

但這些老師真的靠譜嗎?

首先考量的便是資質問題,以章子怡代言的gogokid為例。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gogokid課程顧問表示:對於在美教學的老師來講,那些證書並沒有多大含金量,所以有的老師有,有的老師沒有,主要還是看老師的幼教教齡,而且我們不可能把所有老師的資格證書都放在頁面上。我們很多外教是從vipkid挖過來的,線上的北美外教老師都是兼職的,沒有全職的北美老師,就跟滴滴司機是一樣的,外教老師可以多平臺開課,在gogokid可以開課,在VIPKID也可以開課。我們的老師學歷100%是學士學位以上的,還有碩士。”

於是問題來了,既然gogokid與vipkid的師資相同,那麼gogokid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呢?

眾所周知,在線教育對家長與學生的最大吸引力便在師資。師資水平決定著教育機構高度,也是在線教育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如果機構間師資相同,那麼家長與學生則沒有必要選擇不同的教育機構了。

更為重要的是,gogokid部分教師沒有相應證書,已經嚴重違反了相關規定。

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等三部門再次聯合發佈《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規定,“線上培訓機構必須將教師的姓名、照片、教師班次及教師資格證號在其網站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國辦發佈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也顯示,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培訓機構應當與所聘人員依法簽訂聘用合同、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聘用外籍人員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人社部最新版本的《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也明確: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Z字簽證入境(有互免簽證協議的,按協議辦理),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認為:在線教育機構的健康發展,首先要對企業做好備案工作,只有符合教育培訓資格的機構,才可批准其經營教學;其次,相關部門要對在線教育機構做好監管工作,尤其要對師資力量、教學質量進行嚴格把關。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對此持贊同意見。“在線培訓的教師不是虛擬的,學員不是虛擬的,機構、資金也不是虛擬的,那在網上開設培訓機構,當然也要遵循線下實體培訓機構需要滿足的條件。”劉俊海認為,線上線下辦培訓輔導不應該有區別,該有的資質一個也不能少。

值得注意的是,gogokid未把所有資格證書公示在網站上、部分教師沒有證書等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對其未來經營或將產生不小影響。

這方面,猿輔導便是前車之鑑。

公開資料顯示,1月4日,猿輔導一對一課程已被下架。

要知道,兩個月前,其剛剛完成3億美元融資,騰訊領投,華平投資、經緯中國、IDG資本等原有股東跟投。融資完成後,猿輔導估值超30億元,一對一業務是重要的盈利奶牛。

至於關閉在線一對一的原因,正是重要的師資問題。

去年11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線上教育將與線下培訓機構同步管理,不允許聘用公立學校教師。

新規的影響不止是一個猿輔導。

猿輔導也公開回應:猿輔導關閉1對1業務屬實,這屬於正常的業務調整。原因在於其1對1業務是平臺模式,儘管這部分業務收入不錯,但授課老師不是猿輔導的全職員工,所以很難徹底控制公立校老師兼職。

專家表示,雖然不好控制,但新規的出臺,還是多了一把監管利劍。更重要的是,導向意義更大,一向監管寬鬆的在線教育業或正在迎來加碼。以此來觀,諸如gogokid這樣的違規行為,並不會持續長久,在線教育行業並非法外之地,只有合規經營才是正途。

銠財就以上問題向gogokid發函,截止目前未收到正面回應。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退費之難

除了產品核心師資,相關服務問題也是焦點,比如備受質疑的退費難現象。

似乎這又是在線教育行業的另一個“坑”。老師的教學風格不盡相同,一種教學方法不可能適用所有學生,因此師學供需不匹配的情況十分常見。面對這類情況,家長選擇退費也十分正常。但成功的幾率,實在太小了。

與美容美髮、健身房等行業一樣,在線教育業經營同樣是典型的預付款模式。對用戶來說,預付款模式的最大風險便是付費容易,退費難。

gogokid的最大競品vipkid,便是典型代表。

據媒體報道,vipkid開課後30天內且不超過12節課的前提下,可以全額退款;但超過30天、12節課但不足半年的情況下,按照每節課170元扣費,這一價格遠高於其售賣時90~130元的課時價格;超過半年不予退費。

有網友“tan893”在論壇中吐槽:“報名vipkid半年一萬多的學費,如果照這樣的學習效果來的話,效率太低,明智的我選擇了退費,vipkid確實是可以退款的,但是沒那麼容易,他們官網規定在報名後30天內,並且上課少於12節的情況下才可以提交退費申請,可我家孩子當時已經上了一個多月的課程了,想要退款肯定很難。 不過當時我說明了我家孩子的情況,態度比較好,客服說幫我申請一下上級的領導,可這一申請就是一個禮拜,最後還是我催著他們辦事效率能不能快一點,那時候他們的態度可是360度大轉變,讓我繼續等著。”

類似的吐槽在各大論壇中並不鮮見,既然家長知道了退費難,為何還要一次性交付如此多的費用呢?

答案也很簡單:優惠!

作為幾乎所有在線教育企業,都遵循“購買課時越多,優惠就越多”的法則。以此吸引家長一次性付出全部款項。

資料顯示,vipkid一個基礎課時包是6個單元,是360天的課程,費用在13000元左右,此外還有2年、4年或6年的課程。其課程顧問指出:“家長一般都會選擇兩年的,課時量是一年的兩倍,但費用只有23000元左右,相當於價格優惠了3000元。”

如果家長對支付高額費用存在壓力,還可採取分期付款。該課程顧問指出:支付既可以全款也可分期,還可通過微信平臺的微粒貸,或通過招商銀行和聯通公司合資的招聯金融支付,首付2565元,剩下費用分成5期、10期或12期免息支付。

乍一看,機構的付款政策還挺人性化。問題是,如果家長選擇了分期付款,即便成功退費,後續也會有不少麻煩。

據瞭解,“分期付款”是vipkid在去年夏天退出的服務,僅需很低的價格,家長就可報名數十甚至上百節價格不菲的課程。但實質上,這並非分期付款,而是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引誘家長簽約的“貸款服務”。

此前,上海電視臺《新聞透視》欄目中便對此進行過報道:王女士根據課程顧問的推薦,通過百度錢包申請了貸款,2萬多元的課程,首付一千多元,其餘按月支付,而申請退款後,頁面雖然顯示剩餘課時全部退款,但貸款都沒有第一時間終止。王女士表示:“每天都有短信、電話催我還款,我說已經退費了,他(百度錢包)說,這個是以你的名義貸的。”

的確,這一方式讓vipkid業績得到提升,相關合作方也放出了貸款,但最終風險的承擔者則是家長與學生。根據《新聞透視》欄目調查,即使申請退款成功,貸款也並不會隨之停止,除非教育平臺先將學費退還金融機構。而這中間的週期卻沒有任何承諾,許多用戶陷入課已停卻仍要還貸,否則有損個人信用評級的問題中。

《新聞透視》欄目指出,在2018年前八個月,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教育培訓投訴4000餘件,其中外語培訓類投訴佔到一半以上,貸款支付相關的投訴也佔比不小,且以小型金融機構為主。vipkid所涉及的“教育貸”問題,已開始影響為數不少的消費者。

顯然,上述現象已經違反了國辦發佈的《意見》中:“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等相關規定。

知名律師周旭亮認為:超過規定期限不能退款顯然是不合法的,這是明顯的霸王條款。

與對手gogokid一樣,vipkid的相關違規行為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後者規模更大,經營時間更長,積累的客戶更多,一旦由於違規行為受到相關處罰,利益受損的必然是使用vipkid的眾多家長及學生。

實際上,退費難問題,不止發生在vipkid一家身上,行業上這樣的報道也屢有發生。依上文而言,在線機構的虧損即多源於高企的獲客成本。試問,如此高成本下促成的生意,一旦退費無疑於雞飛蛋打。在經營壓力加大、資本營收考核等多重壓力下,註定了退費之路會難上加難。問題是,如此操作,大大降低了消費體驗度,對於強口碑的教育行業而言,這樣的一錘子買賣,無疑於殺雞取卵。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流量泡沫破碎?

除了產品業務影響,不得一次性收取3個月以上費用的規定,很可能觸碰資本市場的敏感神經。

要知道,資本市場對在線教育的看好,主原在於教育行業本身的現金流一貫良好。事實上,這一現象是長跨度的預付款模式所致。

一旦時間跨度被縮減,對vipkid這類企業的現金流或會造成一定影響,無形之中增加了經營風險。而現金情況的原形畢露,會引發一二級市場對vipkid等企業的價值重估。投資判斷或更為冷靜。

可以肯定的是,以預付款美化現金流的行業亂象,在資本市場將會一去不返。

師資、退費等問題,只是在線教育行業亂象的縮影。相關部門近期制定一系列相關規定,對行業亂象“重拳出擊”,說明問題已不容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gogokid掌舵者張利東還是vipkid創始人兼CEO米雯娟,絕大多數在線教育領導者都在教育或互聯網行業有著一定經驗。相信他們對於這些問題應瞭然於胸,那麼為何會容忍這類亂象發生呢?

原因只有一個:流量泡沫破碎,核心競爭力缺乏、產品同質化導致的盈利難。

仔細梳理不難發現,近期在線教育行業亂象井噴的同時,在線教育行業正從“流量”思維向“留量”模式轉變,這意味著行業正面臨洗牌期。

眾所周知,在線教育迅速崛起的秘密,是資本助推。拼融資,求上市,隨後投廣告,引流量成為了行業常態。而一二級市場的看好的,正是在線教育巨大流量下,未來能帶來高回報率。

這樣的邏輯打法,在其他行業或許沒有問題。但在教育行業,卻蘊含風險。服務內容及對象的特殊性,要求機構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公益,註定速度、輕視內在產品品質打磨,違背教育慢發展、穩發展特性,或為行業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尤其是相關政策的制定出臺,預示著曾經野蠻生長的時代就此終結。

另一方面,在市場趨於穩定,行業進入洗牌期後,資本端會發現一些在線教育企業即便有了巨大流量,距離盈利還是遙遙無期,這一定程度也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以作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在線教育機構51talk為例,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從2013年到2014年,51talk的虧損呈持續擴大之勢,期間虧損額分別為1780萬人民幣、1.017億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由成人教育轉向K12領域後,51talk虧損又持續擴大,2015-2017虧損額分別為3.271億元、5.15億元、5.81億元。雖然其2018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顯示,51talk第三季度現金收入4.245億元;淨營收3.032億元,同比增長28.4%;毛利率為63.8%。但距離扭虧還有相當一段差距。

從數據來看,51talk虧損的主因是運營成本太過高昂,學費遠遠無法支撐其運營支出。以51talk今年二季度財報為例,其當季實現淨營收為2.817億元,其中主要用於支付外教費用的營收成本為0.965億元。

這一現象在行業中也具有一定普遍性,業內專家表示:目前80%的在線教育機構是不盈利的,即便是第一梯隊的在線教育公司,像vipkid、51talk等,也淡化外界對盈利的關注。

易觀分析師楊旭則表示:“在線教育獲客成本比較高,除了師資成本外、市場銷售成本等成本比例也很大,如電話銷售、提供免費試聽課的教師的提成工資,在線和移動的營銷費用、品牌推廣費用,最終導致其收入及支出沒有達到平衡。”

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在線教育市場增速直線上升,年增速從18.9%迅速攀升至27.3%。然而,2017年起,在線教育市場增速開始回落,2018年預計年增幅降至21.1%,2019年將回落至16%。

創新王者VS逐利青銅 gogokid 、vipkid 、51talk如何走出死衚衕?

出路在哪?

無論是專家觀點、行業數據,還是代表企業表現,都表明一味燒錢拼流量拼速度的時代,已經過去。行業環境變化之下,gogokid 、vipkid 、51talk等企業以往的發展模式,或已走進死角。

應該如何應對呢?

在銠財看來,近期相關部門制定的相關規定,釋放出濃烈的“質量為先”信號。無論是對師資、退費甚至教學時間的規定,都在引導行業以教學質量與服務為先。

說到底,在線教育行業的重心在於教育。

週期長、回報慢是教育行業的固有特質,即使在互聯網助推下,能一度衝刺,但並不能持久。

本來作為傳統教育行業的升級改造者,資本加持下,在線機構本可以做個創新王者,發揮自身技術、模式、理念等核心優勢,開發出高品質的創新產品服務打動消費者,凸顯競爭優勢。卻在一味速度規模的痴心狂奔中,淪為逐利的青銅,實在是將一手好牌打壞。也許,到了找回初心,用口碑帶動企業良性發展的時刻了。

另一方面,有專家表示:在C端燒錢與日俱增,競爭進入藍海的同時,從業機構或應切入B端,建立成熟穩定的渠道,減少獲客成本,從而開闢出新的渠道藍海。多元化經營,才能進一步降低風險。專注上游教學,尋找下游經銷商也不失為一條新路徑。

在銠財看來,雖然面臨流量瓶頸、產品服務瑕疵、監管政策趨嚴等短期利空,或帶來市場、資本端的震盪洗牌,但這樣的洗牌,確是必須也是必要的。經歷諸侯紛爭的野蠻生長,在線教育業或已走到專業內力打造、精耕細作的質變臨界點。

制度越完善,投資越理性、企業越規範,行業發展前景也就越高。痛苦的涅槃過後,行業會迎來春天,質量或將取代流量,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主旋律。相關模式邏輯的改變,考驗著gogokid 、vipkid 、51talk等企業的把控力,如何找回初心,如何走出死衚衕,如何由逐利逐速的青銅,化身行業創新的王者,銠財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