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中國哲學的本體觀念作為天人合一基礎上的規律系統、理道系統觀念是 一個“虛位”概念,而非實辭。與西方哲學不同,中國哲學的本體觀念不把本 體存在理解為一個脫離了經驗存在的獨立實體或者抽象共相,也不是一個人格神 的概念,而是將其理解為本體存在與經驗存在的有機統一的這樣一個存在。本體 作為萬事萬物自身存在的本然之體,是萬事萬物存在和發展的統一性基礎和必然 性根據,即所謂的天道。

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既然天道是萬事萬物的統一性基礎和必然性根據,是與 萬事萬物的經驗性存在相統一的存在,那麼天道本體觀念就不能是一個實體觀 念,而是一個由不同層次內容有機統一所構成的規律系統、理道系統觀念,所以 它是“虛位”而非實辭。所謂本體是“虛位”,並不是說本體不具有客觀實在性, 而是說就“虛位”的本體作為萬事萬物的所以然根據和統一性基礎這一角度上 而言,本體具有客觀實在性,但就虛位的本體並沒有自己的自給自足的存在方式 而是以萬事萬物的存在方式為其自身的存在方式的這一角度上而言,本體又沒有 具體的規定性,所以它是無,是虛位而非實辭;

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中國古代哲學的概念範疇都具有本體論、認識論和修養論三位一體性的基本特徵。而中國哲學建立本體的方法論原則與他們的本體觀念則是一致的。當中國古 代哲人確立自己的本體觀念時,他往往不是抽象預設一個本體,而是將本體建立 於某種具有胡塞爾現象學意義上的確定性純粹意識特徵的中介物之中,進而通過 這一中介物的明證性來把握和確證本體的客觀實在性。但是,與胡塞爾現象學觀 點不同的是,中國古代哲人找到這一明證性、確定性中介的方法不是採用知性分 析的認識論方法,而是在人的具體生存實踐活動當中,將這一確定性中介安放在 人人關係、人物關係中所形成的真實情感體驗中去加以呈現,以情感體驗的真實 性來反思和把握本體的客觀實在性。這樣的一種方法,就是以情類物的生存論反 思的立場和方法,它是中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和最高認識論原則,也就是中國哲 學建立本體觀念的基本立場和方法。

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這一建立本體觀念的基本立場和方法正體現 出了中國哲學的高明之所在,它通過生存論反思的立場和方法為建立形而上學的 真理之知尋找到一個確定性的基礎,滿足了對構建形而上學知識之為真理的 明證性前提的要求,為我們解決“知識形態的形而上學何以是可能”的問 題提供了文化資源,這一點,對避免西方哲學建立在知性分析基礎上的相 對主義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西方哲學中的知性分析傳統的哲學發展始終受到 認識的真理性之確定性基礎的困擾,特別是形而上學之知的真理性問題的困擾, 在面對這一困擾的情況下,有人主張拒斥形而上學,但我們認為,作為人的生存 的合理性根據的形而上學是不能拒斥的,但也不能採取獨斷論的方式去構建形而 上學,而是應該通過哲學活動來予以建立。如何建立?中國古代哲學在生存論反 思的哲學立場下建立本體的方式無疑為此提供了經驗。

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這樣的一種生存論反思的立場和方法,為先秦時期的孔子所最先自覺 地意識到,並集中體現在他的“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的方法論原則 的運用中。在孔子所揭示的“忠恕之道”的方法論原則中,“忠”作為肯定 性環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恕”作為否定性環節則是“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謂忠恕之道實質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 人”的肯定性環節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否定性環節的統一。“己欲”與“己所不欲”,這都是可以為“我”所自明到的,這樣一來,它也就是 “我”施“我”欲,而在“我”施“我”欲的基礎上又有“己欲立而立人,已欲 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從表面上看,這一出發點和前提 都是我施我欲的私人性,但實際上,這裡的“我”施“我”欲是在與他人的關係 中呈現的,是與他人之施、他人之慾同一的在“他”施“他”欲制約下的“我” 施“我”欲。

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由此也就形成了自明性的基礎上“我”施“我”欲的客觀性的保 證,“我”思“我”欲也就轉換成了“人”之施、“人”之慾,推而廣之,就變 成了萬物之施、萬物之慾,再推而廣之,就變成了天地之施、天地之慾。這樣一 來,在這樣的忠恕之道原則 基礎之上確立起來的“我”思“我”欲就由 “我”的私人性變成了一個立足於人的自主性前提下的人性的普遍性意 識,普遍性的人性真實性也自然是天道本體、天理本體的真實性。這樣一 個思想系列此後又為思孟學派的子思所繼續加以闡發和豐富,《中庸》首章 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這就進一步指出通過人的情感本真狀 態的明證性來建立哲學本體觀念的道路。而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則知天矣。”也是對這一道路的繼續深化和發展, 孟子從忠恕之道的原則出發,強調通過本心的自覺達到對天道本體的體認, 盡我之心以明“我”之性,盡“我”之性而知人之性、知物之性,進而知 天之性,天之本性與物之本性、人之本性以及純粹意識的本性都是同一個 本性。而其中第一道關口,就是盡我之心,也就是發明本心,由心的本真 狀態達到性的本真狀態,使心的思的作用與性的本真狀態相關聯,本真狀 態下的人性是純粹的形而上的存在,因此把握本真之性就需要在心之動、 性之動中來把握,而心之動就是本心昭靈不昧的自然呈現的狀態,由此, 從明證性的本心的自然呈顯狀態中去把握和確證本真狀態下的性的客觀 性, 而性的本真狀態又與天道本體自然合一,這樣一來,本體的客觀實在 性也便得到了確認。

中國哲學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在先秦時期就業已被決定和形成的中國哲學的本體觀念的基本特徵以 及建構本體觀念的生存論反思的方法在宋明理學時期得以被進一步繼承、豐富和發展。具體到宋明理學內部,整個宋明理學的各家各派雖然有以“氣”、以“心”和以“理”為本的區別,但就其學術體系的結構角度而言,卻有著高度 的一致性,“那就是按照以‘為學之方’為核心,向前追尋出一個‘天道’本體 論,向後引申出一個‘復性’修養工夫論,由此構成一個本體論、認識論、修養 論‘三位一體’的完整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