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作为天人合一基础上的规律系统、理道系统观念是 一个“虚位”概念,而非实辞。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不把本 体存在理解为一个脱离了经验存在的独立实体或者抽象共相,也不是一个人格神 的概念,而是将其理解为本体存在与经验存在的有机统一的这样一个存在。本体 作为万事万物自身存在的本然之体,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统一性基础和必然 性根据,即所谓的天道。

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既然天道是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基础和必然性根据,是与 万事万物的经验性存在相统一的存在,那么天道本体观念就不能是一个实体观 念,而是一个由不同层次内容有机统一所构成的规律系统、理道系统观念,所以 它是“虚位”而非实辞。所谓本体是“虚位”,并不是说本体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而是说就“虚位”的本体作为万事万物的所以然根据和统一性基础这一角度上 而言,本体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就虚位的本体并没有自己的自给自足的存在方式 而是以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为其自身的存在方式的这一角度上而言,本体又没有 具体的规定性,所以它是无,是虚位而非实辞;

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范畴都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修养论三位一体性的基本特征。而中国哲学建立本体的方法论原则与他们的本体观念则是一致的。当中国古 代哲人确立自己的本体观念时,他往往不是抽象预设一个本体,而是将本体建立 于某种具有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确定性纯粹意识特征的中介物之中,进而通过 这一中介物的明证性来把握和确证本体的客观实在性。但是,与胡塞尔现象学观 点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哲人找到这一明证性、确定性中介的方法不是采用知性分 析的认识论方法,而是在人的具体生存实践活动当中,将这一确定性中介安放在 人人关系、人物关系中所形成的真实情感体验中去加以呈现,以情感体验的真实 性来反思和把握本体的客观实在性。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是以情类物的生存论反 思的立场和方法,它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最高认识论原则,也就是中国哲 学建立本体观念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这一建立本体观念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正体现 出了中国哲学的高明之所在,它通过生存论反思的立场和方法为建立形而上学的 真理之知寻找到一个确定性的基础,满足了对构建形而上学知识之为真理的 明证性前提的要求,为我们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 题提供了文化资源,这一点,对避免西方哲学建立在知性分析基础上的相 对主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哲学中的知性分析传统的哲学发展始终受到 认识的真理性之确定性基础的困扰,特别是形而上学之知的真理性问题的困扰, 在面对这一困扰的情况下,有人主张拒斥形而上学,但我们认为,作为人的生存 的合理性根据的形而上学是不能拒斥的,但也不能采取独断论的方式去构建形而 上学,而是应该通过哲学活动来予以建立。如何建立?中国古代哲学在生存论反 思的哲学立场下建立本体的方式无疑为此提供了经验。

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这样的一种生存论反思的立场和方法,为先秦时期的孔子所最先自觉 地意识到,并集中体现在他的“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的方法论原则 的运用中。在孔子所揭示的“忠恕之道”的方法论原则中,“忠”作为肯定 性环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恕”作为否定性环节则是“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忠恕之道实质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 人”的肯定性环节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否定性环节的统一。“己欲”与“己所不欲”,这都是可以为“我”所自明到的,这样一来,它也就是 “我”施“我”欲,而在“我”施“我”欲的基础上又有“己欲立而立人,已欲 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从表面上看,这一出发点和前提 都是我施我欲的私人性,但实际上,这里的“我”施“我”欲是在与他人的关系 中呈现的,是与他人之施、他人之欲同一的在“他”施“他”欲制约下的“我” 施“我”欲。

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由此也就形成了自明性的基础上“我”施“我”欲的客观性的保 证,“我”思“我”欲也就转换成了“人”之施、“人”之欲,推而广之,就变 成了万物之施、万物之欲,再推而广之,就变成了天地之施、天地之欲。这样一 来,在这样的忠恕之道原则 基础之上确立起来的“我”思“我”欲就由 “我”的私人性变成了一个立足于人的自主性前提下的人性的普遍性意 识,普遍性的人性真实性也自然是天道本体、天理本体的真实性。这样一 个思想系列此后又为思孟学派的子思所继续加以阐发和丰富,《中庸》首章 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这就进一步指出通过人的情感本真状 态的明证性来建立哲学本体观念的道路。而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也是对这一道路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孟子从忠恕之道的原则出发,强调通过本心的自觉达到对天道本体的体认, 尽我之心以明“我”之性,尽“我”之性而知人之性、知物之性,进而知 天之性,天之本性与物之本性、人之本性以及纯粹意识的本性都是同一个 本性。而其中第一道关口,就是尽我之心,也就是发明本心,由心的本真 状态达到性的本真状态,使心的思的作用与性的本真状态相关联,本真状 态下的人性是纯粹的形而上的存在,因此把握本真之性就需要在心之动、 性之动中来把握,而心之动就是本心昭灵不昧的自然呈现的状态,由此, 从明证性的本心的自然呈显状态中去把握和确证本真状态下的性的客观 性, 而性的本真状态又与天道本体自然合一,这样一来,本体的客观实在 性也便得到了确认。

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在先秦时期就业已被决定和形成的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基本特征以 及建构本体观念的生存论反思的方法在宋明理学时期得以被进一步继承、丰富和发展。具体到宋明理学内部,整个宋明理学的各家各派虽然有以“气”、以“心”和以“理”为本的区别,但就其学术体系的结构角度而言,却有着高度 的一致性,“那就是按照以‘为学之方’为核心,向前追寻出一个‘天道’本体 论,向后引申出一个‘复性’修养工夫论,由此构成一个本体论、认识论、修养 论‘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