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車捷達走單騎, 會不會再創輝煌成為低端市場收割機?

翻看朋友圈,一位剛剛另起爐灶的老友的撰文下有條留言,“送你一個標題?‘銷冠’捷達自立門戶”。以獨立品牌出現的捷達在發佈會當天就刷爆了朋友圈,連帶著大眾汽車的歷史也被梳理一番,隨之捷達品牌旗下轎車、SUV產品等信息陸續曝光,正如老友文章下的留言,曾經的銷冠捷達自立門戶,這番要開闢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

神車捷達走單騎, 會不會再創輝煌成為低端市場收割機?

提起捷達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或擁有過,或乘坐過,在今天仍是駕校、出租車等領域的常用車款。入華30年保有量300多萬輛,當年與桑塔納、富康被稱為老三樣,到了2018年年銷量也近33萬輛,可謂嚴格意義上的車壇常青樹。品牌熟悉度和好口碑賦予了捷達單飛的底氣,再加上一汽大眾的體系保證,收割國內低端市場似乎志在必得。新品牌會於3月份在國內首發、首款車型也將在第三季度上市。

神車捷達走單騎, 會不會再創輝煌成為低端市場收割機?

當然,此捷達非捷達,我們印象中的捷達是皮實、耐用的經典車型,而新捷達瞄準年輕消費群體,雖然年輕群體用車需求也有皮實、耐用的考量,但不是首要因素,這就是捷達品牌面臨的考驗之一。回顧過往可以看到,捷達之所以能成功,包涵幾方面,一是佔了先機,作為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的車型,在只有212、解放卡車的年代,捷達的出現是顛覆性的,就和當年的奔馳、寶馬、皇冠一樣,都是活在傳說中,大大提升了其在華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其次是物以稀為貴,在那個車型稀缺的年代沒有太多選擇,三廂轎車非桑塔納就是捷達,所以產品很快就全面鋪開了;第三是性能,捷達的性能和品質讓我們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原來還有這麼好用的車,口碑逐漸形成,也就奠定了其順風順水的發展路徑。

神車捷達走單騎, 會不會再創輝煌成為低端市場收割機?

可以看出,捷達這些年主打的不是年輕群體,從最初的消費中堅力量,之後逐漸演變為實用為主的人群,將自己塑造成了國民車。從實用至上的群體如何切換年輕人的跑道,光喊口號是沒用的,產品才是王道,如何做滿足年輕人喜歡的產品,這些年各家車企都在做,但都沒有多少成體系的經驗,至今還有很多車企迷茫在路上,一汽大眾如何切換將被重點關注,而切換效果影響著捷達的未來。

神車捷達走單騎, 會不會再創輝煌成為低端市場收割機?

將目標人群定位為年輕消費群體是市場主導的,汽車消費市場80後、85後的提及率在下降,90後比重增加,想想也是,最大的90後都快30歲了,已經或即將成為消費中堅力量。對於年輕消費群體,其實捷達面臨兩種挑戰,一是對捷達、對一汽大眾有一定認知人群,他們是否會接受“年輕”的捷達新品牌,對一汽品牌的認知度是加分項,接下來就是產品自身的轉型是否能跨越代溝滿足年輕人的物質需求;第二個就是對捷達、對一汽大眾、對汽車品牌沒有什麼瞭解的人群,說到捷達他們想到的就是“老”,品牌不但沒有加分反而倒扣分了,那麼只能靠產品自身的性價比打動人,可競爭對手太多,捷達的優勢在哪裡又該怎麼展現?

神車捷達走單騎, 會不會再創輝煌成為低端市場收割機?

說到產品,從曝光的車型圖來看,外界有著不同的聲音,不過畢竟還只是圖片,和實車有一定的差距。但這也是捷達面臨的一個坎,對年輕人來說,好看、漂亮是選擇一款車的第一要素,而且這個好看的評價標準一直在跟風兒變,並且是多維的,既要迎合大潮流又得標新立異彰顯個性,面對這一世紀難題,一汽大眾的公關團隊還真有的忙。性能配置方面,雖然沒有曝光更多細節,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捷達的配置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屏、音響、輔助系統這些年輕消費者們的基本標配都會有。自然,如何平衡售價和配置就看一汽大眾的智慧了。

神車捷達走單騎, 會不會再創輝煌成為低端市場收割機?

隨機採訪了幾位90後同事,是否會選擇捷達品牌車型時,“看價格”是主流,在這個前景難料的車市,無論品牌光環還是車壇新貴,唯有價格才是壓艙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