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先介紹一下八大山人吧,因為他的名字,很多人誤以為是八個人,類似“八大名菜”,“四大名樓”,事實上只有他老哥一個!

八大山人(1626—約1705) 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大畫僧"之一。他是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明朝滅亡以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又入青雲譜為道。

晚年自號“八大山人”,並一直用到去世。

他一生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都是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

繪畫對於他來說,也許只是一種宣洩內心情緒的手段!

八大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有時滿幅大紙只畫一鳥或一石,寥寥數筆,卻神情畢具。

他的一花、一鳥、一魚。一石。。。,都著眼於佈局的氣勢。

“少”,也許能有人作到,但“少而不薄,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過少而給讀者一個無限的思想空間,能做到的人卻很少。

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中國在450年前,就有至高境界的“極簡主義”了!

八大山人有一首題畫詩:“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這第一句“墨點無多淚點多”,言簡意賅地說出了他繪畫藝術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著他所提示的這條線索,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賞這位畫家的偉大藝術作品。

八大山人的一幅《游魚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1610萬元

也許這是世界上最貴的一條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