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西夏所控制是区域,虽然没有契丹的地域大,只是一个宋朝节度使那么大,但所涉及的厉害对于宋朝来说如鲠在喉,因为他阻断了宋朝与西域的沟通,不仅仅是丝绸之路,还有就是再也无法买到战马的切肤之痛,从此西域与中原也隔断了近300多年。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北宋地图

西夏的投诚

西夏人其实是党项人,而党项人是当年鲜卑拓跋氏与羌人结合后的民族,崛起于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逃到灵州,借助党项族拓跋氏平叛各地叛乱,封为夏州指挥使,从唐末一直到宋朝建国,拓跋氏一直控制着陕北地区,一直到传到李彝兴(唐朝因助唐有功,赐姓李)。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定难节度使

公元960年,宋太祖刘邦建立北宋,李彝兴以定难节度使之职向宋朝纳贡,并加封为太尉,一直到其孙子李继捧即位。

公元982年,李继捧献西夏之地交于宋太宗,并将自己家族五服之内的全部迁到京城,宋太宗将李继捧封为彰德军节度使,并对相关下属也进行了封赏,并任命曹光实为四州都巡检使管理所献之地。但此等善举,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李继捧的族第李继迁就不同意,借故没有奉旨回京,举起了反叛大旗,从此西夏再无安宁之日。

像牛皮鲜一样讨厌

李继迁后来与宋朝的战战和和,反反复复,让宋朝真的很难受,最后都让宋仁宗听到西夏战事,就感到厌战。李继迁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始终纠缠着宋朝西北边防,不得一颗安宁。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李继迁

第一次反叛:公元983年,李继迁反叛的第二年,新上任的巡检使曹光实就带兵将李继迁的老家银州(陕西榆林东南),俘获了其母亲与妻子,但李继迁跑了。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王侁

第二次反叛:公元985年,李继迁就利用诈降,诱杀了曹光实,并夺回银州。宋太宗立马派田仁朗与王侁带兵平叛,田仁朗为人忠厚,有谋略之人,是将才,分析李继迁乃乌合之众,流寇之兵,守一孤垒,以逸待劳即可。随装作毫不在乎之状,但并副将王侁(就是害死杨家将之人)构陷,被宋太宗召回,王侁带兵大杀四方,夺回银州,但李继迁又跑了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李继捧

第三次反叛:公元986年,李继迁向契丹国主称臣,成为父子关系,并娶了契丹义成公主,有了契丹靠山,李继迁更是底气十足,对宋朝西北边境骚扰异常频繁,而宋朝又没有克制办法,屡战屡败,劳民伤财,请出了哥哥李继捧,镇守夏州,这期间仍然是战战和和,知道公元991年,李继迁再次投降,封为银州观察使,不久就叛变了。

第四次反叛:公元994年,李继迁哄骗李继捧诈降,囚禁李继捧,妄想兼并李继捧军队,而这时李继隆(宋朝名将李处耘之子,与西夏没有关系)正好带兵讨伐李继迁,解救了李继捧,但李继迁又跑了。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李继隆

最大一次失败

公元996年,李继迁大举围攻灵武(宁夏灵武),宋太宗派李继隆率军五路讨伐李继迁,李继隆从环州出发,丁罕从庆州出发,范廷召从延州出发,王超从夏州出发,张守恩从麟州出发,五路大军出发讨伐,宋太宗安排行军路线是五路在乌白池会合,但李继隆擅自改变路线,最后只有王超一路军队达到乌白池,与敌军打了一仗,最后惨败退却,其他军队都未按时间到达制定地点,最后这次声势浩大,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的讨伐之战,最后变成西北巡游,然而留给宋太宗是时间不多了。

公元997年,李继迁归降,而此时宋太宗刚刚驾崩,宋真宗继任伊始,暂时无暇顾及西北事宜,就顺水人情任命李继迁为定难节度使,并割让夏、绥、银、宥、静五州管辖,自此西夏雏形已建。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一):西夏太祖的反反复复,像牛皮癣一样难受

西夏后裔美女

李继迁一个"流寇",借助西北区域优势和党项、羌族等人支持,采取游击战术,竟然成功的守住了祖上留下的基业,而在整个宋朝武力最强盛时期,竟然都是无功而返,着实让人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