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病寒熱病:上熱下寒用烏梅丸,抗癌中藥烏梅,消除息肉

烏梅的功效

味酸、澀,性平。

歸肝、脾、肺、大腸經。

功效主治:

斂肺,澀腸,生津,安蛔。

用於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

現在研究,有抑制癌症,增加免疫功能,治療食管、直腸癌、消除多種息肉的作用。

相關配伍

現在病寒熱病:上熱下寒用烏梅丸,抗癌中藥烏梅,消除息肉

1.烏梅甘草湯:《醫門八法》卷三。

烏梅肉5個,甘草5錢。肝氣有餘,肝血不足,以致胃氣痛者。 [1]

2.烏梅丸

組成:烏梅肉、黃連、黃柏、附子(炙)、乾薑、桂枝、細辛、青椒(去目)、人參、當歸

功效主治

緩肝調中,清上溫下。

蛔厥,久痢,厥陰頭痛,症見腹痛下痢、巔頂頭痛、時發時止、躁煩嘔吐、手足厥冷

腎臟病患者、孕婦、新生兒禁用。本品含有馬兜鈴科植物細辛,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厥陰病:從證候分析,屬於六經病陰陽勝復、寒熱錯雜的證情。

厥陰病為裡虛而寒熱錯雜之症,其治法:上熱下寒者,治宜寒熱並用,厥陰寒證則宜溫裡寒,厥陰熱證則宜清下熱,厥多熱少治宜溫陽。

厥陰病治宜清上溫下,烏梅丸為治療厥陰病的代表方劑。

《傷寒論》說:“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附加:一招辨別自己是不是上熱下寒體質:

看舌苔。舌尖發紅,舌根發白,多為上熱下寒。

上半身容易上火:口腔潰瘍、慢性咽炎、長痘、慢性中耳炎、眼睛紅癢、扁桃體炎、頜下淋巴結腫大,臉色發紅,頭熱、頭痛、頭脹、頭暈、甚至血壓升高;

下半身虛寒:小肚子涼、大便稀薄不成形、腰部冷痛、小腹發涼發緊、手腳冰涼等,女性還容易有月經不調、痛經。

現在病寒熱病:上熱下寒用烏梅丸,抗癌中藥烏梅,消除息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