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世界的手。”

一个母亲的三观,的的确确陶染着家庭及子女。喜欢读史的人可能会察觉,每一位成就卓著的人身后,几乎都有一位聪慧、有见地、三观正确的母亲。

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古代四大贤母的故事,如今读来,那种舐犊情深和正气秉然的母爱仍令人感动不已。

母亲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的三观是子女三观的来源。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勤劳、乐观、有见地和三观极正的母亲,就是子女最大的福报,就是家庭最大的福气。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最近一直在追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部剧,有人说是一部宅斗剧,有人说是明兰的成长史,我看到的,却是一场妈妈们的大比拼。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林小娘,不会正确教育孩子,却教了孩子们不少乌七八糟的手段。

林小娘是盛府的妾室,特别有心机。

她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女儿墨兰,虽然是庶出,但剧中比嫡女都张扬。

她的做派,简直就是林小娘的翻版,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眼高于顶,一心想着攀高枝,嫁入豪门。

总体来说,林小娘这样的母亲,格局小,心思歪,她最终机关算尽一场空,结局凄惨。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王大娘子。

用盛老太太一句话总结:心无城府,做事莽撞,心还是为盛家好的,说明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智慧,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她生育了两女一子,毕竟出身名门,教孩子的三观还是很正。

她的儿子长柏也争气,一举中科,进了翰林院。

王大娘子的长女华兰,自幼在老太太身边长大,温婉贤淑,堪称女中典范。

王大娘子的二女儿如兰,她的性格很像母亲,没有什么心计,直来直去,属于傻白甜那款。她嫁给了比自己家境遇差的婆家,夫妻恩爱,婚姻和美,后来,她的老公成了朝廷的栋梁之才,结局堪称完美。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卫小娘。

她知道自己地位卑微,一直忍辱吞声,在临死之前嘱咐女儿,不要冒尖出头,凡事活着最大,让明兰学会隐藏自己,在那个艰难的环境中活下去。

明兰一直记着母亲的话,藏拙守愚,装得呆呆笨笨,把自己在家里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这才安全地长大。

卫小娘临终前把李娘子镇守娘子关的画作送给明兰,鼓励她独立自强-----李娘子镇守娘子关,既不仰仗父辈兄弟,也不仰仗丈夫儿子,一样能抵挡百万雄兵于阵前……

正是童年受了母亲这些影响,才让明兰长成一个有格局有韬略的女子。

一路开挂,成为诰命夫人,这可是那个年代,皇族外的女人最高殊荣了。

当然,这也有她祖母一份养育的功劳。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明兰的祖母就是一位好母亲,华兰和明兰自小都在她身边长大,两个孙女都被她教育得很优秀。

她三十岁就守寡,守着儿子盛纮过日子。

盛纮并不是她亲生,而是妾室庶出。

那个嫡庶尊卑严明的时代,庶出的孩子地位很低,盛纮能有那样的成就,除去自己刻苦读书之外,更是因了盛老太太这位侯府千金的提点。

我从小就听说过一句话:一代好母亲,三代好家庭, 这句话用在盛老太太身上,一点不为过。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三观正则品行正,这是人行走世间最轩昂的气度。

女人拥有好的品行是家中的珍宝,要比秀美的容颜、横溢的才智更加让人迷恋。在她身旁,男人不做莽撞事,孩子也会前程似锦。

而一个美满的家庭不必鲜衣美食,也无需金玉满堂,若能拥有一个三观正确的妈妈,便是最大的福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