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陷“賣身”傳聞 中國業務“末路”已現?

麦德龙陷“卖身”传闻 中国业务“末路”已现?

麥德龍中國頻繁“被出售”股份背後,是麥德龍並不理想的生存現況。

ID:BMR2004

麥德龍被收購一事再次發酵,這也是時隔近兩年後,再次傳出阿里巴巴入股麥德龍的消息。

2月14日,據路透社報道,阿里巴巴正與德國零售批發商麥德龍展開新一輪談判,或收購其中國業務的部分股權。

對此,《商學院》記者分別向麥德龍中國和阿里方面求證,雙方均表示,“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麥德龍中國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關於麥德龍尋找拓展自身業務能力的戰略合作伙伴 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我們不予置評。”

事實上,這並不是麥德龍的第一次“被入股”,2018年就有消息稱麥德龍中國業務正在尋求出售,復星國際正在洽談收購麥德龍股份。

1964年,麥德龍在德國誕生。1995年,麥德龍來到中國,與此同時,家樂福和沃爾瑪也先後來到中國。2014年,麥德龍中國實現189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縮窄到8%,2015、2016年更是連續兩年增幅在1%。

2014年,麥德龍開始試水便利店,在上海開出第一家便利店“合麥家”,試圖在中國高速增長的便利店市場中分一杯羹。然而,合麥家在上海開到4家店後,就停滯不前。2017年9月,合麥家關閉僅有的4家合麥家便利店。

與此同時,麥德龍的財務也出現“縮水”的現狀。據Pitchbook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麥德龍的營收就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麥德龍營收實現歷史最好的655.29億歐元,之後緩慢下降到2015年的592.16億歐元,但在2016年其營收下降63%,至218.70億歐元。2017年營收跌至213億歐元。

如今中國業務疲軟的麥德龍不得不尋求合作伙伴,而阿里會是最好的選擇嗎?麥德龍在華髮展該如何扭轉頹勢?新零售大背景下留給麥德龍的機會究竟在哪裡?

中國業務頻繁“被出售”

近半年來,麥德龍中國的“緋聞”不斷。

這是麥德龍近半年來第四次傳出中國業務將所變動的消息。2018年9月,外媒報道,德國知名批發零售超市麥德龍正在評估中國業務,包括出售股份和尋找合作伙伴等事宜。2018年10月,麥德龍再次傳出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伙伴。 2018年11月2日又曝出麥德龍正在與騰訊洽談合作事宜,具體消息將於不久後公佈。

而就在2018年10月,《商學院》就中國業務是否出售採訪麥德龍中國方面時,麥德龍中國品牌總經理曹湧對《商學院》表示:“完全造謠”。曹湧表示:“我們不會出售麥德龍中國業務,新店也在按計劃籌備。”

麥德龍中國頻繁“被出售”股份背後,是麥德龍並不理想的生存現況。

“麥德龍現購自運在全球門擁有超過760家門店,覆蓋35個國家。截至目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5家門店。” 麥德龍中國總裁 Mr. Claude Sarrailh (康德)對《商學院》表示。

實際上,這家世界零售百強第三位的歐洲老牌零售批發超市,自2010年營收就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麥德龍營收實現歷史最好的655.29億歐元,之後緩慢下降到2015年的592.16億歐元,但在2016年其營收一度下降63%至218.70億歐元。

這也正是麥德龍不斷希望通過重組改善業績的主要原因。據彭博社報道,麥德龍甚至願意出售其中國業務高達80%的股權給中國合作伙伴,而能否成功交易的關鍵,在於多家潛在買家的價格是否讓其滿意。除了95家門店,出售的標的還包括麥德龍在北京上海等地擁有的多個不動產。

“龐大的門店數量和日漸降低的收入使得麥德龍集團不得不重新考慮中國業務的價值。”電商行業專家、零售行業研究員李成東認為,在麥德龍之前,已有多家外資零售商撤出中國。這個時候撤出中國並不是一件很“掉面兒”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阿里在此之前並未出現在麥德龍中國的緋聞名單上,但其與麥德龍的合作已有多時。

據康德介紹稱,早在2015年,麥德龍就與阿里達成合作,入駐了天貓國際,當時兩者宣佈麥德龍將和阿里在商品供應鏈,跨境電商和大數據方面進行合作,成為阿里歐洲戰略的重要夥伴。

與此同時,阿里旗下菜鳥網絡也與麥德龍有一定合作。據菜鳥方面介紹,麥德龍目前已進入菜鳥全球供應鏈體系,該體系可從原來的進口到倉接貨、到港接貨升級為直接到海外源頭接貨,全程把控降低商家供應鏈成本。

“如果能夠成功,阿里巴巴可以憑藉互聯網優勢,結合大數據,進一步將麥德龍打造成新零售體系下的巨頭。”零售行業專家、商性學院院長莊帥強調,雖然超市類擁有大潤發,但對於阿里來說,對抗騰訊系龐大的線下零售網絡還遠遠不夠。

不過,麥德龍中國是否將由阿里接手仍存在較大變數。李成東稱,雙方之間的談判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不排除有破裂的可能。

在華水土不服

近幾年,業界都在熱議新零售,創新業態以及線上線下的融合。這一切幾乎都發生在中國的零售業中,但大家把中國零售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忘記了,那就是外資零售企業,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他們似乎在中國零售業中被邊緣化了。

作為曾經的零售巨頭,麥德龍近年來一直在進行重組,旨在發展旗下核心的現購自運業務,出售Kaufhof百貨商店,進一步從消費電子集團Ceconomy中拆分出來。此外,麥德龍還打算出售旗下處於虧損局面的連鎖大賣場。

為擴張在華業務,2014年,麥德龍對中國市場作出了一個全新的判斷,認為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將更加註重小型業態,於是開始試水便利店“合麥家”。麥德龍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一個便利店品牌,被列為重點發展同樣選擇從上海開始,還迅速開啟了特許加盟模式。

但是合麥家門店只開了4家,到2017年,因為門店銷售始終有限,而房屋租金持續上漲,最終僅有的4家門店全部關門。而從提出便利店計劃到全部關門,不足3年時間。

亞洲市場對於麥德龍來說有多重要? 據康德介紹,麥德龍亞洲門店數量排第三位。

在中國市場,乃至整個亞洲市場,麥德龍現在的處境很尷尬。

“因為定位,錯失中國機會。”管理專家畢波對《商學院》表示,對公不對私,與大眾消費市場隔離。麥德龍是針對專業顧客的現購自運(指專業顧客在倉儲式商場內自選商品,以現金支付並取走商品)超市,相比傳統送貨批發商,有即時獲取商品和營業時間更長的優勢。它定位於“有限”的客戶,只對單位、企業法人或者小零售商等工商領域的經營者和群體消費層。

從數據上看,麥德龍在中國的發展遠不及家樂福和沃爾瑪。麥德龍中國主打高端付費會員制,在C端客戶中難以推廣,這導致其主要客群為B端客戶(即中小企業),而B端生意很難為其帶來爆發式的營收增長。此外,麥德龍還採取了較為保守的市場擴張策略,門店數量十分有限,這令它在中國市場難以打開知名度。

縱觀如今的中國的零售市場,更多的還是C端的生意,是大眾消費市場。如此,麥德龍顯得特立獨行。

“目前零售業已經進入了新零售發展時代,傳統實體零售業者必須在電商、實體業態升級方面作轉型。事實上,家樂福等同業者也在嘗試向中小店轉型。這意味著實體業者在向更有前景的專業業態或小而美業態轉變,而原本陳舊的百貨等尷尬業態會逐步被替代。大店成本高且選址難,而中小型緊湊門店則選址靈活化,更有利於零售業者的發展。”莊帥指出。

“麥德龍目前將著重進行數字化轉型,通過打造差異化品類管理及專業服務,以滿足專業客戶多樣化的需求。目前已完成所有門店與麥德龍網上商城的對接,整合線下會員數據,同時與第三方平臺,如餓了麼、美團展開合作。”康德指出,麥德龍的業務模式能同時服務於B2B和B2C。未來,麥德龍將積極地探索在O2O商場、食品配送、福利禮品三大領域業務的快速增長。

“2018年麥德龍在中國共開設5家門店,2019年我們也保持相同的速度。”康德強調。

如今,麥德龍中國區總裁麥德龍進入中國已超過20年時間但面對整體經濟環境和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究竟是擁抱合作伙伴還是自身加快轉型都是一件不小的挑戰。

(本文來自《商學院》雜誌2019年2&3月合刊)

麦德龙陷“卖身”传闻 中国业务“末路”已现?
麦德龙陷“卖身”传闻 中国业务“末路”已现?

(版權聲明:“商學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5210618901,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5210618901。)

獲取商界新鮮資訊、聆聽大佬領導“心經”

揭秘大公司裡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學院校

這是一座開在你身邊的《商學院》

《商學院》已經入駐以下平臺

麦德龙陷“卖身”传闻 中国业务“末路”已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