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泓水之战而死,因坚守一信念极大震撼了中原诸侯

宋襄公名兹甫,是宋桓公的次子,因为从小就温良恭俭让,侍父敬兄,不敢有丝毫怠慢,深得宋桓公的喜欢。

宋襄公泓水之战而死,因坚守一信念极大震撼了中原诸侯

桓公年老体弱,自感不久于人世,开始安排后事。他看到兹甫仁义,又是正室所生,依据嫡长子继承的礼法,就立兹甫为太子,叮嘱他在自己身后继任宋国的国君。

兹甫觉得自己虽然是嫡长子,但上边还有桓公庶妾所生的哥哥目夷,就坚决推辞,说哥哥目夷不但年龄比自己大,而且沉稳练达,有仁有义,请求让哥哥公子目夷做君主,自己则心甘情愿全心全意辅佐哥哥。

宋桓公一听,又喜又忧,喜的是我儿如此仁义,他若能即位,一定高奏一曲兄友弟恭的主旋律,我宋国将处处盛开仁义的花骨朵;忧的是,现在世风日下,为了争夺帝位,各国屡屡出现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人间惨剧,兹甫若是掌权,在这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难免会伤痕累累,甚至会连累宋国背上霉运。

出于这些考虑,宋桓公忧心如焚,一时拿不定主意。哥哥目夷是个聪明人,虽然弟弟提前几百年就上演了“孔融让梨”的变型加长版故事,但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不为所动,对弟弟的建议坚决拒绝,还好几次到宋桓公那里哭诉,表明自己不肯就位的心意。

宋桓公看到这两个儿子如此谦逊礼让,十分满意,就顺势要求兹甫即位,自己则含笑飞升。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一片哀恸声中,公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立刻任命哥哥目夷为司马,全权掌管宋国国家武装力量,似乎根本没有担心过哥哥掌握了军队会夺了他的位置。弟兄俩你亲我爱,以仁义治国家,宋国出现了路不拾遗、人人争当模范好人的可喜局面。

宋襄公泓水之战而死,因坚守一信念极大震撼了中原诸侯

别笑!这份成绩来之不易!要知道,那个时代,尔虞我诈已是常态,血腥屠杀更无忌惮。齐桓公一代枭雄,秒杀天下无敌手,但死后还是落了个身死骨肉臭,烂在深宫无人理的凄惨局面。为了继承齐桓公的国君位置,几个儿子大打出手,杀得天昏地暗;而晋国的贵公子重耳为了躲避老爸新欢丽姬的迫害,被迫踏上了长达十九年的漫漫流亡路……

没过多久,首创了春秋霸主新概念的齐桓公,在葵丘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会盟。宋襄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会议。

霸主是什么,!“霸”就是“伯”的意思。如果把春秋时期的周天子看做是班主任的话,霸主就是班长。当然,把霸主理解成大周帝国诸侯协会的会长也没错。

齐桓公一见宋襄公,就非常喜欢。为什么?一来是宋襄公的父亲宋桓公曾经是齐桓公的铁杆盟友,一辈子死心塌地跟着齐桓公东征西讨—就像今天的美国打仗一定要带着几个小弟上一样—可以说,齐桓公霸业的军功章上,也有宋桓公的一半。二来是宋襄公仁义的名声早就传遍了大周帝国,那时候要是评比年度好人榜的话,宋襄公绝对名列榜首。

齐桓公拉着宋襄公的手,越看越喜欢,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发展两国关系进行了友好会谈。这次会议上,齐桓公还特意把自己的太子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

为什么要这样做?原来,齐桓公龙马精神,生下六个儿子,但这六位龙子都是妾室所生,也就是说,公子昭并不是嫡长子,虽然被齐桓公立为太子,但其他五位兄弟并不服气。齐桓公担心自己死后,其他五位儿子会和公子昭竞争皇位,引起齐国内乱,就特意嘱托宋襄公扶持公子昭上位。果然,没多久,齐桓公被宠臣困死在深宫,老鼠把他的尸骨都吃掉了也没人管。齐国也发生了动乱。

那位曾经把自己的儿子烹杀了给齐桓公熬汤喝的易牙,立刻翻脸,联合竖刁、开方废掉太子公子昭,另立公子无亏为君。易牙和竖刁大开杀戒,齐国大臣被屠杀殆尽。公子昭情急之下,只好投奔父亲为自己指定的监护人—宋襄公。

宋襄公是那种把别人对自己的重托看得比生命都重的人。他当即安慰公子昭,慷慨激昂地表示要帮助公子昭回齐国复位。

宋襄公泓水之战而死,因坚守一信念极大震撼了中原诸侯

宋襄公立刻写信给各个诸侯国,通告了公子昭的不幸遭遇,希望各诸侯国能出手相助,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政治秩序。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部分诸侯国接到宋襄公的书信后扔到一边,根本没当回事。只有卫、曹、郑这几个比宋国还小而且离宋国又比较近的国家,看见宋襄公二杆子劲起来了,担心惹恼了宋襄公于己不利,就象征性地派了一些军队参加了以宋军为主体的“联合国军”,增加宋襄公出师齐国的合法性。

宋襄公自任四国联军总司令,直扑齐国。运气还好,齐国的贵族对易牙和公子无亏早就恨得牙痒痒,又很同情公子昭的遭遇,就和宋襄公来了个里应外合一锅端,杀掉了无亏,驱逐了易牙,迎接公子昭复位,是为齐孝公。

宋襄公第一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露脸,就博了个满堂彩。大家都觉得他年轻有为,又以仁义号召天下,是维护大局稳定的柱石。宋襄公也踌躇满志,准备再接再厉,把齐桓公的霸业接手过来,过把霸主的瘾!

要说这人不知道自己几斤儿两重还真不行,把理想和美丽幻觉当成真实也一定会害人害己。宋襄公自以为帮助公子昭复位,自己就成了齐桓公霸主事业的继承人了,就开始摆出了“班长”的架子,向诸侯国发号施令。滕国(今山东滕县)的国君不待见他这种做派,口有微词。宋襄公也毫不客气,就把滕国的最高领导人滕宣公逮了起来;还因为鄫国国君在会盟时迟到,就严厉地处罚了他;曹国的国军因为没有送羊给他,也引起宋襄公的打击报复。

看来宋襄公是着道了,本来很和善谦恭的一个人,却一心在霸主的路上奋勇前行不准备回头了。有不服的,陈国的领袖发出紧急侣议,约除宋国以外的诸侯国在齐国召开联合大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是在追念齐桓公,实际上是说宋襄公不地道,根本就不承认宋襄公的霸主地位。

宋襄公一着自己被中原的诸侯国孤立,又气又急,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浑身不自在。他左思右想,看中了中南的楚国。

宋襄公觉得,这楚国虽然是蛮夷之邦,名分不正,但现在是“万乘之国”,军事力量可以进入诸侯国的前三甲;虽然奉行霸权主义,但也算是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一极,许多小诸侯国都和其保持着暖昧关系,影响力很大。宋襄公思忖:宋国素以仁义闻名天下,要是强强联合,能得到楚国的帮助,何愁霸业不成?

说干就干。宋襄公立刻拉着齐孝公(公子昭)和楚国人在鹿上(今安徽阜阳市南)举行政治谈判,三国约定秋天时节在孟地(今河南省唯县)结盟。楚成王早就想找借口插手中原地区事务,看见宋襄公主动伸出橄榄枝,正中下怀,一百个应承。

宋襄公回到商丘,兴冲冲地对哥哥公子目夷说:“千磨万磨,楚国终于答应和我们会盟,并且当老二了。”

公子目夷头脑很清醒:“楚成王地处蛮荒,向来不信仁义道德。我实在担心你会被他欺骗。”宋襄公连连摆手:“哥哥你多心了。‘投桃报李’,我用信义来对待楚成王,他哪里忍心欺骗我?”

到了秋天的时候,宋襄公如约赴会。为了表明自己的心底无私,他还拒绝了目夷多带兵马的建议。

宋襄公泓水之战而死,因坚守一信念极大震撼了中原诸侯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那边宋襄公轻车简从坦然赴会,这边楚成王暗中谋划要趁机绑架宋襄公,给中原诸侯国来个下马威。他命令大将得臣和斗勃,每个人率领五百名打扮成随扈的士兵,随扈的衣服里披着恺甲,还悄悄地藏着刀剑。会盟仪式正式开始后,宋襄公作了主旨发言,他有模有样地回顾了宋、齐、楚三国的传统友谊,表示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的条件下,三国首脑有必要保持经常性的互访,以确保中原大地战略再平衡云云。

宋襄公正兴高采烈地说得唾沫星子乱溅,楚成王低喝一声,早已埋伏好的武士拔出刀剑,亮出甲胄,捉住了宋襄公。

公子目夷趁着混乱逃回商丘后,想了个办法营救宋襄公。他假装国不可一日无君,就当上了宋国的国君。楚成王一看,自己背着不受信义的国际骂名,没吃着羊肉反而惹了一身骚,宋襄公这个书呆子在自己手里变成了烫手山芋,毫无利用价值,左思右想,就放了宋襄公回国,希望能让起他和目夷兄弟反目。

楚成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用这一招给宋国添乱。谁知道,宋国根本不上当,公子目夷马上宣布退位,迎宋襄公复位。

是啊,心态阴暗的人哪能相信别人的心里装满阳光呢?宋襄公回国后,十分怨恨楚国的不守信义,就迁怒于郑国。郑国是个小国,虽然和周天子一个姓氏,却臣服于楚国。

按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宋襄公没想那么多,他觉得自己教训了郑国,就等于报复了楚国。宋襄公的这个想法,倒有点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痛打了落水狗,也就等同于痛打了狗主人了。

还是那股劲,说干就干!宋襄公通报了郑国的恶行,联合卫、许、滕几个弹丸小国前去攻郑。消息传来,楚国不干了—看来上次把你放回去你还没长记性,于是起兵救郑。

宋襄公泓水之战而死,因坚守一信念极大震撼了中原诸侯

于是,在泓水岸边,两国上演了泓水之战,宋襄公秉承古老兵法《司马法》中的上古军礼,没有趁楚军渡河半渡而击,被楚军射中腿部重伤而死。

宋襄公虽然死了,却在中原诸侯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大家意识到:虽然宋襄公秉持的上古军礼已经日益式微,但他的这种近乎愚痴的坚守,还是让人生出许多感动。

宋襄公死后没几年,晋文公重耳复位,在城濮狠狠地教训了楚成王,也算是间接地为宋襄公报了仇。

宋襄公泓水之战而死,因坚守一信念极大震撼了中原诸侯

当然,即使是教训楚国这样的国家,晋文公也还是履行了自己当年对楚国的承诺,在战争初期即撤退了三舍(九十里)。

这就是中原大国的素质,这就是中原诸侯的德行,这就是宋襄公、齐桓公和晋文公等“春秋五霸”所坚持的上古军礼。这些军礼的本质和核心,其实是上古源远流长的贵族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