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系”租賃平臺資金鍊緊繃急上市,藏經營隱患能否化解留懸念

近日,海通證券對外發布公告披露,中國證監會已經正式核准旗下融資租賃平臺海通恆信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請求;據悉,海通恆信此次計劃發行不超過26.83億股外資股,每股面值為1元;這意味著,經過近兩年的蟄伏 ,海通恆信有望成為繼海通國際證券之後,第二家赴港上市的資本平臺。

“海通系”租賃平臺資金鍊緊繃急上市,藏經營隱患能否化解留懸念

作為海通證券間接持股100%,且為“海通系”實現國際化戰略的三大平臺之一,海通恆信此前一直被寄予厚望。旗下融資租賃業務更是覆蓋基礎設施、交通物流、工業、教育、醫療、建築、房地產及化工等諸多領域。

然而,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張與國內信用違約持續高企,海通恆信頻頻被捲入與實體企業的融資租賃違約糾紛中難以脫身,公司亦持續飽受負債率居高不下,現金流淨額大幅流出之苦;面對租賃平臺當下的潛藏危機,海通恆信能否藉助上市得以化解仍屬未知。

資金鍊緊繃,上市之路崎嶇

回溯歷史,海通恆信成立於2004年7月,其前身為中日合資的恆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並於2014年被海通證券收購。作為我國首家券商系融資租賃公司,海通恆信因背靠海通證券,以總資產計,海通恆信國際租賃在商務部批准的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中排名第三。

具體業務而言,海通恆信的業務包括融資租賃、經營租賃、保理、委託貸款及其他貸款和諮詢服務。其中,融資租賃業務收入佔比最高,截至2018年6月30日,來自融資租賃業務的佔比達到68.9%;其租賃客戶更是覆蓋2B、2C兩大客戶群。

不過,隨著公司業務急劇擴張,海通恆信卻出現“成長的煩惱”;特別是,由於公司業務已經覆蓋包括基礎設施、交通物流、教育、醫療、房地產等諸多行業,公司對於資金的需求尤其強烈。

根據權威數據披露,海通恆信曾通過多管道持續融資。2018年10月22日,海通恆信就曾宣佈發行規模不超過4億元的公司債券;除此之外,海通恆信租賃亦曾藉助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工具進行融資合計141.80億元,並通過資產支持證券與上交所公司債券分別融資90.19億與33億元。

如果觀察海通恆信近幾年融資頻率,2014年融資1次,2015年融資1次,2016年融資6次,2017年融資11次,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融資次數已經高達14次,四年時間公司融資次數已經增長數倍。

眾所周知,融資租賃的盈利模式與銀行類似,均是以提升槓桿和賺取利差盈利,需要不斷進行加碼。在巨大的業務擴張與資金需求下,唯有持續拓寬資金渠道公司業務才會得以發展,為儘快獲得資金,赴港IPO已不失為最佳方案,不過海通恆信的上市之路可謂異常崎嶇。

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上半年,海通證券就已審議通過海通恆信擬分拆獨立上市議案,並欲通過赴港發行外資股(H股),進而完成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此後,海通恆信於當年6月27日,透過聯席保薦人向聯交所呈交上市申請,並公司H股於主板上市及批准買賣。

然而,時間已過近兩年,海通恆信的上市進程卻仍未進入聆訊狀態;儘管,海通證券在2018年的半年報中表明:“海通恆信H股上市工作正在穩步有序地推進。”然而,時至今日,海通恆信仍未完成赴港交所掛牌進程,而是於2018年2月與9月分兩次重續IPO申請。

雖然,海通恆信此前曾對外表示,公司並未上市的直接原因是等待證監會審批,因為其母公司海通證券受到證監會監管。然而,根據權威人士對盎司財經表示“海通恆信未獲監管層核准的真正原因,與融資租賃所暴露的一系列行業風險,及公司內部問題密切相關”。

此前,由於國內經濟大環境持續低迷,進而引發社會信用違約率高企,國內多數融資租賃公司紛紛陷入債務逾期潮中。比如震驚海內外的星美系融資逾期與湖南耒陽融資平臺逾期,均令國內多家融資租賃機構陷入其中。

融資違約風險已成發展隱患

受到行業影響,海通恆信亦未能倖免;公司曾陷入到與龐大集團、北訊集團的融資租賃違約糾紛中未能脫身。

不過,從該事件發展來看,海通恆信收回融資前景不甚樂觀。2018年10月12日,作為當事方的龐大集團曾對外發布公告宣稱,海通恆信因與公司發生糾紛,並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上海金融法院因此凍結了龐大集團股東龐慶華所持有的13.629億股公司股份。

據當事方披露,主營為汽車租賃業務的龐大集團,曾於2016年12月與海通恆信簽訂了融資租賃業務服務,融資金額為2.4398億元,租賃期限36個月,並由其董事長龐慶華擔保。此後,龐大集團的融資出現違約,截至2018年10月12日,龐大集團與海通恆信融資業務逾期金額為1996.5萬元,未到期金額7986萬元,總計1億元。

儘管,海通恆信曾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且龐大集團亦曾表示與海通恆信協商解決相關糾紛;然而,由於龐慶華所持股份均處質押狀態,且累計質押率為99.98%,因此相關擔保的約束性並不大。

除與龐大集團的逾期事件外,海通恆信亦曾陷入到與北訊集團的債務逾期中。根據北訊集團2018年10月18日發佈的《關於訴訟事項及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的公告》顯示,北訊集團共公佈了8起訴訟;其中之一就涉及海通恆信與北訊集團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涉及金額為4855.8萬元。

在此之前,北訊集團亦曾在相關公告中披露,北訊集團新增3筆對子公司北訊電信的擔保合同,其中涉及海通恆信與北訊電信股的融資額為8000萬元。

從目前來看,兩筆債務通過正當途徑回收的難度極大。根據2018年前三季報顯示,龐大集團營業收入為370億元,同比下降27.25%;歸母淨利潤為-2.34億元,同比降低170.7%。北訊集團業績相對穩定,但公司亦持續面臨資金鍊困境。

在此之前,北訊集團曾對外表示,公司現金流亦不充裕。儘管逾期債務暫時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不過公司發展過於依賴金融機構提供的外部融資,其經營存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儘管,兩筆融資租賃違約數額有限,全部損失亦不會對海通恆信造成傷筋動骨影響。不過對於海通恆信而言,潛在的融資違約風險已成發展隱患。

公司財務暗流湧動,經營面臨現實困局

然而,當前海通恆信總資產規模已近700億元,公司持續出現負債率持續居高不下,與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持續大幅流出,或已成為公司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經營困局。

根據此前海通恆信相關招股書數據披露,近年來,海通恆大力發展租賃業務,營收有了較大增長。特別是2015-2018年上半年,海通恆信營業收入分別為26.07億元、31.81億元、40.77億元和24.78億元,整體呈現增長態勢;與此相對應,海通恆信租賃的總資產亦衝到驚人的近700億元。

不過,在海通恆信租賃總資產增加的同時,公司負債高企已經浮上臺面。根據此前發佈的招股書披露,海通恆信的總負債達到574.94億元;特別是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海通恆信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6.65%、80.44%、82.42%且呈現持續走高之勢。

與此相對應,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公司有息負債餘額亦呈倍數增長;分別為183億元、261億元、341億元、440億元,兩年半時間其有息負債總額增加近一倍。

“海通系”租賃平臺資金鍊緊繃急上市,藏經營隱患能否化解留懸念

受此影響,海通恆信融資成本大幅增加,其現金流亦達到讓人擔憂的程度。2015~2018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79.16億元、-92.71億元、-106.83億元和-50.93億元。雖然根據海通恆信解釋,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出現問題,是由於近年來公司大力發展業務,前期墊付了租賃資產款項必須分期收回;然而,公司財務所面臨的暗流湧動,已成為其經營所面臨的現實困局。

隨著海通證券對外發布公告披露,證監會已經正式海通恆信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請求;從側面亦反映出,經過近兩年的漫長等待,基於國內監管層面的阻礙已經得到解除;按照海通恆信赴港交所上市流程,公司亦將很快進入聆訊階段。

然而,海通恆信特殊的行業屬性,及其所暴露出的融資違約風險與現實經營隱患,能否通過一次IPO融資得以化解仍未可知。作為背靠知名券商的融資租賃機構,如何在極速擴張發展的同時避免被短期利益綁架及時做好資金風控,或仍是海通恆信這家金融公司真正得以行穩致遠的“壓艙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