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一落地 浙江本土券商第一时间成立科创板小组

科创板的设立作为增量改革,不仅可以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还能带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存量制度改革。科创板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审议过会后,预计后续将推出一系列配套制度细则以确保科创板尽快落地。

本土券商:迅速行动成立科创板小组

靴子一落地 浙江本土券商第一时间成立科创板小组

自设立科创板的消息公布以来,浙江本土券商财通证券第一时间成立科创板小组落实相关工作。

据了解,财通证券组织专业人员对科创板企业的甄选标准、审核制度、交易制度等要点进行预判,并在形成自身思考基础上,通过沙龙、培训、会议等形式向监管层、本地政府及企业献言献策。财通证券还积极组织投行总部、中小投资银行部等对公司储备项目进行了梳理,与多家科创板潜质的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持续跟踪。

与此同时,财通证券与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等机构进行交流沟通,就科创板业务的战略部署、合作的可行性、合作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接下来,财通证券将全力跟进科创板相关工作,对内提升团队科创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研究+投行+投资”一体化能力的队伍,对外进一步落实深耕浙江战略,全力挖掘辅导浙江科创板潜在企业。

本土创投:迎来了寒冬中的暖流

1月23日晚,浙商创投联合创始人、行政总裁华晔宇第一时间关注着科创板的消息。他告诉记者,对创投机构来说,这就是寒冬中的暖流。

“科创板的起点,就是建立在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之上的,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的战略。”浙商创投投后管理负责人认为,科创板的提出,在时机上恰如其分,是国家资本市场战略高度提升的必然选择。理解科创板的功能和意义之后就会明白,科创板和新三板、创业板,是不同的定位,科创板的定位要高于新三板,新三板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板的培育市场,能上科创板的企业,一般不会选择新三板;而对比创业板,创业板的企业需要做到利润与科技创新的最佳组合,科创板强调未来的预期,服务的企业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哪些企业会被科创板垂青?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推断,科创板第一批试点企业,将会倾向于‘硬科技’企业,即科技含量高的芯片设计、半导体设计、高端设备、生物制药这样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这样领域的企业。”该负责人说。

她认为,对于创新型、技术型企业来说,科创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但是,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市场会对企业的价值作出判断,企业没必要一味去追逐资本市场。同样,创投机构不仅要关注第一批试点的项目,更要关注未来科创板块的长期发展,除了硬科技的投资方向之外,也不排除其他类型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

靴子一落地 浙江本土券商第一时间成立科创板小组

感谢关注“上海科创板”,获取更多科创板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