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易經》智慧解讀家族傳承如何突破三代

在中國歷史上,家族傳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問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叫《烏衣巷》。當年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聚居的地方,最為繁華,王謝兩家就居住在那個地方,後來宋齊梁陳幾個王朝,這兩家都是很厲害的角色。琅琊王氏王羲之、王獻之從他們的祖先王導一直傳承下來;謝家就是東山再起的謝安,他是淝水之戰東晉的領導者,這兩家是南朝門第最高的家族。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懷古詩,憑弔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卻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牆上。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但是到了八世紀中期,烏衣巷裡住的不再是王謝兩家,這麼厲害的家族,他無非也就傳承了一兩百年的時間。

用《易經》智慧解讀家族傳承如何突破三代

但是,與王謝同時興起的,南朝有一個大家族,從門閥地位上來講不如王謝,他最多算是一個二流或三流貴族。但是一直到劉禹錫寫這首詩的時候,這個家族還在為我們中國文化、中國歷史輸入新鮮血液,貢獻大師級的人物,這個家族就是顏氏家族。

顏氏家族歷史上有一位叫顏含,當年與王導他們一起輔佐司馬睿,建功立業。顏含在地位上當時不如王謝,所以名氣不大。但是這個顏氏家族一直傳到八世紀中期安史之亂,還為我們這個歷史貢獻了一位大師、宗師巨匠,我們書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顏真卿,書法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顏真卿除了書法成就以外,《資治通鑑》裡記載了顏真卿在安史之亂過程中的表現。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以後,當時河北二十四君很多地方都望風而降。唐玄宗非常傷心,河北二十四君曾無一義士焉?難道就沒有一個義士站出來嗎?我大唐王朝對你們不錯啊。後來顏真卿抗擊安祿山的消息傳到唐玄宗這裡,他才釋懷。終於有人能挺身而出,為大唐王朝擔當,這個人就是顏真卿和他的堂兄顏杲卿。

用《易經》智慧解讀家族傳承如何突破三代

《祭侄文稿》是祭悼他的小侄兒顏季明,顏季明是他堂兄顏杲卿的兒子,兄弟兩人聯手抗擊安祿山。最後關口被安祿山突破,顏杲卿被捕,顏氏家族損失巨大,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英烈彪炳。只有十幾歲的小侄子在此戰爭中遇難殉國,所以《祭侄文稿》是顏真卿飽含著熱淚寫下的。

縱觀歷史,顏氏子孫在操守與才學方面都有驚世表現,光以唐朝而言,像註解《漢書》的顏師古,書法為世楷模、籠罩千年的顏真卿,凜然大節震爍千古、以身殉國的顏杲卿等人,都令人對顏家有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即使到了宋元兩朝,顏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斷,尤其令以後明清兩代的人欽羨不已。

歷史上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為何會走向衰敗?家族的傳承如何能突破三代?我們應該如何思考這個古往今來世人關注的問題?

用《易經》智慧解讀家族傳承如何突破三代

顏氏家族為什麼一直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這個家族是靠什麼來傳承的?不是財富,不是權力,恰恰就是文化。他的祖上有一位叫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著有《顏氏家訓》。《顏氏家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因為顏之推一生歷經離亂,遭受很多磨難。他看到在南朝梁武帝鼎盛時期,很多貴族子弟不學無術,但是生活卻很優越,他們因為父親是誰祖父是誰,可以不獨立,生活卻過得很好。但是侯景之亂一來,所有的貴族勢力在南方受到打擊,顛沛流離,轉死溝壑,然後改朝換代。這些貴族子弟忽然發現,自己身上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立足。所以依靠家庭的權勢,依靠外在的東西,這些東西都不是自己身上所有的,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離開你。

我們從《易經》的系統裡可以找到家族只有靠文化傳承的理論依據。文化和思想,在《易經》的系統裡稱為“印星”,印星的意象很廣,代表文化、思想外,還代表祖上的蔭庇、庇護、母親,它是一種安全感;印星代表學習、修身養性、吸取營養、貴人扶持、房車福地、權柄地位、名譽信用、工作職位等等,凡是能夠呵護我們身體的、滋養我們生命、給予我們養分的事物,都歸類於印星範疇。印星和“我”之間是相生的關係,印星是來生“我”的,“生”就是生扶、幫助、助力、給予,它無需任何附加條件。

用《易經》智慧解讀家族傳承如何突破三代

作為“我”為標的物,就是我在吸收、吸納,純粹是外部環境給予我能量,不用“我”消耗、付出任何東西,“我”在得到。所以印星對個體生命來講,就是我們的貴人,同時也代表“我”的祖上的庇護。只要生命中擁有印星的人,這種庇護,就永遠跟著“我”,加持、護衛“我”。就好比母親一樣,就是無條件的給我們。思想和文化就是印星範疇,我們無須消耗和付出就能擁有和具備的素質,只要我們的人生看重文化和思想的提升,那我們就能擁有它。所以,文化的傳承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你有把文化作為家族傳承的理念,那麼家族就能長久的傳承下去。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財富的屬性,財富在《易經》的系統裡叫“妻財”,妻財和“我”又是什麼關係呢?它與“我”是相剋關係,是我要去剋制的事物。在現實生活中,“賺錢”就是要消耗我們的腦力或體力去賺取,賺取首先是要去抓住,然後才能往口袋裡裝。抓的動作就是剋制住它,讓它屬於“我”。剋制的過程就要用我們的能力去控制,所以錢財是要消耗我們的能量才能得到的。能量(即能力)不夠的話,就得不到大財富,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財富,能量與財富在量上一定是對等的,它們之間會自動匹配。所以就算是祖上傳下來的財富被你繼承了,但是假如你能量不足,與獲得的財富值不對等,那麼你名下的財產會因為你駕馭不了遠超於你能量的財富而導致流失,要麼就是商場上投資失敗而虧損巨大,要麼就是賭場失意而損失慘重,要麼就是被套路陷害騙局失財,等等,就會發生一些非自我認知可以掌控的意外損失事件。而所有這一切的背後,皆是因為你不夠能力(就是能量)去控制(就是剋制)過於豐厚的財產,這就是富不過三代的根源所在。

用《易經》智慧解讀家族傳承如何突破三代

而能量不足,不僅僅只是能力大小,比能力更為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德,品和德才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根本;建立在品德之上的知識和能力,才能真正成為一種力量。而一個人的品性恰恰又是來自於文化的薰陶和修養、思想的提升和成長,這就又回到了文化傳承的主題上來。

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很多家庭條件非常優越,有了“二代”的出現,我們需要思考一下,究竟把什麼留給子女才是真正對他們有益、真正讓他們受用終身的東西?

現在很多中國人是如何看待教育的?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接受教育?在大多數的父母眼裡很簡單,教育它是要變成錢的,如果教育不能變成錢,這個教育沒有意義。反過來,我現在已經有錢了,所以子女就可以不用接受教育了,這個錢已經是現成的嘛,這可能是很普遍的一種心態。

用《易經》智慧解讀家族傳承如何突破三代

顏氏與王謝兩家對比,可能能讓我們好好清醒一下,財產、權勢這個東西,真的能夠確保小孩子以後能夠永遠的安順富足下去嗎?你的兒子孫子,你的下幾代,這些東西什麼時候會離開他們,你能預料的到嗎?你眼睛一閉,交給你的兒子,他自己處理這些東西,你還管的了嗎?如果他不學習,不知道如何做人,不懂得約束自己,那麼這些財產對他來說,恐怕反而是一個負累。

縱觀歷史,能不能找到存在兩千多年的家族?有沒有?有且只有一個,就是孔氏家族。孔氏家族傳承至今,靠的是什麼?是財富嗎?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文化,唯一別人拿不走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裡說你讀的書、你的知識,那是別人拿不走的,唯獨文化、唯獨思想,它是可以穿越時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