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人生低谷在自家小島上度過的張韶涵,能教會你什麼

思想跟不上時代,就會被時代淹沒

朋友圈裡,有人在做微商,有些人堅持了幾個月,不做了,有些人,堅持了幾年,真的掙下了錢。

前幾年,淘寶剛興起的時候,有些淘寶店主上快樂大本營,分享自己如何通過淘寶年賺百萬。於是,一大批人都上了淘寶的專車。

有些人,幹了一陣子,不入其道,覺得沒有奔頭,放棄了。有些人堅持了幾年,小打小鬧,也能掙點。會做買賣的,在這裡發家致富了。

前些年,趕上改革開放的早班車,有一批人致富了,比如傻子瓜子創始人年廣久。

那些年,靠著一日裡不間斷的勞動掙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年廣久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怎麼做買賣?每天只睡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炒瓜子。沒辦法,有人等著要他的瓜子,他一停下來,人家就不要他的了。

魯豫採訪他的時候,耄耋之年的年廣久在自己小兒子的店裡招待魯豫。

看起來簡陋的門面,卻是年廣久起家的地方。幾十年,旁邊的商鋪一家家來了去了,他的地方從來沒有變過。

他的其他兒子在當地經營的門面都極盡奢華,他的品牌瓜子在全國各大超市都有銷售,這樣一個身家上億的老人,依然每天,跑到菜市場,親自買菜,張羅飯菜。

住在門面房的二層,簡簡單單的裝修,看起來就是一位普通老人的住房。唯一不同的,便是他房間裡日夜亮著的監控。

這樣一位老人,閱盡人世間的千帆,經歷了傳奇的一生。到最後也不過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給孩子們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於是,他找到了魯豫一日行,通過魯豫的影響力,讓90後的年輕一代,從他身上,看清了那個年代創業人的故事。

那個人生低谷在自家小島上度過的張韶涵,能教會你什麼

後來的一批人,通過炒房發家了。

那一陣子,很多明星都是因為炒房,落下了會理財的名頭。

比如買下一條街的古巨基,整條街上的商鋪,全是他的;比如,光房產市值就超過八億元的劉嘉玲夫婦;還有在自己的島上經歷人生低谷的張韶涵。

抓住了房地產時代的機遇,事業的低谷算什麼?前期房產投資上的成功,讓張韶涵的人生低谷都令人羨慕。

王思聰的老爹王健林,依靠房地產,成為2013年的中國首富。

這個國民老公,利用父親手中的財富,收購IG,成為IG的老闆。剛剛因為IG團隊在世界電競賽場上奪冠的事,又一次上了熱搜。

那些憑藉房地產累計的財富的商人們,三生三世都可安享一生。

如今什麼行業如日中天?自然是馬雲代表的互聯網行業。

又有多少人,正在互聯網裡掙扎與遨遊?

改革開放時,靠著勞動就能發家致富。互聯網時代裡,第一產業農業最需要勞動,農民卻只有微博的利潤。

一塊錢一斤的玉米,農民能賺兩毛錢。變成爆米花以後,價錢可以翻十倍不止。

一個是辛辛苦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個是動動腦動動嘴。誰的付出更多一些?如果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一定要分個高低的話,在這裡,答案盡在不言中。

那個人生低谷在自家小島上度過的張韶涵,能教會你什麼

這說明什麼?光有一雙會勞動的手,是遠遠不夠的。

思想跟不上時代,人只能在時代裡淹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