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NO.8)

大家好,今天工作没那么忙,继续学习,接着学习三计: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

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秦王采纳了范眭的建议,用离间法使赵王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到长平与秦军作战。

秦将白起先故意让赵括取得了几次小胜。赵括果然得意忘形,派人到秦营下战书。白起先见赵括中计,便分兵几路,形成对赵军的包围圈。

第二天,赵括亲率四十万大军,追赶被打败了的秦军。秦军坚守不出,赵括一连数日也攻克不了,只得退兵。这个时候秦军已把赵军全部包围起来。赵军四下受阻,被秦军分头隔离,各个击破。最后,赵括也中箭身亡。从此,赵国实力大减,没有几年就被秦国所灭。

把敌军的兵力分割成小股,对付小股或数量较少的敌人,应该把它包围,然后歼灭它。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NO.8)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睢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远交近攻的谋略,不只是军事上的谋略,它实际上更多指

总司令部甚至国家最高领导者采取的政治战略。大棒和橄揽枝,相互配合运用,不使乱与自己的近邻结盟。对邻国则挥舞大捧,把它消灭。如果和邻国结交,恐怕变乱会在近处发生。其实,从长远看,所谓远交,也决不可能是长期和好。消灭近邻之后,远交之国也就成了近邻,新一轮的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NO.8)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东周初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齐国联姻,就不买楚国的帐。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后来俩国夫人因一点小事而产生积怨。楚文王抓住时机,赶紧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设计和楚国联合,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虏之后,对息侯痛恨不已,使讨好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是一个绝代佳人。楚文王一见,果然天姿国色,马上决定要把他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了伏兵,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NO.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