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大追捕》:別具一格的殺人犯

《大追捕》的一些片段,令人想起過往的港片。港片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特色,無法全面在內地再現,《大追捕》在尺度上做到了所能允許的最大呈現,犯罪背景裹挾下的情色和暴力,充斥著整部電影。情色和暴力,有衝擊官能的效果,如果過分渲染,也不值得發揚,而在犯罪驚悚片中,若沒有必要的描述,就難以製造扣人心絃的氛圍。暴力是驚悚犯罪片不可或缺的元素,《大追捕》中的暴力衝擊,和它所展示的題材相配,沒有因過於謹慎故而只弄些溫溫吞吞的打殺。

影評《大追捕》:別具一格的殺人犯

在電影的前半段,觀眾扮演了全知全能的角色,故事中的警察不知道兇殺案是誰幹的,但是觀眾從張家輝的一系列詭異的行為中可以推斷他就是兇手,唯一不明白的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於是,謀殺的動機便成了影片要揭示的東西。如果劇情就此深入下去,《大追捕》就沒有什麼獨特之處了。絕妙的是,之後的劇情發展使觀眾對自己的判斷感到懊惱,原來張家輝並不是真正的兇手,他的行為只不過是對二十年前的情感的延續和解決。

影評《大追捕》:別具一格的殺人犯

《大追捕》從頭到尾聚焦在“當年的殺人案”,前面雖未揭開謎底,但種種疑點告訴你——真相絕沒那麼簡單。因為要真是張家輝尋仇報復,他殺了王敏德,並毀容報復,那哥們向來深謀遠慮,卻故意留下大量證據,並屢屢暴露目標,根本划不來。受害者家屬徐家母女呢?母親總是驚慌失措,不願談過去“殺人案”,老愛清洗地板,似乎要掩蓋什麼。女兒則六神無主,她在害怕,亦在逃避。可能看過東野奎吾的得獎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的讀者,猜的到張家輝在保護她們,但理由是什麼?動機是什麼?太多的為什麼,牢牢抓住你的眼球。

影評《大追捕》:別具一格的殺人犯

說到《大追捕》的劇本,就不得不說主角,讓人欣喜若狂的是,影帝陣容已是一個變兩個,不像《逆戰》《奪命金》《潛罪犯》皆淪落為影帝的獨角戲,演技方面沒有挑戰性。而兩個影帝之間的較量也讓影片更有話題性。張家輝從《香港奇案之強姦》到《黑社會》一直扮演的大多數是任達華的小弟,而從《放逐》到《大追捕》,他再度成為任達華捉拿的人,兩個金像影帝最終有緣能在同一部片中上演雙雄戲,張家輝也終於能和任達華平起平坐了,算是影迷的一件幸事。張家輝也從《證人》眼瞎,到《大追捕》失聲,生理上使其被折磨得不成人形,正是這樣對他的演技就越有磨練性,畢竟越是殘疾人士就越能成為金像影帝,如《何必有我》的鄭則仕、《英雄本色》的周潤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