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0年!今天重庆日报推出这两篇评论值得细读

致敬改革开放40年!今天重庆日报推出这两篇评论值得细读

致敬改革开放40年!今天重庆日报推出这两篇评论值得细读

=

致敬光辉岁月

坚定勇毅笃行

伟大的记忆,对于个人有重要价值,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也有重大意义。

重温改革开放40年的记忆,中国人这一路的艰辛探索、不舍昼夜,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时代传奇。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关键抉择”“活力之源”“重要法宝”,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致敬改革开放40年,不仅是回顾沧桑巨变的岁月,更是从中汲取智慧经验,继续勇毅笃行,不负伟大的新时代。

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

40年前,那场思想解放的大潮奔涌而来,惠泽巴渝大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领着重庆人一路凯歌、勇猛精进。紧紧握牢改革开放这把决定命运的钥匙,打开头脑中那扇紧锁的门

,重庆人从此昂首阔步,不断开拓创新。

40年来,重庆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节点都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密不可分:1983年被确立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大城市;1997年成为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2007年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7年挂牌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站在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不仅将重庆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更提供了诸多机遇和保障。

上世纪70年代末,嘉陵机器厂在“军转民”改革中率先解放思想,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制造出中国第一辆国产民用摩托;

上世纪90年代初,重庆商业“四放开”经验成功推向全国,为探索流通领域的改革作出有益尝试;

唱响全国的三峡移民精神赋含着坚定目标、催人奋进的理想信念,激励着巴渝人民披荆斩棘、勇毅前行;

从被批准为有直接对外进出口权的内陆口岸、沿江开放城市,到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现在重庆正以内陆开放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对重庆工作提出殷殷瞩托,为重庆进一步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新一届重庆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面深入推进重庆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改革开放40年的重庆华章,是大江大河,也是涓滴细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是重庆人改革进取精神的生动写照。

重庆,因山清水秀而“颜值”更高,因开明开放而“气质”更佳。

当前,重庆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信心向前行,再谋新篇,再创佳绩。

山峰是用来攀登的,河流是用来跨越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是重庆人不容徘徊、不可停歇、不能懈怠的使命任务。

对重庆来说,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不断提升改革精准度;要进一步提高改革站位,服从服务改革大局,把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推向前进;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好“八项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大基本面,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要扎实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民生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有多少任务就有多少挑战,有多少困难就需要多少勇气和智慧。改革落实在行动,改革实绩见效果。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更多的硬骨头,如何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如何防止改革出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让“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成为新的时代潮流,这一切,需要在重温改革记忆中,沉心静气,找到答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让人民共享。

砥砺奋进,春风化雨,重庆人用勤劳、激情和智慧,浇灌出绚丽的改革开放之花,结出厚实的改革开放果实,这是历史伟大的赐予和回报,值得致敬。

不辜负改革开放的伟大记忆,不迷茫于改革开放的未来探索。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向改革开放40年致敬,最值得固化的信念。

四十不惑,岁月正隆。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挺立潮头,风帆扬起。此时此刻,3300万重庆人,重温改革记忆,继续勇毅笃行,不仅要做过去改革时光的忠实见证者,更要成为新时代改革成果的伟大创造者。

积跬步以行千里,致广大而尽精微。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今天,我们向改革开放40年光辉岁月致敬,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用更加激越的前进脚步声,对历史做出最为动听的呼应,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执笔:单士兵)

致敬改革开放40年!今天重庆日报推出这两篇评论值得细读
致敬改革开放40年!今天重庆日报推出这两篇评论值得细读

在改革的“第一次”中

汲取精神和智慧

单士兵 张燕

在改革开放40年这样的时间节点,很多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标志性事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央视新闻做了一个关于改革“第一次”的漫画盘点,直击人心——第一位个体户出现、第一个万元户诞生、第一批外国人来华旅游、第一台春节晚会、第一块奥运金牌、安徽小岗村农民第一次签下“生死状”拉开了全国农村改革序幕……

这些“第一次”,成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重要符号。

对个体而言,人生的很多“第一次”都弥足珍贵,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每一次重大转身,每一步成功跨越,都至关重要;对国家而言,这些改革的“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破冰意义,其中赋含的精神和智慧,值得梳理提炼。个体户和万元户的涌现,体现了改革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勇气;安徽小岗村的实践,展现了改革敢于创新、寻求突破的智慧……这些勇气和智慧,就是改革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对完成“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使命,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

今天,我们致敬改革开放40年,就是要从无数的“第一次”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提振我们投身改革热潮的勇气和力量。改革是个始终要迎难而上的命题,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在改革任务面前,就会望而却步,失去动力。要把第一批小岗村村民身上敢为人先的改革气质、第一批个体户身上披荆斩棘的改革勇气、第一个万元户身上勇往直前的改革毅力,固化为笃定的精神价值,凝聚起落实改革的力量,从而在改革落实中敢闯敢拼,敢于动真格、硬碰硬,将改革一抓到底。

改革不仅需要价值观支撑,更需要具体方法论来实践。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与过去40年相比,多种矛盾叠加,各种风险交汇,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学会从过往改革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方法,就特别重要。过去经历的那些“第一次”,正是聚焦特定历史时期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在协调各方利益,解决人们关注的焦点、难点、痛点中,找到了突破口。这些经验赋含着极大的智慧,值得沉心静气地总结学习,在未来改革实践中举一反三、创新运用,为探索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物出艰辛。有多少改革的“第一次”,就有多少勇气和智慧。重温改革开放40年记忆,在这些改革的“第一次”中汲取精神价值和智慧方法,必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征程中,进一步思想解放、敢于创新,从僵化中觉醒、从沉闷中甦生,不断创造新的改革奇迹。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