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上市公司飛出“黑天鵝” 存被“戴帽”風險

上週,A股大盤指數波瀾不驚,數字經濟領域相關板塊卻風起雲湧。一邊是在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引領下,相關板塊和個股受到資金追捧,股價持續創新高。與此相對應的另一邊確實,部分個股,甚至有些是早前市場公認的“龍頭股”“白馬股”被曝出負面輿情事件,股價“閃崩”,而其中的一部分個股股價可能再難重回高峰了。

一、上週數字經濟領域上市公司熱點輿情概況

根據鷹眼輿情監測系統,上週(1月21日至1月27日),A股市場數字經濟領域關注度較高的10大熱點事件涉及暴風集團、三安光電、中科新材、鹽湖股份、遠方信息、智慧能源、北訊集團、萬馬科技、完美世界、芯瑞達等上市公司,其中,曾經的高價股暴風集團、“白馬股”三安光電財務狀況被質疑;鹽湖股份2018年預虧逾32億,鹽湖提鋰龍頭跌下神壇,相關事件輿論持續發酵,“股設”崩塌,輿論關注度較高。(參見表一)

部分上市公司飛出“黑天鵝” 存被“戴帽”風險

二、十大熱點事件主要關鍵詞

通過鷹眼輿情大數據分析發現,本週A股市場數字經濟領域十大負面輿情事件中,被媒體報道最多的關鍵詞依次為:債務困境、年報預虧、“戴帽”風險、現金流質疑、監管問詢等。其中,債務困境最受關注。(見下圖)

部分上市公司飛出“黑天鵝” 存被“戴帽”風險

其中,在債務困境方面,暴風集團、智慧能源、北訊集團財務惡化,陷債務困境;在年報方面,鹽湖股份、遠方信息、萬馬科技等由於業績下滑、商譽“爆雷”計提減值等原因,預計2018年年報業績鉅虧;在“戴帽”風險方面,中科新材、鹽湖股份年報後恐被“ST”風險;在現金流方面,完美世界、芯瑞達等收入、利潤被指不實,公司現金流存疑問;在監管問詢方面,智慧能源31億收購控股股東質押資產,遭監管問詢。

三、覆盤上週數字經濟領域上市公司十大熱點事件

1.暴風集團虧損嚴重,1月份已19次被法院列入執行人名單,資金狀況持續惡化。

評論:暴風集團內部堪憂,外部業績斷崖式下滑,如今還深陷債務危機,在融資艱難的情況下能否走過風暴口呢?

2.三安光電被曝陷財務危局後,獲興業信託等閩系機構60億元資金馳援,市場疑問仍未解。

評論:市場暫時對三安光電的業績、財務等疑問的關注度降溫,機構馳援資金也基本落地,但這些都不能徹底消除公司產品高毛利率和產品去向的疑問。

3.中科新材子公司遭查封預增王,年報或難產存ST風險。

評論:由於公司深圳子公司辦公場所被查封后,現場部分電腦、銀行U盾、財務憑證等文件資料被扣押,中科創商業保理賬戶被凍結,如上述事項不能及時解決,將影響2018年度年報審計,2018年度審計報告可能無法正常出具,將會被施行退市風險警示。

4.鹽湖股份年報預虧超32億元,仍擬巨資輸血子公司償債遭董事會反對。

評論:公司已連續兩年虧損,年報後或將被“戴帽”。此外,鹽湖股份2012年所發行的公司債券“12鹽湖01”將存在暫停上市的風險。

5.遠方信息商譽“爆雷”,計提6億減值,一把虧光6年淨利,2018年預虧逾4.8億。

評論:6億商譽爆雷,對遠方信息無疑是巨大利空。當然,在這一利空曝出之前,這幾年遠方信息股價高位下來已經暴跌了80%,目前的股價是否已經到底,還無法判斷,但古窯要維持或者進入上升通道都需要持久戰。

6.智慧能源31億的非公發行收購控股股東關聯資產遭監管問詢不回覆,債務困境難解。

評論:智慧能源在已持股京航安51%的情況下,明知控股股東所持49%被質押、依照法律規定無法過戶的情況下,仍然實施本次收購,導致款項支付後、股權逾期4個月未過戶的被動局面,本次收購源於救控股股東之所急的動機非常明顯,利益輸送嫌疑很大。

7.北訊集團業績暴增與債務惡化並存,財務數據懸疑待解。

評論:公司當前的債務狀況對公司日常運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若當前債務問題持續發酵,公司可能存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8.萬馬科技淨利下滑超80% ,上市一年董監高兩次“組團”減持套現8000萬。

評論:自2018年以來,萬馬科技的扣非淨利潤就持續虧損。通信行業專家陳志剛表示,從行業上來看,目前4G網絡建設的確從去年開始就已經結束。而目前5G網絡建設仍處於規模試驗階段,距離商用期可能還需要近兩年的時間,萬馬科技作為一家通信配線等設備生產銷售企業,面臨行業的尷尬期,業績必然受到影響。

9.貢獻1/4營收的高毛利率PC端遊已滯步不前,完美世界被指現金流不可信。

評論:從財務角度看,由於遊戲類公司普遍存在刷榜刷單的行為,其現金流的可信度會大打折扣,即便這樣,完美世界的淨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之間仍然存在嚴重的背離,那麼完美世界在為誰賺錢?

10.芯瑞達被質疑營業成本和存貨數據異常,另存虛增營業收入嫌疑。

評論:紅刊財經:將含稅營業收入與現金流數據做對比,發現還有8715.41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並沒有獲得現金流入,這意味著將形成相同金額的債權記入資產負債表中,即導致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出現相同金額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