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為什麼會失敗?《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不可能作正面交待,但從作者的創作傾向以及戰爭過程的描寫,似乎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羅貫中從封建正統主義出發,把曹操描寫成一個奸雄、篡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企圖以邪代正,註定了他失敗的必然命運。、曹操以幾十萬大軍南下,欲與孫權“會獵於吳”,其猖狂、驕矜之盛氣,符合兵法所指“驕兵必敗”的必然規律。、曹操雖擁百萬之眾,但才智謀略均不如諸葛亮和周瑜。赤壁之戰中,曹操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笨拙,他不僅沒有如諸葛亮呼風喚雨、滿腹韜略的本領,而且處處上諸葛亮、龐統、周瑜、黃蓋等人的當,終於敗於智短謀缺。

羅貫中《三國演義》所體現的觀點顯然是不合歷史實際的。那麼,究竟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呢?千百年來。聚訟紛壇,認識不一。略有兩說: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一、遭火攻而敗說。

曹操大軍在赤壁之戰中遭火攻,史有其事。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孫劉聯軍與曹操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曹軍敗於火攻,可謂鑿鑿有據。北宋年間司馬光寫《資治通鑑》也採火攻說。由於火攻說昭然於世,所以千百年來,詩人題詠、民間傳說多如是說。

金代元好問有詩句: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幟北卷天為紅。

元代鄭允端有詩句:

老瞞雄視欲吞吳,百萬樓船一炬枯。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眾口一辭,都認為火攻是曹軍致敗的原因。詩人所詠歎,固非史籍,但也不能看成是子虛烏有之事。

二、染“大疫”而敗說。

一些人對火攻說提出了不少質疑,認為曹操戰敗,並不是火攻造成,而是遭遇到了疾病,使軍隊喪失戰鬥力而敗。此種觀點指出,陳壽《三國志》敘赤壁之戰,根本就未提火攻一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明確記載:

曹軍與孫劉聯軍戰於赤壁,不利,“於是大疫,更卒多死者,乃引軍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1、血吸蟲病在我國古代早已有之,近代1973考古研究發現,如長沙馬王堆發掘,在漢代就已經有血吸蟲病了,而赤壁之戰又處於血吸蟲病地區。這對曹操行軍打戰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2、赤壁之戰時,曹軍行軍,訓練在秋季,最易感染。赤壁決戰在冬季,疾病急性發作,曹軍疲病交加,軟弱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

說在這裡,不少人疑問,為什麼孫劉聯軍沒有感染血吸蟲病呢,對此,論者給出的解釋是,孫劉聯軍長期生活在南方,對疾病的免疫力較強。對於孫劉聯軍免疫力強也說不過去,因為曹操降服的劉表水軍大多是朔北人。我們接下來看反對意見是怎樣解釋。也許其中有我們的答案。

但有不少論者不同意“大疫”即血吸蟲病之說,他們指出:

其一,曹操訓練水軍的地點不在疫區江陵,而是在鄴城(今河南安陽縣),那裡不是血吸蟲病疫區,當然就沒有感染之災了。

其二,史書記載,曹操退兵不在赤壁而在巴丘,兵敗退到巴丘,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餘船資敵。

其三,血吸蟲病的潛伏期一般在一個月左右,因天氣冷熱有別,兩個月以上者甚少,潛伏期越長,發病症狀越輕。曹軍在秋季即使感染上了此病,到十二月大戰爆發才發病,症狀不會很嚴重了。

其四,曹操水軍主要來自劉表舊部,大多是溯北人,長久居住在血吸蟲病感染的地區,所以,兩軍在免疫能力上差距不大。

曹操赤壁戰敗的主要原因是遭火攻,還是遭“大疫”?如是遭“大疫”,究竟是何種疾病?有必要繼續作深人的探討。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指正,喜歡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