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1.亞馬遜推出六輪送貨機器人Scout,正在西雅圖附近展開測試

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1月24日,零售巨頭亞馬遜宣佈,該公司正在華盛頓州斯諾霍米什縣測試一款名為Scout的送貨機器人。未來從週一至週五白天,亞馬遜將在當地推出6個Scout機器人用於初步測試;在起始階段,所有的Scout機器人貨物交付服務將在一名亞馬遜員工陪同下進行。巡航速度大致相當於步行。未來Scout可能會參與亞馬遜的送餐服務。

2.哈工大機器人科創中心在揚州揭牌

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23日,哈工大機器人(揚州)科創中心在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正式揭牌。據瞭解,哈工大機器人(揚州)科創中心下設科技文旅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服務機器人研究所,分別對應大型智能遊樂設施、科幻主題公園產業、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產業。該科創中心正式運營後,將打造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文化旅遊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形成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人才培養、市場合作、產業投資等為一體的產業促進體系,打造世界級機器人及高端智能製造基地助力。

3.無人送貨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開始向大學提供餐飲配送服務

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近日,一個由25個機器人組成的機器人快遞員團隊開始向美國的George Mason大學提供餐飲,統一收費價格為1.99美元。其研發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表示這將是規模最大的快遞送餐服務,其送餐機器人配備9個攝像頭和超聲波傳感器,能夠以最高每小時10英里的速度運送20磅的重物,平均配送時間在15分鐘以內。

4.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23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舉行庭審。此次庭審過程中,名為“206系統”的人工智能系統實現了全程音字轉換功能,不僅可以精確到每一個標點符號,同時還可以自動識別發問者和回答者的身份。“206系統”正名為“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由中央政法委於2017年2月6日將研發任務交給上海,旨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這是中國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5.蓋特維克機場啟用機器人引導泊車

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蓋特維克機場近日啟用了一批名為Stan的泊車機器人。該實驗在南部候機樓的長期停車場進行,前往機場並在那裡停車的乘客可以將車停在指定位置,並通過app召喚機器人,機器人將用叉車將車輛帶到指定位置,可以使同樣的空間多容納三分之一車輛。該系統的技術由法國斯坦利(Stanley)機器人公司開發,在巴黎、里昂和杜塞爾多夫也進行了試驗。

6.獵豹移動與蘇州一米達成戰略合作

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獵豹移動和酒店“智慧服務”運營商蘇州一米達成合作,機器人豹小秘將正式落地到旗下十三家酒店,包括蘇州洲際酒店、君瀾江山國際等。在蘇州一米機器人公司副總經理楊子看來,酒店行業是非常務實的 B 端用戶,最看重人工智能產品能否真正幫助酒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用戶體驗。

7.伊利與武威簽約,建立綠色智能液態奶生產基地

上海市法院首次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庭審

近日,中國乳業龍頭伊利集團與甘肅省武威市簽約,將在這裡興建一個綠色、智能化的液態奶生產基地——“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甘肅發展乳業具有奶源保障條件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空間前景廣等優勢,伊利將以武威為新起點,通過這次在“智慧乳業”領域的合作,共同建設新時代智慧“乳業絲路”。“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將成為甘肅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新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