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千教育:孩子懦弱無主見,或許是因為你太強勢了……

“控制”教育是最壞的教育,父母控制慾太強堪比喪親,子女困苦一生,猶如當代慈禧“垂簾聽政”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懦弱無主見,或許是因為你太強勢了……

父母控制慾太強,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強勢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有「區別」的。

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媽媽通常對家庭內務和孩子撫養教育投入更多,所以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相比父親的強勢,母親的管教風格通常過於細緻和嚴謹,容易導致孩子不夠勇敢,膽怯,面對新事物時不敢嘗試。母親的強勢,還體現在對孩子「事無鉅細」的包辦上,什麼都想替孩子考慮到,什麼都要幫孩子做好準備,生怕孩子走一點彎路,結果導致孩子過度依賴母親,自己的獨立性、思考和判斷等能力都「弱」了。

而父親的強勢更富有「摧毀性」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過度時容易把孩子壓出問題,讓孩子自身的力量變弱,變得缺乏自信,不活潑。還有不少過於強勢父親的「高壓式教育」讓親子關係變得疏離,充滿敵意。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懦弱無主見,或許是因為你太強勢了……

控制慾強的父母該如何調整?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一、需先學會放手

察覺到孩子非常反感甚至困惱自己的“控制”時,父母要學會先放手,給孩子空間,讓孩子精神身心慢慢釋放,展現本來的面貌。

再觀察孩子是否比之前更開心,學習更有效率,適時調整親子狀態。

不要以“愛”為出發點,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而強加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和“束縛”,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二、放手,而不放任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許還會遇到路途不平坦,心中有畏懼,希望有父母的支持,跨過成長中的障礙,此時,你守護在身邊,及時施以援手,這就是“放手而不放任”。

孩子在遭受挫折或困難時又想要回身找你,你冷嘲熱諷地說:

“你不是翅膀長硬了嗎,怎麼著,還是不行吧,還真以為你有天大的本事!”這些,就都是控制。

三、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多溝通

父母以朋友的身份去跟孩子溝通,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各位父母都會有所感悟,父母與孩子不只是親子關係,還可以是朋友關係等。

通過溝通及時發現孩子各方面的狀況,及時引導,雙方建立“友誼”,相互鼓勵,相互分享,共同成長,這比強行“控制”孩子要好得多。

四、父母需學會理清“界限”

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不要過分過多去幹預。劃清自己與孩子某個層面上的界限。

其實我們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個界限。正是這個隱形邊界的存在,才會讓我們對某些事,某些人更有感覺、更富熱情,而對某些人和事則無感。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懦弱無主見,或許是因為你太強勢了……

最後要提醒那些為了孩子的“各種問題”而困擾的父母,反思問題背後,是否是自己的“控制慾”在作怪?

育兒先育己。若不然,糟糕的模式還將會一代代複製下去。這就是所謂的“代際遺傳”。

“父母對於孩子的意義應當是一張地圖,展示天地遼闊路途之多,而非一個只能計算出到達目的地最短路線的智能導航儀。”

濟南大千教育

濟南大千教育以中國文化最經典部分來取材,因材施教,對青少年進行國學的浸透與薰陶。諸子百家告子認為:人生本性像一張白紙,無所謂善惡,就像生絲一樣,染蒼則蒼染黃則黃;孩子也一樣,是處於生命中吸納力與記頌力最強的階段,而這時段的人文教育,將對孩子的為人處事做根基。因此,國學啟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所選的必修課。

濟南大千教育:孩子懦弱無主見,或許是因為你太強勢了……

本校常年面向全國招收8-18歲有下列行為表現的在校或輟學青少年以及年齡在18週歲以上有下列行為表現的社會青年:

孩子性格叛逆,孩子自我封閉;

孩子早戀叛逆,孩子厭學逃學;

孩子親情淡漠,孩子性格怪異;

孩子打架鬥毆,孩子自卑自閉;

孩子離家出走,孩子混跡社會。

我們的老師已經累計幫助2000名孩子完成蛻變

改變一個孩子 拯救一個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